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社科學院:女性正成為縣域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在中國的鄉村,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返回家鄉創業,她們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出更多的力量。3月27日,「鄉村振興與縣域發展」專題交流會暨《「她」力量如何推動鄉村振興》研究報告發佈會在清華大學舉行。來自北京各高校的專家、教授就鄉村振興中如何更好發揮女性力量,讓她們留在鄉村、發展鄉村,成為「鄉村女白領」建言。

讓更多留守女性成為「鄉村女白領」

當前,中小城市留守女性比例正在增加。據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鄉村女性共2.45億人,佔全國鄉村人口的48%,其中本村戶籍的女性有2.21億人,佔鄉村女性人口的90%。此次清華大學社科學院發佈的《「她」力量如何推動鄉村振興?——以女性比較優勢為基礎的鄉村振興模式和路徑》指出,在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女性正成為縣域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表示,「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女性是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尤其是隨著鄉村人口外流,女性成為鄉村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和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

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受訪者供圖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受訪者供圖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縣域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曉斌認為,當前,鄉村吸引了主要三股女性力量,一是外出打工的年輕女性,這些女性往往憑著她們不錯的教育水平,能夠找到不錯的工作,但她們有更強的家鄉情結,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有活力有想法的她們率先返回家鄉創業,在當地從事一些「鄉村白領」的工作,這些人往往具有更強的念鄉顧家的情結。還有一些優秀的外來女性,已經在別的地方有了一定的創業積累和經驗,她們有更強的社會責任感,能夠更多地參與到欠發達縣域的建設當中。還有一些本地留守女性,由於需要照顧家庭無法全職工作,但她們通過製作當地一些傳統手工藝,在村里一些產業或是阿里巴巴鄉村特派員、鄉村帶頭人的帶動下,實現靈活就業,同時兼顧照顧家庭的需要。

專題交流會現場。受訪者供圖專題交流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在山西平順,通過系統培訓,鄉村留守女性、返鄉女性可以快速地掌握一門生存的技能,在當地落地了數字示範基地,解決了200多名當地年青人的就業,其中85%以上是女性。而在農村主播中,女性佔比超過60%,電商直播相關就業中鄉村婦女更是佔到70%,女性頂上了直播電商的「大半邊天」。

桑淑青就來自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她是一名鄉村特派員,在交流會上表示,村里40多位寶媽可以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工作,基地實現了她們在家門口就業的夢想。「我們不是普通的農村婦女,而是獨立的新時代農村女性,是可以兼顧家庭、工作的獨立女性。」

關注更多鄉村弱勢女性

女性在鄉村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吳慧芳表示,女性關愛生命、關愛家庭的思維特性,讓她們在多功能農業經營中具有顯而易見的優勢。比如,在農產品電商行業中,女性群體非常活躍。「我在全國各地調研的時候,看到過各種類型的女性合作社,專注刺繡、編織、養殖等女性更擅長的鄉村產業,女性在鄉村振興中的力量不可忽視。」吳慧芳談到,在未來的鄉村發展中,還要注意關注有健康風險的女性、就業能力低的女性、創業環境欠佳地區的女性。「我們真的走進一些村子的時候,會驚訝地發現,村里的中老年婦女群體她們的健康保健意識是非常低的,以至於她的病非常嚴重的時候她才知道要去醫院,其實對她的家庭和個人都造成了非常大的負擔。」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李婷也表示,女性的溝通共情等優勢在數字經濟和AI技術的催化下被放大。「女性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使得她們在農產品直播帶貨中能夠更有感染力去宣揚地方的特產,帶動區域化發展。」

「在鄉村,女性更願意去接受一些可以靈活安排時間的工作,她們付出了更多的情感勞動,承擔了更多的家庭責任,這些鄉村女性回家鄉就業,讓原來農村里的空巢老人不再空巢,原來的留守兒童不再留守。」在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學系副教授趙一璋看來,與現實空間相比,在虛擬數字空間中,女性受到的言語及非言語的侵犯和冒犯會更多。比如女性主播帶貨時把自己打扮成觀眾更喜歡看的樣子,她們還會遭受更多外來語言的冒犯,這對很多的年輕主播來講,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困擾。趙一璋表示,「未來想要讓更多的女性願意留在鄉村,持續發揮她們的優勢,就一定要有社會的支撐。家庭中大部分責任都由女性來承擔,她們同時還要兼顧就業,這就意味著但凡有一個部分出現問題就可能會很難持續下去。希望未來,可以依託更多的社會服務,比如完善的托育體系、養老體系等,幫更多的農村女性分擔重擔。同時,也要在人工智能等一些前沿技術方面,給予她們持續的學習培訓機會。」

新京報記者 曹晶瑞

編輯 唐崢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