政務司司長聯同「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和政府相關官員在工作小組首次會議後會見傳媒的談話全文

「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轄下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今日(四月二十九日)舉行首次會議。會議後,督導委員會主席兼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聯同工作小組組長李慧琼、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和署理教育局局長施俊輝會見傳媒。以下為他們會見傳媒的談話全文:
 
政務司司長:各位傳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大家好。今早,由我領導的「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下新成立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剛舉行第一次會議。我相信社會各界都很重視工作小組的設立,所以在這次會議後,我聯同工作小組組長李慧琼議員第一時間與大家見面,分享一下會議成果。我旁邊亦有曾局長(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和Jeff副局長(署理教育局局長施俊輝)。
 
首先,我再次感謝李慧琼議員接受委任,擔任工作小組組長。李慧琼議員親身參與了制定國家《愛國主義教育法》的過程,對這部法律有深刻的體會。由她引領工作小組在香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肩負這項任重道遠的工作,我深信最適合不過。我亦要感謝工作小組所有委員,特別是非官方委員,他們都是來自不同界別的專家和精英,涵蓋教育界人士、地區組織領導、傳播界資深人士、歷史學者等。
 
工作小組確立了明確方向,就是在香港推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工作,既要與國家《愛國主義教育法》內容對接,同時亦要因地制宜,因應香港實際情況,就有效推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政策措施,提出建議。簡單而言,我們會參考我們國家《愛國主義教育法》並因應香港實際情況而作出一些工作建議。
 
工作小組亦定下目標,就是要令愛國愛港成為香港的核心價值,讓愛國精神紮根香港社會、深入民心,大家自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
 
正如我們在成立工作小組時指出,工作小組會以四大範疇作為工作重心,其分別是學校教育、本地社區、歷史政經文化,以及傳媒宣傳。工作小組將會相應地設立四個分組,以更聚焦探討並提出具體的建議措施。
 
在工作小組剛才的會議上,大家已率先提出不少新穎和具創意的初步意見,整個交流豐富充實。總括來說,我們歸納出以下三個要點。
 
第一是要「搵出重點」。就以學校教育為例,我們在中小學融入愛國主義教育,已開展了一段時間。因此,工作小組認為,除了課程之外,亦要採用合適有效的方法,例如以多元化的活動提起學生的興趣,令愛國主義教育走遍校園。
 
第二是要「搵啱方法」。愛國主義並不是死記硬背相關知識便足夠。認識只是第一步,最終目標是在情感上的認同,繼而由衷地認同國家,為國家感到自豪,再自覺愛護國家、維護國家。因此,簡單來說,我們不會用硬銷方法,我們希望以軟性方法,透過向學生介紹我們國家的歷史和各方面成就,從而引起他們的認同,到最後自覺愛護國家,這是我們的策略。因此,工作小組同意要針對不同的目標對象,採用合適有效的方法,譬如要令年青人認識國家、以國家為傲,我們相信一些較軟性的方法更能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包括利用電影文化、體育盛事,以至參觀國家航天科技等。
 
第三是要「搵好拍擋」。推展愛國主義教育是整個社會的事。社會上有很多愛國愛港的教育團體、地區團體、藝術團體等,它們在各自領域都非常有代表性,我們亦可靠它們舉辦各類型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我相信成效會更好。因此,工作小組認為,要更好結合和協調官方與民間團體的力量,並善用民間資源和網絡,從而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協同效應。
 
短期來說,適逢今年是國慶七十五周年,工作小組認為這是非常合適的切入點。我們今年會推出一個主題為「愛國愛港愛社區」的運動,透過多元化的國慶活動,在香港社會營造熱烈的國慶氣氛,同時亦突顯愛國主義精神,以提高市民的愛國意識。特區政府正全力進行國慶籌備工作,將會與工作小組緊密溝通,做好相關協調工作。
 
事實上,我一直領導「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穩步推進有關《憲法》、《基本法》和國安教育的推廣工作;現在加上「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我認為絕對是「如虎添翼」。我充滿信心,我們一定能在香港全面建立並大力弘揚以愛國愛港為核心、同「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
 
