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調查後又被責令改正,海通證券業績大降陷「至暗時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頭部券商海通證券又有難題了。

4月30日,據廣東證監局官網,因作為格力債券「21格地02」「22格地02」主承銷商和受託管理人未對相關情況分析核查、盡職調查、報告不及時等,海通證券被廣東證監局採取責令改正監管措施。

而在4月12日,海通證券才因涉中核鈦白定增項目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4月30日晚,海通證券稱,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並表示,公司誠懇接受處罰,在規定的時間內繳納上述罰款,目前公司的經營情況正常。

不僅執業質量問題頻出,海通證券業績也出現大幅下降。2023年,海通證券營收、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11.54%、84.59%,下滑態勢延續至今年一季度,海通證券2024年Q1營收、歸母淨利潤再度同比下降44.11%、62.56%。

截至4月30日收盤,海通證券報收8.39元/股,跌1.29%,總市值1096.09億元。

再度被點名背後:兩週前被罰697萬,去年拿超8億政府補助

一個月內,海通證券接連被中國證監會、廣東證監局「點名」。

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顯示,經查,海通證券作為格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債券「21格地02」「22格地02」的主承銷商和受託管理人,未對個別存貨周邊樓盤開盤價格低於項目樓麵價的情況予以審慎分析核查;在「22格地02」期後事項核查中,未對存貨可變現淨值的評估進行持續關注和盡職調查;未製作諮詢審計機構工作底稿;未對發行人重大損失披露臨時受託管理事務報告;對發行人差錯更正事項披露臨時受託管理事務報告不及時。廣東證監局決定對海通證券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而在4月12日,海通證券曾發佈公告顯示,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告知書》。因在相關主體違反限制性規定轉讓中核鈦白2023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過程中涉嫌違法違規,2024年3月13日,中國證監會決定對海通證券進行立案。

海通證券在公告中表示,將全面配合中國證監會的相關工作,同時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目前公司的經營情況正常。

4月19日晚,海通證券稱,公司收到了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以下簡稱《告知書》)。《告知書》披露,2022年7月,中核鈦白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申請獲證監會審核通過,中信證券孫公司中信中證隨後向王澤龍推薦定增多空方案。王澤龍決定定增套利,通過另一人物韓雨辰實際執行了定增套利方案。

監管認為,王澤龍和其朋友洪浩煒通過衍生品交易安排,實質參與非公開發行,並以市價融券賣出,提前鎖定與非公開發行股票折扣價之間的價差收益,變相規避限售期規定;中信中證為王澤龍、洪浩煒違反限制性規定轉讓股票行為製定套利方案、搭建交易架構、提供槓桿資金支持等,中信證券知悉客戶融券目的是定增套利,配合其提供融券服務。

而海通證券以自己名義按照中信中證的報價指令認購中核鈦白非公開發行股票,客觀上幫助中信中證及其客戶取得股票收益,使得定增套利行為得以實現;韓雨辰替王澤龍等人出面執行定增套利方案。

證監會對王澤龍合計沒收違法所得6063.8萬元,並處以7250萬元罰款;對中信中證合計處以4650萬元罰款;對中信證券合計沒收違法所得191.07萬元,並處以2325萬元罰款;對海通證券合計沒收違法所得78.94萬元,並處以697.5萬元罰款。

而據年報,海通證券去年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就達8.7億元,且主要是政府補助。

海通證券2023年年報截圖。海通證券2023年年報截圖。

4月30日晚,海通證券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將深刻反思,汲取教訓,認真落實各項整改要求,堅持舉一反三,依法合規、穩慎推進公司各項業務。公司將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千億海通「掉隊」:私有化虧損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80%

「海通國際私有化完成後,公司能夠將海通國際更加充分地納入集團矩陣式管理架構,促進海通國際恢復自身良性循環發展能力,提升盈利水平。」海通證券董事長周傑曾表示。

年報顯示,海通證券2023年實現營收229.53億元,同比下降11.54%;歸母淨利潤10.08億元,同比下降84.59%。截至2023年末,海通證券資產總額7545.87億元,負債總額5797.87億元,分別同比微增0.13%、0.66%。

縱向來看,海通證券已經連續兩年業績下滑,2023年營收僅約2021年的一半多,2023年歸母淨利潤不及2021年的十分之一。橫向對比,多家券商2023年淨利潤都出現下滑。頭部券商中,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中金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下降7.49%、18.55%、18.97%,但降幅均沒有海通證券大。

海通證券境外業務毛利率2023年出現「斷崖式」下滑。年報顯示,海通證券2023年境外業務收入同比下降70.24%至7.8億元,毛利率減少621.25個百分點至-766.98%。

分季度來看,海通證券2023年前三季度淨收入均未出現虧損,但第四季度出現33.53億元的虧損,這也是海通證券近20年來首次單季度虧損。而海通國際私有化正是發生在去年第四季度。

2023年10月,海通證券曾宣佈境外全資子公司海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海通國際控股)以協議安排的方式對海通國際證券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通國際)進行私有化。

根據海通國際的方案,要約人海通國際控股以1.52港元/股價格回購股份,涉資最高約34.17億港元。今年1月,海通證券宣佈,境外全資附屬公司對海通國際私有化完成,預計自 2024年1月11日上午九時起海通國際將撤銷其股份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的上市地位。

而這筆私有化交易涉及的兩家公司海通國際控股、海通國際近兩年均在虧損。

近三年,海通國際控股淨資產持續縮水,2023年虧損幅度加大。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末,海通國際控股淨資產由2021年的390.66億港元縮水至77.86億港元。從營業狀況來看,2022-2023年,海通國際控股連續兩年出現虧損,2023年淨虧損擴大至81.56 億港元。

而被私有化退市的海通國際在2022年就出現了65.41億港元淨虧損,收入也下滑至-13.9億港元。其中,交易及投資收入淨額錄得47.21億港元虧損。2023年上半年,海通國際錄得總收入17.88億港元,淨虧損為7.8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4%。

在2023年度業績發佈會上,海通證券總經理李軍表示,受金融市場波動和利息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響,海通國際2023年業績出現虧損。公司已於2024年1月完成海通國際私有化,後續將深入推進母子公司各個業務條線和中後台職能條線的一體化經營管理,促進海通國際恢復自身良性循環發展能力,提升盈利水平。

但今年一季度,海通證券業績仍在下滑——海通證券2024年Q1實現營業收入47.62億元,同比下降44.11%;歸母淨利潤9.11億元,同比下降62.56%。針對業績下滑的原因,海通證券稱,主要是投資收益、其他業務收入等營業收入減少。

分業務看,海通證券2024年Q1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4.13億元,同比下滑54.42%;資產管理業務手續費淨收入4.02億元,同比下滑14.83%;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為8.51億元,同比下滑6.89%。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徐雨婷 編輯 陳莉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