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0億!國家大基金三期成立,投向何方?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張賽男 上海報導 

作為集成電路領域的投資風向標,國家大基金三期的成立引發市場關注。

據企查查,近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張新,註冊資本3440億人民幣,經營範圍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服務,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企業管理諮詢。

3440億元的規模,遠超第一期和第二期。

據公開信息,國家大基金一期於2014年9月成立,一期註冊資本987.2億元,投資總規模達1387.2億元,投資範圍包括製造、設計、封測、裝備、材料以及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全覆蓋。大基金二期於2019年10月註冊成立,註冊資本2041.5億元人民幣,投資領域則更聚焦半導體設備材料等上遊領域。

那麼,大基金三期將投向何方?

從此前研究機構的預測來看,中航證券認為,美國重點限制環節或為大基金三期投資重點,如人工智能芯片、先進半導體設備(尤其是光刻機等)、半導體材料(光刻膠等)。此外,儘管中國大陸未來晶圓廠產能增速快,但仍以成熟製程為主,未來政策有望向先進製程晶圓廠傾斜建議關注。華鑫證券認為,大基金三期除了延續對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的支持外,更有可能將HBM等高附加值DRAM芯片列為重點投資對象。

上述兩個機構預測的投資領域,都和當下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技術環節相關。

除了投資領域受關注,大基金三期的股東構成也頗具看點。

工商信息顯示,三期有19位股東。

其中包括財政部、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鯤鵬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國誼醫院有限公司、中國誠通控股集團、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菸草總公司、廣州產業投資母基金有限公司、華潤投資創業(天津)有限公司、中移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廣東粵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等。

其餘股東均為銀行,分別是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多家上市銀行在5月27日晚間發佈了相關出資公告。

建設銀行稱近日與財政部等19家機構簽署《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協議》,擬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出資人民幣215億元,持股比例6.25%,預計自基金註冊成立之日起10年內實繳到位。

此外,郵儲銀行擬向國家大基金三期出資80億元,持股比例2.33%。中國銀行擬出資人民幣215億元,持股比例6.25%。

公開報導顯示,大基金成立之初,便計劃了投資回收的時間點,投資計劃為15年,分為投資期、回收期、延展期各5年。以一期成立的2014年推算,5年投資期後,2019年底進入回收期,目前已經是大基金投資回收期的第五年。

在大基金一期有序推出的同時,大基金二期還在加速佈局。據wind數據,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大基金二期投資的上市公司有12家,分別是中芯國際、燦勤科技、東芯股份、北方華創、華天科技、滬矽產業、燕東微、通富微電、思特威、中微公司、廣立微、深南電路。

受益於大基金三期成立的消息,5月27日,A股半導體板塊也有不錯的表現,南大光電、京儀裝備、龍芯中科、博通集成、華峰測控、思瑞浦、芯源微、中穎電子等紛紛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