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農學院開發30餘門特色勞動課程,暑期將面向中小學生開放

新型農林高校的學生們都在做什麼?文創桃助力平穀大桃走向婚宴和冬奧等重大活動,把桃子從幾塊錢一斤變身幾塊錢一個的藝術品;設計智慧蜂箱幫助蜂農進行管理、提高產量;把文化因素和旅遊要素融入農產品中,通過網絡直播帶貨擴大特色農產品的影響面和銷量……這是北京農學院給出的答案。

4月24日記者獲悉,北京農學院為實踐大中小學生攜手上好思政課,將勞動教育和課程資源輸送給中小學,學校勞動教育(實踐教學)中心基於校內實踐教學基地智能連棟溫室、新型節能日光溫室,農場、林場實踐教學基地等,開發了31門特色勞動教育課程,目前已向中小學開放預約,預計今年暑期將大規模開放,迎接中小學生前來體驗。

北京農學院國家大學科技園內,學生團隊嘗試進行網絡直播帶貨服務鄉村振興。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

2024年新增生物育種技術等2個專業

北京農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段留生介紹,北京農學院每年都組織師生深入鄉村振興一線和三農產業一線提供服務。

「學校依託科技小院、博士農場、教授工作站和國家大學科技園等,解決鄉村發展過程中和產業發展中的問題,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服務社會的責任心,深度參與北京‘農業中關村’建設和‘種業之都’建設。」段留生表示。

專業建設上,該校構建了都市農林學新興交叉學科平台,推進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同時根據社會需求進行專業調整。近日,教育部發佈《關於公佈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2024年,北京農學院新增生物育種技術、食品營養與健康2個新農科引導性專業。

其中,生物育種技術專業是2022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新農科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指南》中新增的新農科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之一。這是一個涉及多個學科的交叉領域,與農學、園藝、生物工程、數據科學及大數據技術等學校已有的多個專業有學科交叉。

北京農學院的育種成果展示。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北京農學院的育種成果展示。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

據悉,該專業2024年開始招生。北京農學院表示,該專業的特色課程包括植物分子育種、智慧育種技術、數據科學與 R 語言、作物基因組學等,為考生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充滿挑戰和機遇的專業選擇。

北京農學院黨委書記趙鋒介紹,北京農學院作為北京市屬唯一一所本科類農林高校,明確了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都市農林特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發展目標。「學校有力有效服務首都全面鄉村振興,大力培養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幹得好的知農愛農新型人才。」

據悉,北京農學院畢業生去向落實率穩定在95%以上,本科涉農專業畢業生的行業內就業率在70%以上。

學校獸醫學(中醫藥)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團隊成員在為導盲犬做針灸治療。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學校獸醫學(中醫藥)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團隊成員在為導盲犬做針灸治療。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

開發三十餘門特色勞動課程向中小學生開放

「現在我們把育好的生菜苗,一棵一棵定植在生產型苗床上……」4月24日下午,記者在北京農學院智能連棟溫室內看到,80餘名小學生把育苗盤搬進智能溫室。他們是來自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第二小學六年級和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學昌平實驗學校一年級的學生。

智能溫室內,有教師帶著學生們在測定無土栽培蔬菜的營養液EC值(衡量營養液濃度的指標),來判斷營養液中需要補充的營養成分和用量。同時可以看到,一個機器人在栽培架之間行走,這是該校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師生自己編寫算法研製的環境信息收集車,用於收集植物信息、環境參數、作物成熟度、作物病蟲害等數據,通過AI賦能,代替人力對作物進行監測。

環境信息收集車在智能溫室內工作。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環境信息收集車在智能溫室內工作。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

北京農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勞動教育(實踐教學中心)主任李誌敏告訴記者,校內有智能連棟溫室 8800 m²、新型節能日光溫室 12200 m²;盆栽果樹區約 42 畝,此外學校還有面積更大的農場實踐教學基地和林場實踐教學基地,服務校內外師生開展實踐實習課程、教學和科學研究。

基於這些優質資源,該校把勞動教育、耕讀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同時為更好地承接北京市中小學學生勞動教育活動,構建了專業教學團隊和管理團隊,保障了勞動教育高效有序地進行。

李誌敏介紹,目前學校已形成體系化的勞動教育特色課程,包括科普講座、農業與文化、農業與生產、農業與科技、農業與創意、農業與生活等六大模塊,下設31門特色課程,如《農耕文化——中國中草藥香囊製作》《農耕勞動——整地做畦與播種》《農耕勞動——紙上種菜 》《植物識別及標本製作 》《芳香類植物蒸餾提取技術探究》《五穀畫設計製作 》《熱縮片之多肉植物 DIY 製作 》等。

「目前能夠大量接納中小學生參與勞動體驗,特別是暑假期間預計將大規模開放,同期可承載不超過300人分組、分項目進行體驗。」李誌敏說道。

新京報記者 馮琪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