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美國經濟學家、「休克療法」之父:美中少了爭吵,多了穩定

「兩國元首在舊金山會晤後,美中關係確實穩定了一些。」美國知名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 Sachs)日前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很高興看到美中兩國開始對話,近期美國財政部長耶倫以及其他高級官員與中國領導層會面,如今美中關係「少了爭吵,多了穩定」。

薩克斯被稱為「休克療法」之父,曾長期出任聯合國秘書長的特別顧問,目前擔任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負責人,也是聯合國高級顧問。他曾連續兩年被《時代》雜誌評為「世界百名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並被《紐約時報》稱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學家」。

40多年來,薩克斯幾乎每一年都會來中國交流。上個月,薩克斯還來到北京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這是瞭解中國經濟形勢的好機會。」薩克斯說道,會上聽到的一切都讓他深受鼓舞。

談及近期有關中國「產能過剩」的言論,薩克斯指出,目前美國乃至西方有一組相互矛盾的論調:一方面稱中國的高速增長階段已經結束,另一方面又在抱怨中國「產能過剩」。這兩種論調並不完全一致,因為後一種觀點顯示了他們對中國經濟成功和生產力持續發展的擔憂,「兩種態度都是錯誤的。在我看來,中國經濟應該而且將會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休克療法」之父傑佛瑞·薩克斯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

「中國下階段發展將由創新與技術引領」

新京報:3月份,你剛剛來訪中國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整體有怎樣的感受?與往年參會相比,這次的感受是否有所不同?

薩克斯:這是一次非常好的會議,也是瞭解中國經濟形勢的好機會。我對聽到的內容非常滿意,我們收到了一份來自政府的報告,有很多關於經濟領域的新信息,還談到了不少前沿技術、高質量的發展。我聽到的這一切都讓我深受鼓舞。

新京報:長期以來,你一直對中國經濟發展進行深入的研究。你認為中國近些年的經濟發展有哪些特點與亮點?

薩克斯:40多年來,我每年都會來中國很多次。我看著中國從一個非常貧窮和簡單的經濟體發展成如今一個極其複雜、在許多重要的全球技術方面都處於前沿地位的經濟體。

中國發展的下一個階段是由創新和技術引領的發展,中國在先進的低碳能源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例如,如何利用太陽能、風能以及大型水電站項目發電,如何在汽車、建築和工業中使用電氣化。氫經濟推動了電池技術的發展,還與許多工業部門的5G數字平台技術相結合,譬如機器人等。我很受鼓舞,因為這對中國乃至世界而言都很有益處。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休克療法」之父傑佛瑞·薩克斯。影片截圖美國知名經濟學家、「休克療法」之父傑佛瑞·薩克斯。影片截圖

「‘中國經濟唱衰論’與‘中國產能過剩論’都是錯誤的」

新京報:我們注意到,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與一些新挑戰的出現,西方國家開始出現新一輪的「中國經濟唱衰論」,你如何看待這一論調?

薩克斯: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我一直認為中國有著積極的增長前景,這對世界是有利的。與此同時,在美國乃至整個西方,對於中國和中國經濟發展的負面情緒也一直存在。

對我而言,這種論調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上世紀90年代,我為亞洲開發銀行寫了一本名為《正在崛起的亞洲》的書(註:全名為《正在崛起的亞洲:亞洲開發銀行面臨的機會和挑戰》),其中我預測整個亞洲,尤其是中國將繼續快速發展。幾乎在我寫書的同時,另外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做《東亞奇蹟的神話》,它認為東亞國家發展的事被嚴重誇大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也讓美國甚至整個西方認為這裏果然沒有什麼好發展。然而,事實上,這隻是一個暫時的震動,隨後亞洲又經歷20多年的高速增長。

現在我們又有了另一波言論,實際上是一組相互矛盾的論調。一方面,西方(一些人)寫文章說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階段已經結束,中國陷入了沉重的危機。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又在抱怨中國「產能過剩」、中國商品將充斥世界市場。這兩種論調並不完全一致,因為後一種觀點顯示了他們對中國經濟成功和生產力持續發展的擔憂。我認為這兩種態度都是錯誤的。在我看來,中國經濟應該而且將會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

新京報:你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哪些挑戰?以及你如何看待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對中國經濟實現持續平穩發展又有哪些建議?

