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陷反壟斷漩渦,蘋果能否逃過此「劫」

圖/ic圖/ic

最近,蘋果煩惱不斷。

4月8日,蘋果公司起訴一名前員工引發熱議。據美國加州聖克拉拉縣高等法院最新公佈文件,蘋果公司日前指控這位名為Andrew Aude的前員工向媒體和其他科技公司泄露敏感信息,違反了公司保密協議和勞工法。

然而不久前,蘋果自身遭遇了歐美反壟斷的雙重夾擊。

3月下旬,美國司法部聯合16個州和地區總檢察長,對蘋果公司提起民事反壟斷訴訟,其中包括蘋果的老家——加利福尼亞州,指控其利用對蘋果產品硬件和軟件的控制壟斷手機市場。

此前半個多月,蘋果則剛被歐盟開出了18.4億歐元(約合20億美元)的天價罰單。

對於美國司法部等的指控,蘋果公司予以否認,其表示,「司法部的指控‘在事實和法律上都有誤’,若訴訟成功將會阻礙蘋果公司的技術創造能力,公司將就案件積極抗辯。」

美國司法部官員則表示,「蘋果的反競爭行為必須停止」,不排除利用拆分公司的措施解決。

受此消息影響,蘋果股票應聲大跌,其市值一度蒸發超1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000億元)。此後幾天,蘋果股價繼續震盪下跌,截至4月8日記者發稿時,蘋果公司股價為168.53美元,最新市值為2.6萬億美元。

近年來,蘋果公司封閉的生態系統加上其頗受爭議的佣金模式,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內反壟斷執法部門的關注重點。這次起訴,官方的立場比較堅決,哪怕最終指控沒有成立,蘋果也可能會對自身一些業務做出調整。如何平衡跨國龍頭企業自身的經濟訴求和當地多元的利益主張以及公共政策目標,也會是一個長期存在、反復出現的焦點議題。

排他性、反競爭策略

蘋果面臨拆分

截至2023年12月30日的2024財年第一季度,蘋果公司收入1195.75億美元,同比增長2.07%,淨利潤339.16億美元,同比增長13.06%。不過大中華區營收下滑至208.19億美元,同比減少13%。

作為全球最賺錢的上市公司之一,蘋果在整個美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超過65%。

「但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保持壟斷地位,不僅僅是因為它憑藉優勢領先於競爭對手,還因為它違反了聯邦反壟斷法。」美國司法部長梅瑞克·加蘭表示,蘋果採用了一種依賴於排他性、反競爭行為的策略,這傷害了消費者和開發者。

司法部指控蘋果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非法壟斷:阻止創新性的超級應用、壓制移動雲流媒體服務、降低跨平台消息質量、削弱非蘋果智能手錶的功能、限制第三方數字錢包。

首先,蘋果通過施加合約限制和費用,限制了開發者能夠為iPhone用戶提供的功能和性能。其次,蘋果有選擇性地限制開發者訪問API,降低了非蘋果應用程序的功能。

「過去15年里,蘋果對從App Store下載的任何應用以及應用內購買收取30%的佣金,形成一種‘稅收’。」

加蘭提到,蘋果公司還抑制了諸如雲流媒體應用(包括遊戲應用)以及超級應用等程序的出現。其反競爭行為還包括讓iPhone用戶更難與非蘋果產品的用戶發信息。其結果是,iPhone 用戶認為競爭對手的智能手機質量較低。在智能手錶和數字錢包方面,蘋果公司也涉嫌實行排外行為。

美國司法部助理部長簡迪指出,由於蘋果公司的原因,市場上降低智能手機價格的競爭減少。消費者為數字產品、服務和訂閱付出更多費用。

「我們識別出最嚴重的違法者,然後集中全部精力,投入一切必要資源,追究他們的責任。」美國司法部副部長麗莎·摩納哥指出,蘋果已從徹底改變智能手機市場變成了停滯不前,這種轉變扼殺了整個行業。「蘋果的反競爭行為必須停止。」

美國司法部官員還表示,並不排除利用拆分公司的措施解決這起反壟斷訴訟。

「美國司法部對蘋果公司提起反壟斷訴訟並不意外。」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葉丹妮對記者表示,近年來,蘋果公司封閉的生態系統加上其頗受爭議的佣金模式(又稱「蘋果稅」),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內反壟斷執法部門的關注重點。

