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主題教育為新起點 助推科企高企雙倍增

維邁通科技參加摩博會 維邁通科技參加摩博會
在重科智穀,有眾多重慶聖享科技有限公司這樣的高科技企業 在重科智穀,有眾多重慶聖享科技有限公司這樣的高科技企業

兩江新區楊柳路3號,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就坐落在這裏。楊柳生處,生機蓬勃,恰如這一片科技園區,充滿活力。自今年四月份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以來,一種緊迫感、責任感鞭策著這裏的每一個人。7月10日,全市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大會召開後,會議精神傳來,大家倍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積極助推全市科企高企“雙倍增”、迭代升級國家級孵化基地孵化能力、幫助政府精準篩選識別培育對象、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助力企業脫困成長、加快培育科技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每一項任務都任重道遠。

9月13日下午,市科技研究院召開主題教育總結大會。新時代新徵程新重慶,迫切需要科技創新做好動力引擎、當好開路先鋒,院黨委書記雷虹強調:“我們要以主題教育為新的起點,持之以恒深學細悟、真信篤行,把科技創新的使命職責扛在肩上,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改革

科技成果轉化創新模式

“研究中心+公司”激活企業

重慶遠感科技有限公司近來業務繁忙,公司年銷售收入從2018年成立之初的200萬元,到2022年的2000多萬元,保持每年50%以上的增長。這是一家從事飲用水水質在線監測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30多項國家專利。該公司有個特殊的標籤——市科技研究院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孵化的企業。

為解決公益類科研院所在編製有限、市場化不足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市科技研究院積極探索“研究中心+公司”的運行模式,該公司就是這項改革探索的產物。公司主創者是來自市科技研究院的信息與自動化技術研究中心的研發團隊,該院以三項科研成果經過第三方技術評估作價30萬元,研發團隊出資70萬元,共同註冊成立重慶遠感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研究院又根據科技成果轉化激勵辦法,把知識產權作價入股的50%獎勵給了團隊,這樣研發團隊共持有公司85%的股權。8名科研人員參與公司的初創,兩名在編的科研骨幹通過離崗創業方式入主遠感公司,保證了研發團隊對遠感公司運營的決策權,避免了公司發展偏離方向。目前遠感公司已被評定為重慶市專精特新企業,團隊榮獲重慶英才創新創業示範團隊。

市科技研究院辦公室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研究中心+公司”運行模式運行以來,一是充分調動了科研人員積極性。事業編製的科研人員離崗創業可享受同等的職稱評定、職級晉陞和評優評獎機會;聘用製的員工可以選擇投資入股公司或者做普通職員;二是為科技創新提供了新的創新模式。中心事業核心研發團隊加快了對技術和產品的研發速度;公司更加關注於成果轉化,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靈活性,形成競爭優勢,通過市場收入反哺中心研發。通過雙向優勢互補推動了科研院所高質量發展。

重慶遠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唐雲建告訴記者,“作為創新模式下第一批離崗創業的員工,我覺得這種機制對員工的激勵是很大的。現在我們既是研發者,又是直接面向市場的投資者,能更敏銳地發掘產業和市場的技術需求,對於科技成果的轉化非常有意義。”

重慶市今年提出了要著力打造“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全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提出要進一步創新科創平台運營體制機制,引育頂尖人才,加快科技成果商業化產業化,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對此,市科技研究院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推進深化改革。

孵化

激發本土創新潛能

為企業提供良好發展空間

9月中旬,第21屆中國國際摩托車博覽會在重慶舉辦,位於重科智穀金星園區的維邁通(重慶)科技有限公司熱鬧非凡,全國各地的眾多摩友趁著參加摩博會之機,到維邁通來打卡聚會,公司門前一百多平米的平台上,擠滿了前來交流和合影的摩友們。這個專注於摩托車通訊設備的企業,在國內已經做到了同類市場第一。公司總經理遊敏傑告訴記者,公司主營業務是大數據業務,瞭解到重科智穀的招商引資政策後,他們感覺金星園區的營商環境和大數據、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方向與公司經營戰略很契合,所以決定入駐金星園區。

