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水」流入農戶家 滋養萬畝田——甘肅加快推進農村水利惠民工程建設

在疏勒河昌馬灌區,經過治理後的疏勒河穿行田間。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於曉明

清晨打開家裡的水龍頭,水池內濺起清澈的浪花。「水量足、水質優、水源穩定,用起來放心多了。」提及現在的供水服務,家住定西市隴西縣馬河鎮楊營村的藺虎璧很是滿意,他說,自從引洮供水二期配套城鄉供水馬河調蓄水池一期工程建設完畢後,鄉親們用水更安全、更有保障了。

如今,定西市隴西縣容積30萬立方米的馬河調蓄水池像一顆藍寶石鑲嵌在隴中大地,湧動著勃勃生機,全力保障受益區群眾的供水安全。馬河調蓄水池的投入使用,是甘肅水利系統自我加壓,多幹快干,抓好為民實事農村水利惠民工程建設的「冰山一角」。

廟兒溝水庫大壩工程建設中。

2023年,甘肅省水利系統將為民實事水利工程建設作為穩經濟促增長的重要抓手,把農村水利惠民工程建設納入全省年度水利工作台賬,同部署、同督導、同推進。研究製定印發了《2023年為民實事農村水利惠民工程建設工作方案》,編製了《2023年農村水利惠民工程項目彙編》,分片區、分市州明確項目清單、主要建設內容和季度目標等,細化落實舉措,不斷出實招、下實功。在省政府為民實事基礎上,以農村供水、水庫及淤地壩建設等重點項目為依託,持續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

同時,省水利廳堅持項目驅動,加大工作調度,及時分析研判工作進展情況和存在問題,統籌抗旱防汛和水利建設,將為民實事中調蓄設施和灌區改造納入重點水利項目。建立起領導包抓、進度通報、研判會商、現場督導、督辦約談和協調服務六項保障落實機制和省市縣三級調度機制。成立由分管副廳長帶隊的四個分片包抓督導小組全過程調度,對項目前期、資金籌措、質量管控、建設進展、安全生產、竣工驗收等工作實行台賬化管理、全過程管控,促進項目落地實施,全年累計督導項目382個次。督促市縣水務部門建立清單管理、會商調度等工作機制,緊盯節點目標,倒排工作計劃,加快項目實施。

資金籌措方面,省水利廳在積極爭取中央投資的同時,不斷擴大金融資金、社會資金等非政府資金規模及融資模式,通過各類財政資金引領、統籌更多涉農資金、爭取大幅度提高專項債券利用、引入社會民間資金等,支持水利工程建設。運用水利工程獎補辦法,引導市縣爭取使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鼓勵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開展水利項目建設。

省水利廳組織召開全省水利「招商引資」項目推介會暨「政銀企」協商座談會,持續完善深化「政銀企」協商合作良好機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指導項目單位與相關銀行簽訂11個項目,授信額度43.6億元的貸款意向協議。組織開展全省盤活存量水利基礎設施存量資產調研、全省水利投融資公司平台專項調研,對年度水利工程項目融資需求進行摸底,總結工作經驗及融資成效,及時向水利部及省級有關部門反映融資需求。

工作人員利用通渭縣智慧水務農村供水信息化平台對縣區內農村供水設施開展常規巡查。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於曉明攝工作人員利用通渭縣智慧水務農村供水信息化平台對縣區內農村供水設施開展常規巡查。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於曉明攝

「現在方便多了。之前是天天跑、時時查,自從用上智慧水務平台,節省了時間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定西市通渭縣馬營鎮農村供水管理站站長張陸軍邊操作小程序邊說,利用智能手段可對調蓄水池和管線進行監管,遇到異常運行時,系統第一時間報警,通知片區管護人員進行查驗維修。據瞭解,該縣已在平襄鎮等18個鄉鎮搭建了智慧水務農村供水信息化平台。

「依託數字化遠程助力,讓水務服務從‘源頭’到‘水龍頭’沒有間隔。」通渭縣引洮管理局副局長田棟良說,以後區域用水出現突然變化,供水服務公司可及時發現,精準控制,高效處置,切實提高供水保證率。

引洮二期隴西馬河調蓄水池工程正在建設中。本組圖片除署名外均由省水利廳提供

修工程、鋪管道、建水池、保供水……甘肅從多地引來甘甜之水提升百姓幸福指數,讓廣大群眾從過去找水中解放出來,投身到發展增收致富產業中。

2023年甘肅省農村水利惠民工程建設已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共計實施項目158個,較年度目標任務125個項目多實施了33個項目,範圍擴大至全省13個市州、蘭州新區、68個縣區和省景電中心、省疏勒河中心、省引大中心3個省級單位,提升了為民實事覆蓋面。累計完成投資40.66億元,佔年度總投資27億元的150.17%;完工113個項目,佔應完工26個的43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