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觀察|保障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這位在粵全國人大代表的建議收到農業農村部答覆

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林鵬   實習生 辛瑞 吳澤鑫 廣州報導

近日,相關部委回覆在粵全國人大代表圍繞鄉村振興方面建議,來自廣東的全國人大代表黃秀芬在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的“關於支持創建粵湘贛12221市場平台,於粵北物流高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議”已收到農業農村部的答覆,支持廣東省開展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鼓勵建立“菜籃子”產品聯保聯供機制。

自2018年以湛江徐聞菠蘿為最早試驗田,啟動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建設。5年多來,廣東將生產與市場兩手抓,探索出“地方能突破、全省能推廣、全國能借鑒”的成功模式,根據市場需求優化生產佈局,實現生產和市場的動態平衡,重構了廣東農業產業價值鏈,實現了廣東產量到廣東質量、廣東產品到廣東品牌的轉變。

然而受山區發展環境限制、農產品品牌價值低、國內主銷區市場相對飽和等多重因素影響,粵北及鄰近湖南、江西等地區農產品生產與銷售形勢依舊嚴峻。

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黃秀芬曾建議廣東將“12221”市場體系推向全國,率先聯合湖南與江西創建粵湘贛“12221”市場平台,充分發揮粵北物流高地作用,進一步保障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

粵北地區地處粵贛湘交界,擁有“八高三鐵兩航”為主骨架的現代綜合立體交通網,向南直抵灣區“一小時經濟圈”,向北融通內地大市場,在此物流高地上打造農業全產業鏈具有獨特地緣優勢。黃秀芬認為,已經形成成熟發展規律的“12221”市場體系,有助於粵湘贛農業產業協同發展,並圍繞粵湘贛農業產業鏈、冷鏈物流、市場銷售、新質生產力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

農業農村部答覆稱,自2021年以來,該部支持廣州市製定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質量安全指標體系團體標準10項,初步實現“一個標準”供應市場,粵港澳三地互聯互通互認。創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管理平台,現已累計溯源登記農產品5000多個,溯源產品流通量超160萬噸。

目前,全國共139個地市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合作共建城市。2021年以來,持續支持廣東省建設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中央財政投入資金2.4億元,建設設施1560個,新增庫容17.24 萬噸。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支持廣東省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鼓勵建立“菜籃子”產品聯保聯供機制。推動利用銜接資金支持廣東省開展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支持建設一批具有初加工、集散分銷、冷鏈配送等綜合服務能力的產地冷鏈集配中心,為全面提升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供給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黃秀芬還在提案中建議,粵湘贛應聯合抓住預製菜產業發展機遇,建設粵湘贛(韶關)預製菜產業園區,實現從賣低附加值初級農產品轉變為賣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預製菜產品;探索推廣農業AI,支持韶關成為農業AI先行市,使得農民有隨身技術指導,採購商有供應商資源,從而推動生產要素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據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瞭解,在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方面,農業農村部穩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全面推廣運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現已與31個省級追溯平台和中國農墾追溯平台完成對接,累計入駐生產經營主體53.3萬多家。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大力實施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支持建設一批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快發展綠色、有機、地理標誌和名特優新農產品,不斷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

(作者:林鵬 編輯:喻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