接下來,我請李慧琼組長與大家講講工作小組的一些具體計劃。
 
「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謝謝司長。首先,非常感謝司長對我和各位委員的信任。我們定必全力以赴,在香港全方位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今日的討論深入而且豐富,不少委員對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策略和計劃,都提出了很多具體和具建設性意見。
 
愛國主義教育是細水長流、深耕細作的工作。要達致市民自覺地愛護國家、建立和鞏固愛國意識,需要訂立和推展長期而持續的措施,並因應不同群體使用多元合適的方法,讓市民全面、全方位認識國家歷史、文化、成就和發展,讓愛國情懷紮根民心中。
 
經參考國家《愛國主義教育法》,工作小組認為,有效推進愛國主義教育的措施可大致分為九個方面:
 
第一方面是學校教育,包括透過「有機結合」、「自然連繫」方式,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學校教育,成為課程重要部分,並加強「學與教」支援、豐富教材等;
 
第二是課外實踐,透過鼓勵及安排學生參與課堂外的體驗活動,培養學生愛國情懷,提升國民身分認同,例如今年四月份學生參觀「雪龍2」號,就能讓他們親自了解國家在極地考察上的貢獻和所取得的成績;
 
第三是體驗活動,透過親身體驗,促進民心相通,例如各類學生、青年、專業、體育、文化交流活動。除了「量」之外,我們亦要做好「質」,令參加者透過豐富和正面的體驗,激發愛國情懷;
 
第四是文化活動,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多多舉辦文化活動,是較為軟性、有效推廣愛國主義教育的方式。特區政府將在今年舉辦的第一屆「中華文化節」,正是一個好例子;
 
第五是善用博物館資源,呼應國家《愛國主義教育法》中訂明各類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等應利用好自身資源和優勢,通過宣傳展示等方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工作小組認為應在現有基礎上,豐富愛國主義教育內容;
 
第六是紀念儀式,透過籌辦紀念活動,例如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加深國民身分認同和愛國情懷;
 
第七,傳統節慶,透過鼓勵民間舉辦傳統節日,例如農曆新年、中秋節等慶祝活動,增強大家對歷史和國家的愛護意識;
 
第八是大眾傳媒,透過不同媒體廣泛宣傳愛國信息,並針對不同觀眾的特色,設計合適內容,讓市民更多、更頻繁接觸到不同的信息;以及
 
第九,公務員培訓,透過基礎培訓、專題研習、到內地培訓交流等不同方式,令不同職級的公務員認識國情,培養國家觀念、民族情感和愛國精神。
 
工作小組下的四個分組,將分別在學校、社區、歷史政經文化,以及大眾傳媒這四大範疇,參考以上九個方面,提出具體建議措施。
 
短期而言工作小組會有兩方面的工作:
 
第一,工作小組會聯同相關決策局和部門緊密協調,務求在香港特區有關國慶75周年的活動,尤其是大型重點項目,注入愛國主義教育的元素。
 
第二,工作小組會進行一系列整合統籌和調研工作,包括廣邀社會各界朋友,就如何有效在香港推展愛國主義教育,提出意見。工作小組秘書處今日已透過《基本法》網頁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網頁,公布了電子郵箱地址,希望各界朋友在未來時間為在香港更好推行愛國主義教育出謀獻策。此外,工作小組亦會調研有關愛國主義教育的一些民間資源中心,亦會了解過去社會不同人士就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文章和重點建議。
 
「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亦會在調研的基礎上,建議宏觀的整體策略,並細化、優化具體建議,務求令愛國主義教育更「入屋」、更「貼地」。
 
總括來說,我會聯同「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的成員與特區政府群策群力,將香港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做得更廣、更深、更好。多謝大家。
 
記者:你好,兩方面問題。第一,剛才特別提到學校教育,現時學校有很多國民教育的要求、元素,兩者會否重疊?如何分工?未來在課程或課外活動的要求上,如何就愛國主義教育進一步加深要求?第二,可能之前Starry(「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李慧琼)都有提過,希望推動大家認同國家成就,你都覺得可能等同於愛黨。在愛國主義教育的框架下,市民可否批評國家的發展,或者甚至批評執政黨?是否容許呢?
 
