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言:海南自貿港與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實現共贏

中新網廣州12月4日電 (記者 郭軍)12月4日,第十七屆世界海南鄉團聯誼大會分論壇——海南自貿港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多位專家在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就海南自貿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如何進一步推動資源整合、產業協同,實現「1+1>2」的共贏效應展開深入探討。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海南自貿港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實現「優勢互補、聯動發展」,打造中國與東盟全面戰略合作的重要樞紐。

他說,隨著RCEP的全面生效,東盟在區域經濟格局中的地位明顯提升。海南自貿港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關鍵是加強與東盟的經貿合作。海南自貿港需要以「兩個總部基地」建設為抓手,以做好自貿港政策制度與RCEP的疊加,集成為面向東盟的更加開放的政策體系,使海南自貿港在中國與東盟的市場聯通、產業融合、規則銜接、要素配置中發揮樞紐作用。粵港澳大灣區需要依託廣東產業基礎,以及港澳在金融、貿易、商務與航運等領域的國際影響力,促進相關產業鏈向東盟區域延伸。

遲福林建議,海南自貿港與粵港澳大灣區要在融合發展中形成與東盟自由貿易的合力。釋放海南自由貿易港地緣優勢與增值貨物免關稅政策等開放優勢,充分利用廣東9市產業優勢與港澳的國際化網絡,共同開展對東盟的經貿合作交流,逐步構建起與之相適應的生產分工體系和經貿合作秩序。海南要發揮其自由貿易開放政策優勢,在聯動發展中助力廣東企業擴大在東盟的佈局,從而拓展廣東對外投資貿易發展空間。

他還建議,兩地可推進農業、海洋資源等領域的產業聯動發展,探索形成「海南總部+珠三角基地」的聯動發展模式,合作開展面向東盟的投資佈局。此外,加快建設瓊州海峽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盡快打通瓊州海峽兩岸經濟聯通的堵點,實現廣東與海南間資源要素聯結、產業協同聯動、市場互聯互通的重要突破。

在廣東省政府參事、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原院長王珺看來,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後的比較優勢將會持續顯現,而海南自貿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帶來的聯動可形成規模效應。

王珺認為,海南自貿港僅靠內部資源難以加快產業發展,須吸引外力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互相聯動,可以加速產業集聚,擴大就業規模,促進產業分工合作,提升整個地區的國際競爭力,釋放1+1>2的效應。

如何促進兩地聯動發展?王珺建議,搭建產業鏈供應鏈平台、合作創新與技術應用平台、數字貿易與跨境電商交易平台、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網絡平台、政府間定期溝通交流平台等五類平台,以平台建設促進「港灣聯動」。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符正平認為,海南可以把大灣區作為優先考慮的國內腹地,為此兩地要敢於突破,推進制度創新。其中,數字經濟大有可為。

他闡述稱,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可以依託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科研資源優勢和高新技術產業基礎,聯合打造一批產業鏈條完善、輻射帶動力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