薩克斯:中國正在實現持續快速的經濟發展,雖然不再像過去那樣追趕的速度很快,但中國經濟仍保持著每年5%左右的增長速度,這仍比美國和歐洲快得多。

在某些領域中國仍在迎頭趕上,還有進步的空間。中國還有另外兩大重點值得一提,一方面是儲蓄率高,因此投資率高,這有助於(經濟)快速增長。另一方面,中國正在能源系統、數字系統以及其他高科技領域進行重大創新。

在挑戰方面,我認為中國目前面臨著美國保護主義的挑戰。近期,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前往中國訪問,並與中國領導人見面。她表態稱,美國正在保護自己的市場。美國如今在許多關鍵技術上都落後於中國,比如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太陽能和風能,美國在保護自己的產業,就好像它們是「新興產業」一樣,換句話說,美國試圖讓這些產業發展起來,保護它們免受更具競爭力的中國產業的衝擊。

2024年4月8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美國駐華大使官邸舉辦新聞發佈會。圖/IC photo

我的觀點是,這種保護主義不應該是單方面的,而應該受到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約束,但現在美國並沒有按照規則行事。我希望雙方能回到國際規則上來。與此同時,我預計美國的保護主義將會持續下去,很多情況下並不是出於合理的理由,而是出於一種反華的情緒。

在此背景下,我建議中國促進對發展中經濟體的出口,它們尤其需要新的能源系統,需要5G技術,需要新的電動汽車,需要中國的城際高速鐵路等其他基礎設施。我認為發展中國家有很大的市場,我也非常支持「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中國為促進非洲國家、東盟國家和拉丁美洲國家的現代基礎設施建設而提出的類似金融倡議,這都將為中國競爭激烈的行業提供巨大的市場。

「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需要保持定期對話」

新京報:正如你剛剛提到的,耶倫4月初剛剛完成她的訪華行程,這是她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第二次訪問中國,這樣的行程安排釋放了怎樣的信號?你如何看待耶倫訪華的成果?

薩克斯:首先,我很高興美中兩國開始對話。我們需要有持續的對話、正式(交往)的程序,需要領導人間有(積極的)私人關係,我非常讚賞這種直接的交流。

從耶倫傳遞的信息來看,它在某種程度上是現實的,描述了美國的立場——指責中國的競爭力,還指責中國強勁的工業增長,說中國生產得太多了。我不同意這一點,我認為世界需要中國的產品,還希望未來對能源系統如太陽能和風能可以進行更多投資。

在我看來,一個更好的答案是美國和中國能夠攜起手來,在整個新興經濟體中促進更多的投資、實現更快的經濟發展和推動更快的能源轉型。在美國,我希望聽到與「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的消息,而不是說中國「產能過剩」,讓我們利用這種強大的產能來幫助推動能源轉型,以實現全球氣候安全,這是我所鼓勵的合作。

我很高興雙方的討論正在進行中,對話是必要的,這是兩個複雜的經濟體,我們需要保持定期對話和合作模式,這也意味著在安全和戰略問題上的合作,不是由美國單方面發號施令,而是雙方要找到彼此的共同點。

新京報:你在其他採訪中提到,美國政界尋求對抗,而商界渴望合作,想要正常良好的中美關係。穩定、積極的中美關係對於兩國發展乃至全球經濟有著怎樣的意義?

薩克斯:這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它們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如果美國和中國可以合作,我們或許可以看到烏克蘭問題的解決、中東衝突的結束,中國南海的緊張局勢趨於緩和,許多積極的事情都會發生,我們還將看到全球經濟發展加速和民眾福祉提高,嚴重的氣候危機也將得到穩定和改善,合作將帶來巨大的收益。

不幸的是,在美國人的心態中,有種美國需要成為世界第一的想法,這是一種傲慢,但幾乎已經成為了美國的某種理念。這就是橫亙其中的障礙,中國的理念更多是和諧、共存與互惠互利,而美國的意識形態是支配、主導。我希望美國能夠克服這種錯誤觀念,我們不需要任何國家佔據主導地位,而是需要一個合作的世界。在這其中,世界不同地區可以和平相處、相互合作。現在對軍事聯盟和國家間競爭強調得太多,而對和平合作與結束戰爭的重視太少。

「推動交往為未來50年美中相互理解奠定基礎」

新京報:你也曾不止一次提到,美國有許多政界人士對中國不甚瞭解,可能從來沒有來過中國,卻將中國視作國家安全威脅,你如何看待這些敘事言論?

薩克斯:首先,我想聲明的是中國不是美國的國家安全威脅,我個人並不擔心中國。我熱愛中國文明,欽佩中國人民和政府,不覺得中國構成了任何威脅。太平洋非常大,這裏沒有什麼威脅。

現在許多美國政客對中國所知不多,他們在當地選舉中贏得席位,美國與世界其他地區遠隔重洋,這意味著他們對外界的實際理解可能是非常少的,我認為更多的美國國會議員應該拿著護照,去世界各處看看。他們應該去中國學習一些中華文化,畢竟中國的文明要比美國的文明古老得多。我希望他們能有更多這樣的學習交流,而少一些出於無知的言論。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休克療法」之父傑佛瑞·薩克斯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影片截圖美國知名經濟學家、「休克療法」之父傑佛瑞·薩克斯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影片截圖

新京報:中美之間應當如何促進交往與交流,以減少彼此之間的認知偏差與偏見?

