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丨專訪全國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長兼CEO姚勁波:保障房和商品房不是競爭關係,而是互為補充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張敏 實習生劉玉婷 北京報導

作為重要的民生領域,“安居”與“樂業”一直是兩會的熱點話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房地產和就業等話題著墨較多,釋放出的內容也較為豐富。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長兼CEO姚勁波提出“首次參保人員緩衝期內社保繳納減半但視同全額繳納”、“規範房地產經紀行業壟斷行為”、“數字經濟促進‘上門經濟’品牌化發展”、“推動中國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行業高質量發展”等四項建議,其中有三項與房地產、就業相關。

近日,姚勁波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的專訪,就上述熱點話題進行詳細解答。

姚勁波

保障房的發展節奏將快於商品房

《21世紀經濟報導》(以下簡稱《21世紀》):與往年相比,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和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變化”,如何理解這種變化?這種變化對房地產的發展意味著什麼?

姚勁波:(這意味著)2024年房地產新模式將更為清晰化,保障性住房建設會重視市場的供給量,未來更多的特大、超大型城市新市民、新青年的居住需求將通過保障房解決,尤其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占比增多將是個大趨勢。

同時,商品房制度開始重視多樣化改善。在滿足居民剛性住房需求不變的基礎上,進一步重視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不僅是置換型改善,對於養老、多孩、旅居等多維度改善都將給予更多政策上的傾斜。

《21世紀》:在你看來,房地產新發展模式包含哪些內容?

姚勁波:從發展上看,我國將構建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商品房滿足改善住房需求、租購併舉的“雙軌製”住房體系。“三大工程”中,保障房和城市村的改造都和雙軌製息息相關,也是構建房地產新發展模式的重要部分。

從供給上看,保障房的發展規模和節奏會逐步快於商品房,在35個城區人口300萬以上試點城市,表現將尤其明顯。從供應類型上看,保障性租賃房源會佔據較高比例。

其中,保障房只在體系內流轉,尤其是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實施封閉管理,個人不得私下交易或者上市流通。這本身更有利於保障房的管理精細化,也有利於緩解各類大中城市住房矛盾,有序推進房地產向新週期發展,推動消費力持續穩定提升。

商品房的上市規模雖然會減少,但產品力將有更多提升。無論是民企還是央國企,商品房的建設必須要走出原先標準化產品,即“幾套戶型、幾個小區樣式打全國”的套路。由於不少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積已經達到較高水平,如果不能打造更為優質、更能契合需求的商品房產品,將很難在市場上有良好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之間是互為補充的關係,而非競爭關係。保障房體系的完善,有利於進一步打開商品房領域市場化調控的政策空間,將推動商品房更好向高品質方向發展,更好滿足中高端改善性需求。

預售制度改革有望加快

《21世紀》: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進入存量時代,房產經紀的重要性不斷提升。作為從業者,你認為房產經紀行業需要獲得哪些政策層面的扶持及規範?

姚勁波:過去一年,全國各地房地產政策的出台,對民生給予了高度關注,無論是推進房企“保交樓”,還是通過降房貸和首付比例來降低居民的購房壓力,都是為了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在此期間,房地產經紀市場更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能讓房企、經紀公司有序開展經營活動,保護購房者的權益。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今年我向兩會提交的其中一項建議是,規範房地產經紀行業壟斷行為。我認為,推行反壟斷措施,首先可以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打破行業內的有市場支配地位的平台的無序擴張;另外有利於維護消費者的權益。壟斷行為往往導致平台掌握經紀服務費的定價權,繼而通過壟斷地位形成高定價,對消費者是不公平的;同時可促進房企營銷良性循環。高額的渠道費用嚴重擠壓了房企的利潤空間,也會間接影響整個行業的形象和信譽,影響市場的信任度。

《21世紀》:綜合各方的信息,你認為2024年的房地產政策將呈現怎樣的基調?

姚勁波:2024年宏觀政策或將繼續發力穩經濟,中央加杠杆、央行降準降息均有一定空間,“先立後破”的政策基調也給房地產政策帶來了更強的優化預期。在“房住不炒”的基調下,短期來看,利好改善型需求的政策將持續推進,如繼續優化限購措施、繼續降低二套房貸利率等。

首先值得關注的,是預售制度改革加快。2022年以來,包括合肥、北京、福州、濟南等地的多宗地塊提及“現房銷售”。預計在2024年,預售資金監管將是政策調整的重點,通過從“銀行監管”向“政府監管”轉變,更好解決預售製下的保交樓問題。

另外,一二線城市限購政策有望繼續放鬆。2024年預計一線城市的限購門檻會有所降低,尤其是一線城市外圍區域的概率較大。核心二線城市有望全面取消限購,更多低能級城市或通過發放購房補貼等方式促進購房需求釋放。

此外,供給側強化行業風險出清。去年四季度多家銀行密集召開房企座談會,“三個不低於”政策細則落地預期升溫,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出險企業化債的信心。今年這類政策會延續,從而改善房企的生存環境,推動行業風險出清。

新質生產力有望拓寬就業渠道

《21世紀》:就業是頭等大事,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大學畢業生近1170萬就業壓力依然存在。與此同時,企業崗位總量供需變窄,企業用工經營成本也在尋求降本增效。在促進就業方面,你覺得需要採取哪些措施?

姚勁波:2023年,各地相繼出台的關於緩徵、減徵相關社保費的政策,已經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同時存在政策預期不夠穩、準入門檻過高、減免力度不夠強等問題。

為進一步保障青年人群就業,降低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負擔,我建議對首次參保人員就業前兩年減半徵收社保,但視同全額繳納,這樣能夠進一步降低企業的支出成本,促進大學生就業。

從用人的角度看,企業更加希望招收有工作經驗的員工,這也導致了沒有工作經驗的年輕人失業率偏高的現象,減徵社保更有利於提升應屆畢業生人群的擇業競爭力,幫助他們度過職業生涯最困難的開始階段。

《21世紀》:以科技創新為主的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將給就業形態帶來哪些改變?是否會拓寬就業渠道?

姚勁波:我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在我國經濟進入新發展階段背景下,堅持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路徑和抓手;是中央前瞻佈局,指引科技、產業、服務換擋提質的理論成果和戰略佈局。

從企業實踐視角看,我個人概括成三個“力”:

一是要素“協同力”,新質生產力強調生產要素的創新協同,向勞動力和工具、平台的優化配置要生產力,通過新業態、新模式形成新動能。二是產業鏈“更新力”,新質生產力要求對傳統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催生先進生產力。三是生態“優化力”,這裏的生態既包括生態環境也包括產業生態,核心是健康協調可持續。

作為58來說,我們利用數智化手段為生產服務要素精準供需對接,讓“上門經濟”“體驗經濟”“銀髮經濟”等新業態新需求成為吸納就業的“新渠道”。

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各界各部門解放思想、協同探索。期待著通過人才培育和保障質效提升,更多適應新質生產力需求的高技能勞動者走向企業生產服務一線,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能。

(作者:張敏 編輯:張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