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同資本尚曉輝 :產業與資本合作空間巨大,可聯手探路PE/VC基金退出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趙娜 上海報導

4月24日下午,21世紀創投研究院“解局股權投資‘退出難’”春季閉門研討會在上海舉辦。

活動現場,來自政府引導基金、國有資本、市場化母基金、市場化財務投資機構、產業資本CVC、S基金管理機構,以及銀行、保險、券商、股權交易中心等的近50位嘉賓齊聚一堂,就行業備受關注的退出話題開展熱烈討論。

(現場圖)(現場圖)

吉利控股集團厚同資本CEO兼創始合夥人尚曉輝在發言中分享了對不同退出路徑的思考,並認為隨著產業CVC與財務投資機構合作的加強,雙方有望共同在基金退出方面找到更優解。

近年來,隨著IPO政策的調整,股權投資基金的退出成為各投資機構關注的焦點,而隨著國資、政府引導基金,國有金融機構在基金出資中的佔比不斷提高,為人民幣基金退出帶來更多限制性條件。尚曉輝認為,國資LP在退出實操中的高敏感度,加上產業引導基金出資時的多元訴求,不僅提高了市場化GP的募資難度,同時也帶來引導基金出資難的現象。

談及通過S交易的方式實現退出,他認為,通過S交易可實現PE/VC基金退出,但仍無法解決根本退出難問題。究其原因,S基金同樣存在存續期和退出要求。

事實上,產業CVC近年來備受國資LP青睞。尚曉輝認為,這背後的原因主要是產業CVC在資源和優勢、募資環節、投後管理、退出環節與財務投資機構的訴求各有不同。具體而言有四點:

第一,產業CVC有能力從技術路線、產業前景等多種維度和多種方式進行更精準的項目判斷。

第二,產業CVC有較高的投後賦能能力,通過被投企業與母公司產業方面的協同,實現母公司、被投企業、產業CVC多贏的效果。

第三,大型產業集團旗下的各個平台可以成為很好的潛在併購退出渠道。以吉利為例,集團旗下已有八家上市公司,另有多個未上市平台可進行投資併購。

第四,財務投資機構關注重點在於投資回報,而產業CVC則會兼顧投資回報以及和母公司的產業協同。

在他看來,產業CVC和財務投資機構的不同訴求背後,帶來的是更多的合作可能性,“如果資本能跟產業方密切結合起來,在退出的方式上就可以實現各取所需,拿到各自所需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