政務司司長:首先,剛才我都提到,在學校裏,現時亦有愛國主義教育元素,工作小組認為應該用較軟性的方法推廣愛國主義教育。我認為首先要認識國家、認識歷史、認識文化,「認識」兩個字很重要;接下去你會認同,因為如果看過歷史,知道中國人的歷史原來很長、成就很深,就會認同;到最後才會愛護。所以,在學校方面,我們會鼓勵(學生)多參觀展覽、到內地體驗生活等,用較軟性的方法令學生更認識祖國。我們亦會安排內地更多不同省市到港舉辦文化活動,例如最近有很多表演、展覽,都與內地文化息息相關,我昨日才出席一個有關(唐代)壁畫的展覽。我相信這些是非常好的機會,讓學生更明白國家歷史、國家文化、國家藝術。我相信透過這些軟性方法,令學生的愛國心更深,這是最重要的,因為只要多看並認同,才會如我剛才所說,自覺維護,「自覺」的意思即是發自內心。發自內心的話,必定要經過認識國家、認識祖國的過程。我們未來會集中於這方面的工作。
 
至於你提到就愛國主義而言是否不可批評政府,其實沒有這做法。任何善意批評,我們都非常重視。如果你的目的是希望政府好、希望社會好,提出一些有效、有建設性的建議,我們無任歡迎,這不單不是不愛國,其實是非常愛國,因為可令國家改進。但如果你的目的不一樣,那就不同了,如果你的目的是想推翻政府、想作出其他顛覆行動,這當然完全不屬愛國範圍,亦不能接受。
 
「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在人大的層面,國家亦很重視人大的監督,其實人大或者社會各界都經常就着國家的政策提出不同的意見。正如司長所說,只要我們的意見是具建設性,是希望國家做得更好,國家其實從來都是歡迎不同的意見。
 
記者:你好,剛才提到傳媒宣傳方面,其實實際情況如何?例如是否鼓勵本地傳媒進行一些國安報道,還是播放政府的國安廣告或製作電影?實際會如何令傳媒做?是否硬性要求?如果傳媒不做或不播放這些片段,會否有後果?謝謝。
 
政務司司長:我相信沒有一位政府官員可硬性要求傳媒報道,這要求並不存在。其實,傳媒是我們其中一個宣傳策略,譬如我們組織了同學參觀科技設施,或內地來港(舉辦)科技展覽,傳媒報道已是幫助我們——幫助宣揚愛國主義教育;又或學生組團到內地學習,傳媒跟隨拍攝報道已很有幫助。我們需要的只是如實報道,你可很清楚說出政府做了甚麼、有何節目、有何展覽。如實報道,我相信已很足夠。當然,有時在學校層面,譬如學校舉辦很大型的活動,當然都希望你們報道。完全按照實情報道便可以,亦完全不會有任何罰則。
 
我們今次(推行)愛國主義教育有一點很重要──我們沒有計劃立法,只是透過一些措施、政策和活動,讓市民、學生、年青人多了解國家,從而達致愛國效果。我們沒打算利用立法的方法,所以剛才你問到會否有法律後果,這情況不會發生。我們希望透過一些軟性方法,多邀請國家不同領域的人士和專家到港;透過這些活動,提高大家對自己的國民身分認同,從而達致愛國效果。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左二)今日(四月二十九日)上午出席「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轄下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首次會議後,聯同工作小組組長李慧琼(右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左一)和署理教育局局長施俊輝(右一)會見傳媒。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左二)今日(四月二十九日)上午出席「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轄下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首次會議後,聯同工作小組組長李慧琼(右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左一)和署理教育局局長施俊輝(右一)會見傳媒。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