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開啟生態春耕,秸稈枯枝剩菜都能當「春泥」

剛剛修剪的蘋果樹,在果園里排成整整齊齊的「方陣」,光禿禿的果樹上枝幹虯結,每一棵樹下,都堆著一堆灰黑色的肥料,是土壤改良劑和雞糞混合而成的底肥,果園的主人許凱喜歡這些肥料,鬆軟、溫和,勁力悠長,不像純粹的雞糞那樣,用不好可能會燒根,也不像化肥,效用短暫,還可能影響蘋果口感和品質。

土壤改良劑是技術人員的說法,對許凱來說,其實就是剛剛剪下來的樹枝、去年留下的秸稈,還有各個村里的廚餘垃圾……這些原本難以處理的「廢棄物」,在經過粉碎、發酵等處理之後,變成了更容易被土壤和植物吸收的有機物,重新回到了田里,彷彿一個輪迴。

3月13日,北京昌平崔村鎮農業廢棄物處理站點,正在粉碎果樹枝條。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3月13日,北京昌平崔村鎮農業廢棄物處理站點,正在粉碎果樹枝條。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化作春泥,其實並不容易

許凱種了50畝蘋果,這片位於北京昌平崔村鎮大辛峰村的果園,背靠大山,面朝河流,頭頂上還有密密麻麻的高壓線經過。開春以後,陡然升高的氣溫,讓果園里的農活,一下子多了起來,而剪枝和施肥,是最迫切的兩件事情。

50畝蘋果樹,能剪下來多少枝條?許凱沒算過,只是知道,堆起來像小山一樣。而在整個昌平,2023年蘋果種植面積就達2萬餘畝,除此之外還有桃樹、櫻桃、柿子等各種果樹。

3月13日,崔村鎮大辛峰村,許凱正在為蘋果樹施肥,肥料是果樹紙條等農業廢棄物處理後,混合雞糞製成。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在過去,這些剪下來的果樹枝條,是農家最好的燃料,燃燒後的草木灰,也是天然的肥料。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清潔能源替代了傳統的燃料,而集約化的經營,也讓這些農業生產中的「尾料」越來越集中,越來越難處理,變成了真正的「廢棄物」。

在整個區域中,農業廢棄物,遠不止果樹枝條,還有蔬菜草莓的秧、農作物秸稈等,昌平區農業服務中心農機高高長邢廣青介紹,上世紀九十年代,當地的農業種植廢棄物,還主要是小麥和玉米秸稈,普遍採取焚燒、粉碎還田、青貯黃貯飼料等方法處理。本世紀以來,昌平區設施蔬菜、設施草莓以及平原造林面積快速增加,設施蔬菜尾菜、林果枝條等廢棄物不斷增加,如何處理這些廢棄物,成為了生態保護、鄉村發展的關鍵難題。

「其實,許多農業廢棄物本身也是資源,比如秸稈、枝條,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營養元素,如果能夠進行適當處理,重新還田,就可以成為改良土壤、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的資源。」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工程師朱本海說。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傳統農耕時代的道理,在今天依然適用,但關鍵是如何處理,「蔬菜最後留下的秧,也就是‘尾菜’,可能會成為病蟲害的繁衍和越冬的溫床。作物間疾病交叉傳播和感染,發臭腐爛後滋生蚊蠅,則可能產生更嚴重、更廣泛的環境問題。」

尾菜枝條,變成真的資源

2014年,昌平區開始引進枝條、藤蔓粉碎機等小型處理設備,布設於區域內蔬菜、草莓、果品種植區域。粉碎之後的枝條藤蔓更易處理,通過殺菌、發酵等工藝,變成土壤改良劑,還田後既可以改善土壤結構,也能增加土壤有機質。

2019年,昌平區開始建立鎮級農業廢棄物處理站,以鎮為單位,統一收集和處理農業廢棄物,目前已建成10個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站,許凱所在的崔村鎮也在其中。

2020年,一支來自中國農科院環發所的團隊和昌平區農業服務中心建立良好長期合作,先後為昌平區編製「十四五」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構建農業廢棄物資源台賬、總結凝練技術成果等工作提供有力技術支持。這是一支致力於種植廢棄物清潔轉化與高值利用的團隊,雙方的合作,為當地促進秸稈綜合利用、提升耕地質量,提供了眾多新的技術和方法。

2024年3月13日,記者在崔村鎮的站點看到,從各村收集來的枝條,堆積在站點的一側,一輛叉車將枝條送進粉碎機,經過兩次粉碎之後,淩亂的枝條變成了細碎的顆粒,隨後添加生物菌劑,進入一個長方形的防滲漏水泥池子中發酵,池子上方有自動拋翻的機器,可以定期進行拋翻,幫助粉碎後的枝條徹底發酵。

一整套完整的流程,工藝並不複雜,需要的時間也不多,真正困難的是觀念的普及和廢棄物的收集,僅一個鎮,每年產生的農業廢棄物,可能就達到上萬噸,如何才能讓這些廢棄物儘可能全部變成新的農業資源?

