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薛高跌落的啟示:在商業領域只有“質量為王”

近日,因未履行生傚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鍾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林盛被限制高消費,涉及仲裁案件。而自去年以來,鍾薛高旗下子公司多次被強製執行,股權被凍結,多個社交賬號出現停更現象。

這一消息並不讓人太過意外。就在幾天前,“鍾薛高售價從60元降到2.5元”的話題還衝上熱搜,令輿論嘩然。曾經風光無限、被外界視為“雪糕界的愛馬仕”的鍾薛高,何以在短短數年後就迅速跌落?

有人認為,鍾薛高的問題在於賣得太貴,讓大家沒有了“雪糕自由”。確實,和便宜的雪糕放在一起,在結賬時再給消費者一記暴擊,這就是鍾薛高一度被調侃為“雪糕刺客”的原因。有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對冰淇淋單價的接受度普遍在3-10元(不含10元)間,占比高達70.9%。

也有人認為,鍾薛高的問題是“營銷味兒”太濃。創始人林盛曾多次公開發出“為什麼有人覺得花20-30元喝一杯奶茶很正常,但是花十幾元吃雪糕就不合適呢?”“它就那個價格,你愛要不要”等驚人言論。“66元的厄爾多瓜粉鑽”自帶話題度,在網紅直播間推銷產品,在社交媒體上瘋狂種草……一系列營銷活動也讓鍾薛高成了消費者眼中毀譽參半的品牌。

要看到,一個新興的國產品牌想要擠進當下競爭激烈、業態成熟的雪糕市場並不容易。在互聯網時代,為了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而注重“講故事”本無可厚非。鍾薛高曾經的高光時刻也證明了,它在創業過程中的“玩法”不是沒有可取之處。

問題的關鍵仍在於,這樣的“高調”是否配得上品質。鍾薛高宣稱“只選用吐魯番盆地核心葡萄種植區特級紅提”,而相關部門檢驗顯示,該紅葡萄乾規格等級為散裝/一級;宣稱“只選用日本藪北茶”的老樹北抹茶雪糕,實際則採用鳩坑、龍井、藪北樹等多品種的茶樹鮮葉製成;宣稱“不加一滴水、純純牛乳香”,實則產品配料表中明確含有飲用水成分。

事實上,前些年就有網友曝出鍾薛高雪糕在31℃下放1小時不化,而林盛只是輕描淡寫地表示這是“對手在買熱搜抹黑”。可見,雪糕不是不能賣得貴,雪糕消費也不是不能有社交與炫耀的價值,但歸根結底,還是要憑藉口感、質量讓廣大消費者感到買得“值”。

也因此,應該用更加冷靜、客觀的態度看待鍾薛高的跌落。不僅是對雪糕行業而言,任何一個市場想要保持旺盛的活力、持續的發展,都離不開更多新品牌的崛起、更多新產品的加入。就此而言,我們仍然希望看到更多“鍾薛高”的出現。

注重營銷、追求品牌溢價沒有錯,只是,成為網紅後,經營者能不能沉下心來,拿出足夠的誠意和耐心來提升產品品質,使之真正成為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品牌?網絡空間里或許有“流量為王”的說法,但在商業領域,從來只有“質量為王”的鐵律。鍾薛高的跌落,再一次成為它的生動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