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托兒所,切實減輕上班族帶娃負擔|新京報社論

▲北京金融街惠澤幼兒園(鼓樓園)托班老師帶孩子們參加體育活動。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北京金融街惠澤幼兒園(鼓樓園)托班老師帶孩子們參加體育活動。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據媒體報導,北京市正在試點街道辦托新模式,首家街道“托兒所”近日在位於豐台區六里橋街道的北京市社區兒童中心開班。全天、半天托育,臨時託管,週末親子活動……便捷的服務走到了社區居民家門口,切實解決了家長們的托育難題。

北京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六里橋街道的“托兒所”是全市街道辦托“第一家”,至2025年,普惠托育服務將實現中心城區、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平原新城街道(鄉鎮)全覆蓋,“實現每街道至少有一家普惠托育機構。”

說起來,之前就有不少地方探索過街道“帶娃”模式,其共同特點是:街道免費或低租金提供場地給社會教培機構,由其開展普惠性托育服務,解決部分幼兒及小學生的假期託管難題。但這更多的是“打補丁”:解決的是假期的幼兒托育需求,探索也普遍處在“點狀零星分佈”的狀態。

相形之下,北京正在試點的新模式,明顯帶有強烈的制度化安排色彩:其服務時間並非只限於寒暑假,其他時間也可以托;到2025年“實現每街道至少有一家普惠托育機構”,意味著該模式將實現街道全覆蓋。這對很多嬰幼兒父母來說,無疑是個利好消息——“沒人帶娃”的難題,終於有了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

要知道,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已成重大的剛性民生問題。在當下,“工作帶娃難兼顧”已是很多年輕父母的最大痛點。而伴生帶娃難題而至的“母職懲罰”等現象,也已切實影響了許多適育夫妻的生育意願。

2022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全國出生人口956萬人,其中二孩占比為38.9%,三孩及以上占比為15.0%。面對出生人口數量逐年下滑的嚴峻形勢,以填補普惠托幼服務缺口來減輕父母育兒負擔,更顯必要。

早在2017年12月,人口學者楊菊華曾用“有需無供,有教無保,有心無門”,概括當時我國的托育服務狀況。她結合數據指出,當時國內至少有1/3以上的女性對社會托育服務有需求,可實際上有約4%的孩子在托育機構,很多托育機構還只教不保、質量難保。

時過5年多,我國托育服務大有改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托育服務機構總數7.57萬家,提供的托位數362.4萬個,全國千人口托位數2.57個。

但普惠性托育服務的缺口依舊嚴重,社會化托育資源“既貴且少”局面仍待扭轉。今年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建議將發展普惠性托育服務逐步納入我國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支持公辦托育機構和用人單位提供托育服務、社區配套托育服務設施、托幼一體化建設,推動存量托育資源向普惠化轉變。

街道作為群眾服務的一級部門,處在基層末梢,讓托育服務直接下沉到街道,可謂是將普惠性托育服務“送到”家門口,讓孩子可以“就近托”,將極大地減輕父母的接送負擔。而提供全日托、半日托和臨時託管等多種選擇,也能在關鍵時刻應某些父母的急,正是用“近水”解近渴。

北京推動街道“托兒所”全域覆蓋,實質上是構建以政府為主導的多元化托育服務體系,以公共服務的補足,來分擔幼兒家庭的社會經濟負擔。

這的確需要很多措施配套,如加快嬰幼兒托育隊伍建設,秉持需求導向為街道提供針對性指引與服務,繼而在“可以托”的基礎上確保能不負所“托”。而結合現實看,能邁出步子且明確全面落地時間表,就是正麵價值。

無論如何,解決很多家庭“娃沒人帶”的痛點,需要公共服務更多地靠前發力、補齊短板。也只有依託公共資源,增強普惠性托育服務的可及性與覆蓋面,才能更好地紓解很多家庭的帶娃困境,托起“幼有所托”的願景。

編輯 / 徐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