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港合作邁入深度融合:港資企業占東莞外企近六成,探索“香港服務+東莞製造”新模式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康喜 東莞報導

莞港兩地一衣帶水、血脈相連,莞港合作源遠流長。自改革開放以來,大批港資企業和旅港鄉親回鄉投資創業,為東莞的起步發展和拓展國際產業合作提供了豐富資源。目前,東莞共有港資企業8075家,占全市外資近6成,實際吸收港資481億美元,占全市實際利用外資的57.4%,兩地發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為進一步促進莞港兩地經貿合作,增強珠三角港商凝聚力,1月4日,2024大灣區(東莞)工商界高峰論壇和2024大灣區工商界“千人宴”在東莞開幕。莞港兩地工商界共聚一堂,同繪莞港經貿合作新畫卷。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五週年,在大灣區建設縱深推進背景下,莞港合作大有空間。莞港兩地合力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積極建設與國際全方位接軌的合作窗口。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東莞的先進製造業優勢明顯,正成為大灣區服務業創新發展高地。東莞和香港關係密切,現有超過八千家港資企業在東莞運營,占大灣區大概三分之一的香港企業,東莞的吸引力大家有目共睹。

李家超表示,隨著大灣區向高技術、高增值方向發展,香港會全力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雙重角色,連接大灣區和世界市場,為整個大灣區提供香港的高增值專業服務,為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東莞方面表示,東莞期待與香港一道深入探索“前研後造”“前智後造”等新的合作方式,推動莞港科技、產業、貿易合作不斷延伸,並一如既往地對接香港、學習香港、服務香港,不斷拓展莞港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攜手譜寫兩地合作共贏新篇章。

支持港資企業轉型發展

作為一衣帶水的近鄰,東莞與香港淵源深厚。1978年,香港人在東莞創辦內地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開啟“前店後廠”的合作。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港資企業和旅港鄉親回鄉投資創業,為東莞發展工業帶來了新的產業、技術和管理經驗,為東莞的工業化、城市化作出重要而獨特的貢獻。

截至目前,港資仍然是東莞第一大外商投資。根據東莞市商務局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東莞全市有港資企業8075家,占全市外企總數的58.3%,累計實際港資478.9億美元,占全市實際利用外資的57.2%。

近年來,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縱深推進下,莞港經貿合作持續增長。2023年1-10月,東莞新簽香港投資企業644家,較2022年同期增加171家,占全市新增外商投資企業的58.8%。同期,東莞與香港地區貿易總額1363.4億元,同比增長3.9%,占全市進出口12.9%。

過去一年,東莞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香港企業家在莞幹事創業。2023年年底,東莞舉辦首屆莞港外貿名品嘉年華,支持在莞港企拓展內銷市場。並舉行第22次在莞港資企業升級轉型聯席會議暨市外商聯絡小組協調會(港資企業專場),莞港政企屆相聚雲端,圍繞“搶抓RCEP政策機遇,加快港企轉型升級”主題,共商莞港合作事宜。

東莞市委書記肖亞非表示,東莞將一如既往地做好對企服務,營造灣區一流營商環境,發揚東莞人當年為港商提供“一條龍服務”的傳統,為港商港企在東莞發展壯大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支撐,為香港同胞在東莞生活工作提供全方位貼心服務。

在高峰論壇現場,東莞市商務局副局長黃朝東介紹,近年來,東莞積極鼓勵港資等外資企業開拓內銷市場。2023年,東莞一共撥付820萬元獎勵資金,支持外資企業內銷做強做大。2024年,東莞將以內外貿一體化為政策方向,塑造莞港合作新優勢。“我們將加緊製定內外貿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方面的新資助政策,力爭一季度出台。”

莞港合作邁入加速融合新階段 

去年以來,隨著大灣區建設縱深推進,莞港合作不斷走向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2023年1月8日香港內地恢復通關,東莞政企代表團第一時間考察香港;2月,東莞在香港舉辦200人的產業投資交流會;4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率團訪問東莞;6月,香港工商界東莞經貿團走進濱海灣……

去年4月李家超率團訪問東莞時便表示,東莞重視創新科技和高端製造業的發展,這正是香港特區政府目前著力推動的發展方向,即要著力打造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所以我們和東莞的發展目標一致,合作空間很大。”

當前的東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註重對接香港、學習香港、服務香港,不斷拓展與香港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梳理兩地的合作模式不難發現,在大灣區建設背景下,兩地合作越來越多樣化,向科技服務、金融服務、服務外包、商貿會展等領域不斷延伸,“前店後廠”模式逐漸“裂變”為“香港研發+東莞轉化”“香港服務+東莞製造”等全新模式。

為促進香港與東莞的全方位合作,本次大會現場,香港工業總會與東莞市商務局、香港工業總會與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香港工業總會與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領軍人才創新驅動中心、東莞國家卓越工程師創新研究院、東莞理工學院、廣東科技學院、東莞市職業技術學院,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與鬆山湖高新科技開發區管委會分別簽署重要協議,未來將在產業轉型、科技創新、人才培育等方面加深合作。

在大灣區協同創新策略之下,莞港開展了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創新平台共建、協同推進成果轉化和產業應用等雙邊、多邊合作,雙方的“並聯”研發也使得莞港合作“裂變”出更多驚喜。

距離中國散裂中子源數公裡外的鬆山湖材料實驗室,科研團隊正在探索打通從科研到產業化的“最後一公里”。近年來,材料實驗室粵港澳交叉科學中心加快建設,已聯合香港理工大學培養20名博士研究生;內地首個“香港未來科技英才成長計劃”協同培養基地今年落戶鬆山湖材料實驗室,連續3年對香港本地高校大學生開展科研實踐活動。

而當前,香港正不斷鞏固其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全力發展創新科技等新興產業,從《河套規劃》到《前海總規》,國家正推動香港的金融、法律、科技等現代服務業與大灣區內地城市融合發展。對包括深圳、東莞等大灣區城市提供香港的高增值專業服務,這也將成為莞港兩地未來功能協同、優勢互補合作的新空間。

以“東莞-香港空港中心”項目為例來看。這個創新項目作為全球首個直達機場空側的“海空貨物聯運”設施,對於鞏固大灣區四通八達的高增值物流樞紐具有極高意義。前不久李家超在香港發表《施政報告》時指出,“海空貨物聯運”這項先導計劃效果理想,香港將推動建設空港中心的永久設施。

“預計物流園未來每年可處理100萬公噸的貨量。”李家超在本次活動的致辭中表示,據機管局評估,當物流園的永久設施和“海空貨物聯運”模式全面運作後,貨運營運成本可較傳統陸路節省約一半費用,貨物處理時間更可節省三分之一。這個空運物流項目充分展現香港和東莞合作共贏的活力和潛力。

展望未來,在大灣區建設持續縱深推進的背景下,兩地合作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東莞將以此次活動舉辦為契機,繼續發揮兩地優勢,圍繞經貿合作、科技創新、人文交流等方面,推動合作再升溫、成果再深化,共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鄭康喜 編輯:於長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