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聯想等豪華創投團領銜 10輪融資後誌淩海納開啟IPO之旅

北京誌淩海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誌淩海納”)的IPO之旅正式啟航。

公開資料顯示,誌淩海納近期已在北京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擬登陸上交所科創板上市,輔導機構為國泰君安。

誌淩海納成立於2013年,由清華校友徐文豪、王弘毅、張凱於2013年共同創辦。值得關注的是,在成立10年左右的時間里,誌淩海納已經曆了十次融資,其中不乏知名投資機構參與,包括經緯創投、聯想創投、高榕資本等。

作為一家專注於超融合架構的IT基礎設施服務商。誌淩海納主要產品涵蓋了企業級的IT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特別是在超融合基礎設施(HCI)、分佈式存儲、容器原生存儲等領域。

市場分析機構Gartner報告顯示,與全球市場14%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相比,中國的超融合集成系統市場預計將迎來相同甚至更高的增長:市場規模將從2021年的18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約30億美元。

在這個高增市場中,誌淩海納的IPO之旅能否順利成行?

圖片來源:新華社圖片來源:新華社

所謂超融合,是一種軟件定義基礎架構,通過在服務器硬件上運行的單個實例提供虛擬化計算、分佈式存儲和網絡。擺脫了專有存儲硬件,將計算、存儲等資源池化,為所有工作負載提供資源。

誌淩海納的核心產品是其超融合基礎設施軟件——SMTXOS,該軟件通過虛擬化技術集成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提供高可用性和擴展性的IT基礎架構。

IDC報告顯示,去年第三季度,誌淩海納在超融合軟件排行中位列第一,市場份額達到19.4%。

從客戶分佈來看,誌淩海納的服務領域主要涵蓋金融、製造和醫療,客戶包括富士康、交通銀行、泰康保險集團、國泰君安、京東方、格力、魅族、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等。

據瞭解,自2020年以來,隨著信創在各行業大規模推進,來自金融、醫療、教育、製造等行業的企業正在逐步實現從底層硬件到應用軟件的信創轉型。

據誌淩海納官微披露,截至今年2月,誌淩海納已經為來自金融、醫療、製造等行業的逾130家客戶構建SmartX信創雲基礎設施,累計部署超過4000個信創節點。

在金融行業,誌淩海納的客戶已超過一百家。去年該板塊增長明顯,基於SmartX超融合構建信創雲基礎設施的客戶數與總節點數同比增長均超過100%,單一客戶信創最大部署規模超過200節點。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誌淩海納IPO輔導機構,國泰君安與其亦有合作。去年8月1日,雙方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根據合作協議,國泰君安為誌淩海納提供投資銀行、產業投資、兼併收購、戰略諮詢、資本運作、資產管理等服務。誌淩海納則助力其持續打造業內領先的算力、數據與網絡雲化基礎設施,並完成關鍵業務IT基礎設施信創改造。

誌淩海納由清華校友徐文豪、王弘毅、張凱於2013年共同創辦,註冊資本6987.43萬元。2022年工商年報顯示,公司員工人數為135人。

目前,徐文豪直接持有誌淩海納22.3619%的股權,並通過持股平台及一致行動人王弘毅控製誌淩海納19.2915%股權,合計控製誌淩海納41.6534%股權,是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製人。

徐文豪擁有清華大學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系雙碩士學位,師從著名計算機科學家、Xen發明人安德魯·沃菲爾德。在創立誌淩海納之前,徐文豪曾經就職於Nimbula和VMware。

王弘毅目前擔任公司COO。另外一位創始人張凱擁有十餘年分佈式存儲研究與產品經驗,在創立SmartX之前,張凱曾就職於百度,負責大數據平台基礎設施建設、穩定性和性能優化,目前為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TO。

值得一提的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武永衛也曾位於誌淩海納的曆史股東名單中,不過他已經於2016年退出股東之列。

股權結構顯示,經緯創投、方廣資本、聯想創投、華業天成資本通過間接持股,分別位列公司第三至第六大股東。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誌淩海納成立以來經曆了十次融資,其中不乏知名投資機構參與,包括經緯創投、聯想創投、高榕資本等。

2014年,也就是誌淩海納成立次年,公司便獲得了數百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由方廣資本領投。

2015年,公司獲得了數千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高榕資本成為新的投資方。

進入2017年,誌淩海納獲得了數千萬人民幣的B輪融資,由經緯中國和聯想創投集團共同領投。

近年來,誌淩海納的融資步伐並未停歇。

2020年,公司相繼完成了B+輪和C輪融資,融資總額達到2億元。其中,B+輪融資由祥峰投資領投,經緯中國持續加碼;C輪融資則由天創資本和華業天成資本領投,方廣資本繼續增投。

超融合軟件市場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成為了企業IT基礎設施轉型的關鍵驅動力。

從技術端來看,隨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邊緣計算等技術的發展,超融合軟件也在不斷創新,以支持更廣泛的工作負載和應用場景。

IDC報告顯示,2023前三季度,政府、金融、製造業、通信、教育、醫療等細分行業市場持續增長,佔據了83%超融合市場份額。其中金融行業約占整個市場的14.7%,同比增長5%。

“中國銀行業的科技創新和業務轉型持續推進,移動銀行、數字員工、風控大腦、邊緣物聯網、雲原生架構和綠色包容性將成為銀行數字技術的主要發展趨勢。”IDC報告指出。

報告還顯示,在IT架構轉型和IT技術自主創新的推動下,銀行分佈式架構轉型和核心繫統遷移需求持續攀升。許多銀行的核心業務系統和信貸系統正在積極推動系統分佈式微服務架構的轉型。

從需求側來看,有行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深入,對於靈活、高效的IT基礎設施的需求日益增長。超融合軟件提供了一種快速部署和管理IT資源的解決方案,有助於企業快速響應市場變化。

“疫情期間,遠程工作成為常態,企業對於能夠支持遠程訪問和雲服務的IT基礎設施的需求激增。超融合軟件能夠有效支持虛擬桌面基礎設施(VDI)和雲服務的部署,滿足這一需求。”該人士指出。

不僅如此,超融合軟件海能夠幫助企業整合分散的數據中心資源,減少硬件投資和運營成本,同時提高數據管理和災難恢復的能力。

此外,在受訪人士看來,隨著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法規越來越嚴格,超融合軟件提供的集成安全功能,如多因素身份驗證和數據加密,有助於企業更好地保護關鍵數據。

市場分析機構Gartner報告顯示,中國超融合市場已進入主流應用的早期階段。與全球市場14%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相比,中國的超融合集成系統市場預計將迎來相同甚至更高的增長:市場規模將從2021年的18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約3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