遊敏傑透露,公司搬到金星園區後,辦公面積擴大了三倍,“雖然我們總部是在深圳,但研發中心、大數據雲業務設在重慶。現在這邊有更好的政策和服務,有利於我們重點發展大數據雲這塊業務。”遊敏傑說,公司不僅擁有了更寬敞的辦公場地,還可以參加園區組織的大數據、互聯網、稅收等各個方面培訓,園區的工作人員也經常去他們那裡“串門”,提供“保姆式”孵化服務。遊敏傑口中的“政策和服務”,正是市科技研究院下屬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基地——重科智穀為入駐企業提供的全週期多層次孵化服務。

重科智穀負責人介紹說,重科智穀秉持“專業化、生態化、國際化、智能化”理念,切實增強各園區主陣地功能,為入駐企業提供全週期多層次的孵化服務,為科技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提供良好發展空間。目前,重科智穀(一期)依託其科技成果轉化專業服務能力,打造專業化的孵化載體。累計孵化360餘家優質科技型企業,入駐企業包含上市企業或其分(子)公司1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9家。重科智穀·金星園區(二期)圍繞數字經濟、信息技術、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領域建設公共服務中心和科技孵化基地,目前引入哈工大重慶研究院、維普資訊等優質市場主體28家。重科智穀·龍溪園區(三期)按照高端孵化器標準對老舊廠區進行升級改造,創建以重科智能製造為主題的科技創新綜合體。目前已吸引30餘家科技及文創類企業進駐園區。

除了做好孵化基地建設,市科技研究院還利用“重科智雲”孵化雲平台為具備科技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成長條件的企業“畫像”,對企業進行分類評價。有了這個評價畫像,就可以提升企業服務的精準度和有效性,推動政策、人才、資金等各類創新資源向企業聚集,提高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質量和成功率,目前已惠及20餘個區縣近800家企業。

紓困

聚焦難點創新服務

幫助初創公司渡過難關

7月底,重慶數維空間建築科技有限公司迎來一群特殊的客人,國家科技部高新司、科技中心來重科智穀調研,智穀方面推薦數維空間作為代表企業接受調研。在調研過程中,總經理陳柯良提出,能不能針對建築信息化和數字建造領域,由科技部牽頭策劃一個相應的課題。該建議得到了科技部高新司的積極回應,正在策劃頂層設計。

作為重科智穀園區孵化的高科技公司,數維空間在發展中遇到的很多困難都得到重科智穀的幫助。“他們在商業運營方面、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方面都提供了指導,還幫忙聯繫銀行融資。也幫我們創造一些對外交流的機會,讓我們結識到新的朋友、發現新的商機。疫情發生以後,幫助我們渡過疫情困難時期,並且真金白銀地給我們減免了六個月共約25萬元的租金。”陳柯良對此表示感謝。

重科智穀負責人告訴記者,園區里很多科技型中小企業多為初創公司,抗風險能力較低。面對疫情期間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不暢的衝擊,運營工作很難開展。唯有把服務工作及時、精準做到位,才能從根本上為企業紓困。事實上,在疫情結束以後,園區方面利用主題教育的契機,深度服務園區企業,聚焦難點創新服務,積極幫助企業走出困境,順利成長。他們精心策劃業務對接活動、開展投資機構進園區服務、搭建銀企對接平台、組織金融賦能企業活動、開展線上招聘會等,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助力企業與人才市場精準對接。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落實房租減免,預計今年再減免1000萬元,疫情三年,重科智穀已累計為企業減免租金2000多萬元。

“近來,相關技術專家積極為我們挖掘技術應用場景、診斷項目後期問題,這不僅加快了我們的開發進度,縮短了項目產品化的時間,還幫助我們完善知識產權佈局。”重慶遠感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唐雲建表示,得益於專業優質的創新服務,目前公司已擁有多個發明專利,發展勢頭越來越好。重慶晨報記者 廖平 重科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