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塊錢一頓的“剩菜”盲盒,俘獲打工人的心

最近一種新的食物銷售形式火了起來,網友們在網上熱火朝天地討論今天的“剩菜”盲盒里開出了什麼?

全文2115字,閱讀約需4分鍾 

撰文 楊一凡 校對 盧倩

今天吃什麼始終是橫在所有都市打工人面前的頭等難題。

如果有一種方式能幫你做出決策並且還能慳錢,你會願意嚐試嗎?

最近一種新的食物銷售形式火了起來,網友們在網上熱火朝天地討論今天的“剩菜”盲盒里開出了什麼?

▲圖/小紅書 社交平台上的“剩菜盲盒”評測▲圖/小紅書 社交平台上的“剩菜盲盒”評測

雖然名字裡帶“剩菜”兩個字,但賣的並不是真的殘羹剩飯,而是麵包店、壽司店當日銷售不掉當天製作的食物。

這些食物被打包成盲盒,以遠低於售價的“特惠價格”在平台上銷售。

11.9元解決一頓飯、13.8開出明天早餐,剩飯盲盒似乎為都市打工族們的吃飯問題提供了新的答案。

━━━━━

“剩菜”做成的盲盒,真香!

社交媒體上大家開出的東西五花八門。

購買過兩次“剩菜”盲盒的南京女孩咩哈哈告訴我們:“我是在抖音里刷到了相關的食品,然後發現了南京就有剩菜盲盒賣,第一次花了15.9元買了四樣麵包,最後還送了我店裡的新口味泡芙回去品嚐,盲盒的樂趣在於你也不知道會買到什麼,拿回去當第二天早飯很合適。”

▲圖/受訪者提供▲圖/受訪者提供

“我沒忍住又買了第二次,那天到店比較早店員告訴我可以選,標價一共43元,盲盒15.9元就拿回家了,物超所值。”

住在上海的“打工人”劉逗逗也是剩菜盲盒的擁護者,昨天,她用17元給自己買了兩個兒童節蛋糕。

▲圖/受訪者提供▲圖/受訪者提供

通過幾個主流的“剩菜盲盒”銷售平台小程序,我們發現盲盒食品種類主要是麵包、壽司、桃酥、咖啡奶茶一類便於攜帶並且保質期比較短的食物。

店家沒法預測當天會剩下什麼,所以賣的東西完全隨機,而顧客可以根據地理位置蒐羅到附近的臨期減價便宜食物,價格大都在商品原價的三分之一左右。

就這樣,一種既能體驗拆盲盒驚喜感,又能慳錢的形式,在年輕人中悄悄流行開來。

━━━━━

剩菜盲盒是一門怎樣的生意?

相比傳統的商家買贈活動,剩菜盲盒帶來的不只是驚喜感和實惠,在銷售平台的介紹彙總我們看到,這種形式也被看作是一種綠色環保的新嚐試。

▲圖/IC PHOTO▲圖/IC PHOTO

剩菜盲盒的玩法最早源於丹麥,第一家推出這種服務的公司名叫“too good to go ”(意為丟了的好東西)。

他們發現餐廳里很多當天沒有賣完但還能吃的食物會被直接丟進垃圾桶,而全球有三分之一的食物在供應鏈中丟失或被浪費,於是他們聯繫當地餐廳老闆推出了食物盲盒,並以原價的三分之一賣給大家。

糧食生產本身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種植、收穫、運輸、加工、包裝、儲存每一個環節都會釋放導致地球變暖的氣體,當食物被浪費的同時,所有的排放也會被浪費掉。

於是他們向商家抽取一定佣金,做起了“剩菜”盲盒的生意。

解決了餐廳的浪費又讓利了消費者,這門看起來雙贏的生意在海外社交媒體上討論度一直很高。

而最近國內出現的“剩菜”盲盒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參考了too good to go模式。

▲圖/國內“剩菜”盲盒銷售平台小程序▲圖/國內“剩菜”盲盒銷售平台小程序

━━━━━

“剩菜”盲盒與可持續消費

隨著低碳環保、可持續消費等概念的普及,“剩菜”盲盒正在成為一種人人都可以輕鬆參與的活動。

劉逗逗向我們補充:“盲盒都要在店舖打烊前一小時自取,距離我大約兩三公里,下班後騎車去附近逛逛順便取第二天的早餐,本身也算是一種綠色出行。”

“‘剩菜’盲盒帶給我一種驚喜感,明天吃什麼的煩惱,變成了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雖說“剩菜”盲盒優點很多,但隨著銷售平台越來越多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問題。

比如如何保證盲盒食物的食品安全?如何規範店家服務?

“剩菜”盲盒購買者西西告訴我們:“盲盒的質量好像全憑運氣,我身邊有朋友買保質期三天的麵包但店員第三天才讓你去拿,拿到手就快過期了,獨居的年輕人吃不完反而會造成二次浪費。”

“還有一些平台銷售的盲盒份量不夠,不能達到宣傳中的價格,打電話投訴了回應也不及時,我覺得剩菜盲盒也是花錢買的,應該享受和正價食品同等的保障。”

也有人擔心這種剛剛興起的形式,會隨著市場的普及走向野蠻生長。

咩哈哈說:“我去的麵包店店員比較負責,會叮囑我這個要冷藏,那個是今天現做的,目前進駐的商家都是品牌商戶,我擔心以後店舖多了,就真的變成了一種固定的剩菜內容,從而失去盲盒帶來的驚喜感。”

其實最近“剩菜”盲盒的出現和流行有兩個先行條件,首先是大家接受購買臨期商品,其次是大家願意放下有色眼鏡,推崇綠色可循環的生活方式。

我們線下走訪了幾家甜品店,發現店員對於“剩菜”盲盒已經司空見慣,因為盲盒通常用紙袋包裝,一些營業員把這種行為叫取袋,店員笑著告訴我們:“每天到這個點,店裡來的年輕人都是取袋的。

幾年前臨期食品剛出現時也伴有爭議,但隨著越來越多人接受,我們在街頭巷尾看到各種臨期食品店。

今天“剩菜”盲盒的出現同樣如此,年輕人接受“剩菜”盲盒本身就是一種消費觀念的轉變。

只要符合食品安全的食物就不該被輕易浪費,別忘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製作出來就被叫作是“剩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