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定居地 84.0%受訪青年表示住房是首要考慮因素

    在很多年青人眼中,成家要有自己的住房,能安身的地方才是家。居住友好是一座城市吸引年青人安居的重要因素。青年在住房問題上有哪些期待?

    上週,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512名35歲以下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8.4%的受訪青年感到住房壓力大,且受訪一線城市青年、受訪男性青年壓力相對更大。84.0%的受訪青年表示,住房是選擇定居城市的主要考慮因素。

    如果沒有老人幫忙,僅憑小兩口很難換新房

    29歲的鄭月嵐和丈夫是北京人,婚後一直住在公婆名下的一套小兩居內。前年兩人有了孩子,房子明顯不夠住,就在順義換了一套110平方米的三居室,「首付主要是兩邊老人出的,我倆負責裝修和每月8000元的月供」。因兩人平時上班忙,現在每月還得花5000元請一個阿姨幫忙帶孩子。「每月的硬性支出就花掉了我們收入的大半,還不算日常開支和孩子學習玩樂的支出,存不下錢。」她坦言,如果沒有老人幫忙,僅憑小兩口很難換新房。

    楊平研究生畢業於武漢大學,目前在武漢某人民檢察院任職。他與室友合租住在武昌火車站附近的校友創新中心,每月房租幾百元。他感到武漢房價相比大城市低很多,住房壓力不是很大。「按武漢的房價,買房比租房划算。像武昌南湖這種房價偏貴的地段,每平方米大概一萬多元,雖然父母在經濟上不能提供太多支持,但以我的薪金水平,再結合公積金政策,我還是有信心購置一處較為宜居的房產的。」

    35歲的周檸和丈夫在北京上班,他們在老家有一套住房,一直想在北京有一個自己的小家,但按以前北京的「認房認貸」政策,他們購房算二套,首付壓力大。2023年北京出台「認房不認貸」政策後,他們可以按首套房的標準購房,不僅首付壓力小、貸款利率低,中介費也更便宜,比當初預算少花了100萬元。「雖然還是要還不少房貸,但比預期少花了不少,壓力減輕了。」

    調查顯示,78.4%的受訪青年表示住房壓力大,其中三成受訪青年(30.7%)感到壓力非常大。

    交互分析發現,25-30歲受訪青年住房壓力最大(81.4%),其次是18-25歲(79.9%)。在不同居住情況上,租房的受訪青年壓力最大(83.4%),其次是與長輩同住的(81.6%)。生活在一線城市的受訪青年壓力最大(80.4%)。受訪男性(83.6%)在住房壓力的感受上,明顯高於受訪女性(74.3%)。

    「想到以後成家得面對住房問題,還是放棄了留在大城市的念頭」

    江蘇常州某公司法務袁楊畢業兩年了。他坦言,房價是影響他選擇定居城市的關鍵因素,也因此,在上海上學的他畢業後選擇了回家鄉發展。「雖然上海離我家鄉不遠,而且很繁華,發展機會多,但想到以後成家得面對住房問題,還是放棄了留在大城市的念頭。」袁楊說,女友是四川人,在居住上尤其注重舒適度,也支持他的這一選擇。

    楊平的情況和袁楊類似。楊平本科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他原本想留在北京,「但是房價實在太高,不管租房還是買房,壓力都不小」。大學期間去武漢遊學,讓楊平改變了未來想要定居的城市,「武漢住房壓力相對比較小,我也比較適應當地的氣候和飲食,後來我就決定報考武漢大學的研究生,如今如願留在了這座城市」。

    李瑩瑩在廣州一家外企就職,和男友租了一間公寓。李瑩瑩看好廣州的對外貿易,認為發展前景廣闊,但談及未來是否會在這裏定居,李瑩瑩坦言,「不敢確定能否留下」。「要等過幾年看看自己的經濟實力如何,不能一直租房住。」李瑩瑩感覺,年薪起碼再翻一倍,自己留在廣州的底氣才會更足。

    調查中,84.0%的受訪青年明確表示住房是自己選擇定居城市的主要考慮因素。

    交互分析顯示,在不同居住情況上,已有自住房的受訪青年比例最高,為87.7%,其次是與長輩同住的受訪青年(85.6%)。在不同生活城市上,一線城市受訪青年的比例(88.3%)最高。受訪男性青年的比例(85.6%)高於受訪女性青年(82.7%)。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秀池表示,市場經濟下,房價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除了供不應求導致的房價過高,房價還受地價、建築成本、資金成本、利潤、稅費、物價水平等其他因素影響。

    趙秀池指出,房價是城市價值和公共資源優質程度的反映。「一二線城市房價偏高,意味著這些城市有相對更高的城市價值和更優質的公共資源。但要注意的是,房價過高會造成一些人買不起房,不利於實現‘住有所居’,不能更好地實現居民美好的住房夢,這對留住人才也是不利的。」

    超七成受訪青年關注售房政策

    鄭月嵐介紹,換房除了靠老人幫襯,也借了公積金政策很大力。「我們是公積金貸和商業貸組合貸款,貸了150萬元,貸款力度比較大。」

    李瑩瑩目前最為關注的住房政策,一個是公積金政策,另一個是共有產權房政策。「雖然共有產權房的住房人不能擁有全部產權,但價格優勢大,還能正常貸款和落戶,可以減輕購房者的壓力。」但她也感慨,這類政策主要針對中低收入家庭,像她這種收入不是很低,但家裡沒法給予太多購房支持的青年難免有些「尷尬」,「希望在年青人購房上再多一些普惠性政策」。

    劉東在上海一家事業單位就職,他之前一直關注保障性租賃房的申請。「我們家符合申請條件,但要等名額。雖然價格算下來不比自己租房便宜多少,但勝在管理可靠。」他希望這類房源能在價格上進一步作出調整,並適當增加名額。

    哪些住房政策受青年關注?調查顯示,73.5%的受訪青年關注經濟適用房、限價商品房、共有產權房等售房政策,49.1%的受訪青年關注公積金政策,46.5%的受訪青年關注租房補貼政策,41.5%的受訪青年關注公租房、廉租房等實物配租類政策,僅3.3%的受訪青年表示都不關注。

    參與本次調查的受訪青年中,已有自住房的佔32.7%,與長輩同住的佔37.2%,租房的佔21.2%,住宿舍的佔8.2%,居無定所的佔0.7%。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佔29.4%,二線城市的佔42.3%,三四線城市的佔25.3%,其他的佔3.0%。男性佔44.2%,女性佔55.8%。18-25歲的佔25.0%,25-30歲的佔50.0%,30-35歲的佔25.0%。

    (潘澤強對本文亦有貢獻,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鄭月嵐、楊平、劉東、李瑩瑩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園春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3月28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