薩克斯:一方面,當美國推行保護主義或有反華情緒時,中國須非常冷靜地做出回應,這一點十分重要,以此向世界其他國家表明,至少中國不是任何威脅。中國的目標是多邊主義、合作、貿易以及應對環境危機等重要的全球挑戰。

另一方面,我也喜歡提及「二軌」(Track II)關係,不只是政府間的會議,還有學者間的交往、學生間的交流、文化的溝通,(遊客)到彼此的國家旅遊,這些都很重要。現在去中國留學的美國學生數量明顯下降,部分原因在於新冠疫情,我真的希望能促進兩國學生交流的復甦,中國學生來到美國,美國學生去到中國,這將為未來50年美中兩國的相互理解奠定基礎。

我對中國的許多瞭解也都來自我的中國學生,他們現在已經成為大學教授或者政府顧問,他們教了我許多關於中國的知識,這種關係是極其重要的,所以我們應該推動這種交往。

「美中可以在安全議題、宏觀經濟以及全球危機上加強合作」

新京報:回顧過去這一年,中美關係波折不斷。不過,有聲音認為,至少目前的中美關係已經從穀底反彈一些,你是否認同這一說法?你會如何評價眼下的兩國關係?

薩克斯:兩國元首在舊金山會晤後,美中關係確實穩定了一些,這幫助阻止雙方關係朝著嚴重惡性循環的方向發展。耶倫以及其他高級官員也與中國領導層舉行了會面。從這些方面來看,美中間少了很多爭吵,有了更多的穩定,這很重要。

但美中之間仍然存在緊張氣氛,例如在經濟方面,美國的保護主義等問題,在台灣問題上也有一些摩擦,這是非常危險的,我希望美國能保持尊重和謹慎,停止挑釁行為,這對解決台灣問題沒有任何幫助,這些問題都需要以和平方式冷靜解決。

另外,由於烏克蘭危機和巴以衝突,(國際)局勢也非常緊張。我認為美國和中國需要共同合作,通過實際的談判幫助結束這些衝突,尊重所有相關國家的共同利益,而不是通過威脅、製裁和美國單方面的聲明,告訴別人要按照我說的做。

新京報:2024年是美國大選之年,按以往經驗,大選年美國往往會出現更多反華論調。現在看來,拜登與特朗普再次對決是大概率事件,美國大選可能對中美關係產生哪些影響?你個人更希望看到哪種結果?

薩克斯:拜登和特朗普以及各自政黨都使用了反華的言論來吸引美國公眾,在這方面我不讚成他們中的任何一個。我認為他們都沒有表現出人們所需要的領導能力,所以我不確定11月大選後的結果將產生什麼真正的影響。

我們需要改變的是美國人的態度,這可能不太取決於選舉,而是取決於美國作為一個國家是否能從一些錯誤中醒悟過來。其中最重要的錯誤在於他們相信美國應該在世界上佔主導地位,而不是在世界上與其他國家進行合作。

就我個人來說,我並不支持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在拜登的領導下,世界各地的衝突太多了,而在特朗普就任總統期間,有太多的不穩定因素。我仍希望到了11月份,我們能有不同的選擇,現在已經進入4月份了,我不確定這樣的可能性還有多大。

新京報:就像你先前提到的,保持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間的穩定關係至關重要,想要推動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未來需要兩國在哪些方面加強合作?

薩克斯:首先是安全議題。美國需要停止在台灣問題上挑釁,這樣台灣海峽兩岸才能和平,這一點非常重要。美國須尊重一個中國原則,行為也要更加謹慎和克製。40多年前,美國曾表示將基本減少並停止對台軍售,其應該履行這一承諾。在我看來,向台灣運送武器並不能保護台灣,也不會帶來更多和平。在中國南海、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區,我們需要採用更多的外交手段,而不是軍事聯盟。現在美國與「四方安全對話」(QUAD)、日本、菲律賓以及其他國家談論了太多的軍事問題。我們需要和平與外交,而不是升級的言論和軍事集結。我們需要有關裁減軍備的協議,不僅是美中雙邊的協議,而是多邊協議,使得核武器能夠得到控制。我們實際上正處於核武器的新浪潮中。總而言之,第一個可合作的領域是安全議題,以避免戰爭、災難以及事故。

第二個領域是合作應對全球環境危機、氣候變化危機、生物多樣性危機、汙染危機。這些都是美國和中國發揮主導作用的領域,兩國需要相互合作,幫助指導全球層面的解決方案。

第三個領域是全球經濟發展,因為美國和中國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世界其他地區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希望取得經濟進步,這需要全球開放市場、需要創新,需要像「一帶一路」這樣的倡議。

這些領域都將通過美中合作而得到極大改善和促進。我們只有做到在安全議題、宏觀經濟議題、談判結束全球危機以及保護全球環境上開展合作,然後才能做真正重要的事,推動旅遊交往、學生交流、互學互鑒,這絕對是整個過程中最有趣的部分。我們共同創新、完成科學調研,讓彼此大學更緊密地合作,這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

新京報記者 欒若曦

編輯 張磊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