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人主導的極簡婚禮其實一點都不簡單

    裴諭新    裴諭新

    婚禮是一對新人步入人生新階段的重要儀式。隨著越來越多年青人參與到婚禮設計的各個環節,「三無婚禮」或極簡婚禮逐漸興起,受到不少年青人的追捧。怎樣理解年青人選擇極簡婚禮背後的需求?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中山大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副教授裴諭新,就相關話題進行了探討。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您在年青人的婚戀觀、婚禮習俗方面做過不少研究,有哪些研究發現?

    裴諭新:最近幾年我們在廣州一帶做了不少有關年青人婚戀觀、婚戀行為、婚禮花費、彩禮等方面的調研。我們發現,現在選擇結婚的年青人,大多是「愛情婚姻」,即彼此很瞭解,做好了攜手一生的準備,而且在確定戀愛關係到正式結婚的各個階段,都要有儀式感。比如從戀愛開始,會在生日、七夕節、紀念日等日子準備禮物。步入婚姻前,要有精心設計的求婚儀式,比如與親朋好友搞驚喜派對,求婚的地點要有紀念意義。到了決定領證的時候,會提前挑好日子,當天要精緻打扮,有些人還會跨區到更有特色的婚姻登記處登記,總之很看重儀式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年青人在婚禮安排上有哪些變化?

    裴諭新:我們在廣州地區做了一項調研,回收了1000多份問卷,並採訪了30多對新婚夫婦,發現大部分人的婚禮是比較正式的,要擺酒席,要有司儀、攝像師、攝影師和化妝師這「四大金剛」,完全裸婚比較少見。

    在婚禮的支出上,一般在幾萬元,少部分會達到10萬元,不論婚禮的開銷是多是少,大多數年青人是比較理性的,基本上不會超過家庭的預算。

    當然,我們在調研中也發現,有的年青人婚禮形式出現了新變化,比如有一對夫妻,他們是中學同學,有許多共同好友,所以他們的婚禮辦成了類似於茶話會、派對的形式,由雙方去策劃,邀請好友參與節目表演,花費不多,但效果很好,每個人都很滿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近幾年,極簡婚禮或「三無婚禮」在年青人中悄然興起,您覺得極簡婚禮為什麼會受到一部分年青人的追捧?

    裴諭新:首先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年青人的自主意識在增強。過去年青人結婚,婚禮主要靠婚慶公司安排,或者靠父母張羅,因此比較傳統,流程相對固定,對排場比較看重。現在不少年青人會主動參與到婚禮的佈置安排中,把個人的想法融入進去,主動構思,把婚禮變得獨一無二、具有鮮明個人特色,成為兩人感情的象徵。

    其次是「愛情婚姻」帶來的情感默契度。極簡婚禮看似「簡單」,實則非常考驗新人雙方的感情深度、溝通順暢度和三觀契合度。極簡婚禮的開銷、佈置、時間、流程、內容,乃至邀請的賓客都要靠雙方協商。這可能並不是一種簡單的「簡化」。從嘉賓人數、流程內容上看變少了,但投入的時間和情感更多了,成本是比較高的,要求雙方都願意在這件事情上投入,保持協商和溝通。雙方共同籌備出一個滿意的婚禮,會成為新家庭的重要生活基礎。我們把籌備婚禮稱為新夫妻的「第一項家庭工程」,家庭建設其實從婚禮就開始了。

    第三是年青人的消費觀念更加理性。對於處於家庭建設起步階段的年青人來說,婚禮支出是比較大的。近些年來,「極簡」「精明」的消費觀念在年青人中愈發凸顯,反映到各個方面。在調研中,我們遇到一對新人,他們在籌備婚禮時會提前做預算,控制花銷和成本,比如婚房裡的裝飾品是自己製作的,也會網購一些便宜的物品,把錢花在刀刃上。

    還有一點是年青人更注重婚禮的自在感,社交屬性更強了。在傳統的婚禮儀式上,新郎新娘是絕對的主角,來賓則大多在下面看著,吃完飯離開。在一些極簡婚禮上,新郎新娘邀請的嘉賓往往是同齡人,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到互動中來,成為這場婚禮的一部分,也能真心享受婚禮帶來的喜悅。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如何理解不同婚禮形式背後的代際差異?

    裴諭新:在婚禮的籌備上,有些父母只為孩子提供資金,對婚禮的流程和內容選擇放手,有些父母則會參與到婚禮的安排中來,比如備多少桌酒席、邀請哪些客人、安排誰來接待等,婚禮也是維繫社會關係、親族交往的重要方式,對於仍處於傳統社會環境中的父母來說,傳統婚禮是重要的,意味著他們完成了養育子女的責任。但這種婚禮形式往往是年青人不太喜歡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我國社會,婚禮往往被賦予濃厚的文化和社會意義,這些意義隨著現代化的進程,有哪些變與不變?

    裴諭新:在過去,婚禮不只是一對新人之間的事,通常帶有很濃厚的人情色彩,意味著人情交往、關係維繫,甚至是資源交換,而且婚禮的排場某種程度也體現著社會地位,所以大操大辦的婚禮會顯得「有面子」。

    隨著越來越多城市小家庭的出現,父輩的社會資本能給年青人提供的支持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專業資本或知識資本在提升個人階層中的作用更突出了,關係社會的色彩和作用逐漸減弱。投射到婚禮上,體現為年青人的自主性更強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您覺得極簡婚禮會成為未來的主流嗎?

    裴諭新:我認為這種極簡的婚禮形式會在某些年青人群體中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比如靠個人的專業技能足夠支撐自己在城市生活,看重個人的興趣愛好及情感需求,遠離鄉土社會等群體。我們之前採訪過一名IT行業的年青人,他的婚禮就不到10個人,很簡單;還有一名傳媒行業的年青人,出於行業特性,更傾向舉辦有創意的婚禮。但有些年青人還是會更傾向傳統婚禮,畢竟一些舊的規矩、舊的形式仍在延續,過度搞創新,可能會難以得到周圍人的認同。總之,婚禮形式越來越具有明顯的城鄉差異、職業差異、圈層差異等。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年青人婚戀是一直熱議的社會話題之一。從降低年青人婚戀成本的角度,您有哪些建議?

    裴諭新:我們的調研發現,無論是協商彩禮還是籌備婚禮,戀人雙方的感情基礎和溝通程度都起著很重要的緩衝和潤滑作用,如果雙方感情基礎好,願意充分溝通,能讓雙方父母尊重他們的安排,過程就比較順利,結果也往往令他們滿意。

    其實對於想要進入婚姻殿堂的年青人來說,總會想辦法解決結婚過程中的支出問題,降低成本。事實上,他們面臨的比較大的婚姻成本,一個是婚房,另一個是孩子的養育和教育,這應該是需要持續關注和解決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誌偉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3月19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