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議員認為法定最低工資檢討機制每5至10年才檢討是不理想

黃國表示,今次做法只是由過往「極之不理想」,進步至「不理想」水平,有關機制每5至10年才檢討一次也是太闊。
黃國表示,今次做法只是由過往「極之不理想」,進步至「不理想」水平,有關機制每5至10年才檢討一次也是太闊。

立法會一個委員會討論經優化的法定最低工資檢討機制,多名勞工界議員肯定政府將最低工資,由「兩年一檢」改為「一年一檢」,並會引入「可加不減」方程式,不過,有議員認為機制每5至10年才檢討並不理想。

勞聯主席、立法會議員林振昇認為,方程式中代表「經濟增長」的本地生產總值因素,門檻太高,要靠經濟增長令最低工資增長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認為有關方程式只是「應酬」勞工界。

工聯會的黃國表示,今次做法只是由過往「極之不理想」,進步至「不理想」水平,有關機制每5至10年才檢討一次也是太闊。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有關方程式並非政府提出,而是由勞資雙方組成的最低工資委員會,經過討論及平衡各方面看法後提出。至於每5至10年檢討一次,是希望留有空間和彈性,因為今次是首次使用方程式計算最低工資,需時試一試,如果時間太短,會欠缺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