3月13日,北京昌平興壽鎮,正在處理農業廢棄物。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2020年,昌平興壽鎮站點建成,隨後不久,興壽鎮站點又升級為區域站,每年處理上萬噸農業廢棄物。興壽鎮站點負責人、興壽鎮城鄉建設服務中心主任王達介紹,最初,站點直接和農民對接,由農民將各種農業廢棄物送到站點,換取處理後的土壤改良劑,兩車農業廢棄物可以換一車改良劑,但小農戶過於分散,需要大量的人力去組織收集,很難實現農業廢棄物有效利用的目標,隨後,站點採取和合作社、大戶對接的方式,由合作社、大戶統一收集農業廢棄物,再運送到站點兌換處理後的土壤改良劑。「從建成到現在,興壽鎮站點處理的農業廢棄物超過3萬噸。」

農業循環,從地頭到地頭    

和崔村鎮的站點相比,興壽鎮的站點處理能力更強,處理方式也更多樣。

在興壽鎮的站點,有一部農業廢棄物台賬,可以預估和計算全鎮農業廢棄物的產生、處理等情況,這是昌平區農業廢棄物資源台賬的一部分。

中國農科院環發所團隊成員、高級工程師羅娟介紹,根據生產的變化,這本全區台賬每年都在不斷更新,2024年,還將結合昌平區2023年的複耕複墾、菜田面積增加等情況,繼續更新全區農作物秸稈、蔬菜尾菜及果樹剪枝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台賬。此外,他們還將完善農業廢棄物資源大數據平台,拓展開發相關功能模塊,建立昌平區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數字化模型,實現資源量及利用情況近年變化趨勢展示等。

3月13日,記者在興壽鎮站點看到,站點建設了專用廠房,廠房內有多套設備,其中一套是農業廢棄物生化處理製肥設備,同樣有兩道粉碎工序,但多了高溫殺菌和密閉式好氧發酵的步驟,可以讓粉碎後的秸稈、尾菜、果樹枝條等農業廢棄物,更徹底的發酵,變成粉塵狀的土壤改良劑。廠房裡還有有機肥製粒設備,可以將發酵處理後的農業廢棄物,製成顆粒狀的土壤改良劑,便於在家庭園藝中使用。

儘管有多個發酵設備,但廠房中幾乎沒有異味,王達介紹,好氧發酵是在密閉設備內進行了,基本上不會有異味散發,而土壤改良劑顆粒同樣不會產生異味,「農業廢棄物的循環利用,本身是生態發展的模式,處理環節也不會給環境造成負擔。」

廠房外的空地上,還有林果枝條粉碎處理的設備,剛剛從枝頭剪下來的枝條還是濕潤的,粉碎時幾乎不會產生粉塵,粉碎後的枝條,添加生物菌劑充分混合後,通過好氧發酵,製成土壤改良劑,供農民使用。

3月13日,興壽鎮,秸稈樹枝等農業廢棄物處理後,製成的土壤改良劑顆粒。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3月13日,興壽鎮,秸稈樹枝等農業廢棄物處理後,製成的土壤改良劑顆粒。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我們這個站點,基本上可以處理鎮域內的全部農業廢棄物、廚餘尾菜等。」王達說,「農業廢棄物不會出鎮,就地堆肥,循環利用,從地頭來的枝條、秸稈、尾菜,會再一次回到地裡。」

四季更替,資源不止一種

初春時節,農民們開始為果樹剪枝,分散在昌平各鎮的站點,迎來大量果樹枝條。隨著季節的變化,農業生產也在變化,每一個階段,各個站點處理的農業廢棄物也不同。果樹枝條之後,蔬菜尾菜將隨之大量產生,而到6月份,草莓秧將成為主要的處理對象。

昌平是北京最大的草莓生產區,也是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入選2023年全國「土特產」名錄,全區草莓種植溫室常年保持在5000棟,年產量達到600萬公斤。龐大的產量,也帶來了數量龐大的草莓秧,這也是各個站點每年工作的重點。

和許凱一樣,種草莓的合作社、大戶收集草莓秧之後,集中送到附近站點,以二比一的比例,兌換處理後的土壤改良劑、栽培基質等,農民不需要花錢,昌平區通過獎勵、補貼等方式,支撐各個處理站點的運行。

在興壽鎮,除了鎮級站點集中處理和堆肥的方式外,當地還探索了許多不同的方式,如林下分散堆肥、就地堆肥等方式,王達介紹,興壽鎮在全鎮建立了四個林下堆肥,利用16000多畝平原林地,將農業廢棄物在林下發酵處理。

這些在林下發酵處理的肥料,並不全部在原地利用,村民、種植戶可以根據需要,申請使用,獲批後即可自行起肥,用於複耕複墾地、果園種植、種菜等土地的改良增肥。

3月13日,北京昌平興壽鎮,農民拉來修剪下來的果樹紙條,換回處理後的土壤改良劑。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3月13日,北京昌平興壽鎮,農民拉來修剪下來的果樹紙條,換回處理後的土壤改良劑。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科技改變生活,更多的技術和設備,正在成為生態農業生產的支撐力量。朱本海介紹,借助傳統的農耕智慧和現代農業科技,農業資源循環利用的效率越來越高。記者還瞭解到,就在北京昌平,一場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的大會即將召開,同時,當地還將繼續加強與中國農科院環發所科學家們的緊密合作,探索大都市生態農業的發展之路。

這樣的探索,在更多的地方和領域正在展開,羅娟介紹,環發所和昌平區合作,一直在加大可操作性強的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新技術新成果應用力度,開展技術宣傳和科普教育,「技術的推廣,需要營造更好的社會氛圍,當越來越多人瞭解和運用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時,這些廢棄物,也將真正變成有用的資源。」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