此前,歐盟、南韓、荷蘭、俄羅斯等國反壟斷執法部門均針對蘋果封閉生態系統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作出處罰。德國、日本、英國、印度、意大利等亦針對其展開反壟斷調查,蘋果在包括中國、美國、英國在內的多個國家也面臨反壟斷訴訟。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沈括對記者稱,這次起訴,很大一個特點是美國司法部與各州總檢察長聯合訴訟,「反映了美國監管側對於日益擴張的蘋果產業生態可能扭曲市場的擔心。從其取證方向和事項細緻度看,官方的立場還是比較堅決和嚴格,或者說嚴厲的。」

「美國司法部起訴蘋果公司壟斷有一定依據,蘋果生態比較封閉,消費者買了蘋果公司的產品,往往沒辦法開放性地使用其他品牌的消費電子產品。」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評論稱。

蘋果官方否認指控

分析不否認就要交錢認罰

「司法部的指控‘在事實和法律上都有誤’,若訴訟成功將會阻礙蘋果公司的技術創造能力。並樹立‘危險的先例’,」蘋果公司表示,將就案件積極抗辯。

蘋果公司並不認同司法部的指控,稱上述說法具有誤導性。現有任何規則都是為了保護用戶隱私、安全和體驗。

例如,其表示從未阻止過「超級應用」的存在。Facebook、微信和Line等在iOS上的蓬勃發展就是明證。App Store也一直允許提供流媒體遊戲服務。該公司甚至對其指南進行修改以促進發展。

Omdia移動終端市場首席分析師李澤剛向貝殼財經記者分析稱,蘋果公司肯定會否認指控,「不否認就要交錢認罰,而且承認存在壟斷。其他國家司法部或監管機構可能就會採取同樣措施。」

吳沈括說,雙方形成了針鋒相對的觀點後,接下來就要看司法機關和法院在後續調查取證中會形成什麼樣的事實提煉。可能經過法院調查、證據補充、蘋果答辯以及可能的庭前和解。如果和解不成,就進入到訴訟環節並最終做出裁決。

「一種可能是司法部提出合規解決方案,蘋果接受從而雙方達成和解。或者在和解不成情況下進入裁決。如果事實成立,法院就會做出相應要求,包括罰款,這是最常見的方式。也包括可能性比較低的,比如拆分等舉措。」

葉丹妮對記者提到,根據法律程序,接下來蘋果將面對反壟斷訴訟,對判決不滿意還可進一步上訴,但如果最終仍敗訴,除了罰金外,蘋果一直賴以成功的商業模式將不得不作出重大改變。

「從以往相關案件來看,哪怕最終指控沒有成立,蘋果也會對自身一些業務做出相應調整,來顯示自己對於市場秩序和生態的尊重。」吳沈括說。

在梁振鵬看來,蘋果公司應該適當開放自己的生態,這樣才能夠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打破壟斷局面。

來自多個國家的訴訟

蘋果帶來更高的合規成本

蘋果除了面臨直接後果(處罰、整改、拆分),葉丹妮指出,本次指控和訴訟還可能引發更多的訴訟,以及全球範圍內的反壟斷執法。

正如上文所述,這並非蘋果首次遭遇反壟斷訴訟或調查,此前,蘋果在多個國家遭遇過類似指控或處罰。

簡迪還特別提到,大約25年前,司法部和各州總檢察長宣佈了一起針對另一家平台壟斷組織的案件。「Apple本身就是那起案件的重要受益者。」「今天,我們是‘為了下一代技術的創新而保護競爭。’」

而在司法部的起訴後沒幾天,又有幾起新的消費者訴訟指控這家iPhone製造商壟斷智能手機市場。iPhone用戶在加州和紐澤西州提起至少三起代表數百萬消費者的集體訴訟,聲稱蘋果公司通過反競爭行為抬高了其產品的成本。

「蘋果閉環的生態,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對開發者和消費者形成了選擇障礙。」李澤剛說。葉丹妮也表示,多個反壟斷訴訟意味著蘋果公司的壟斷爭議是普遍性問題。

吳沈括對記者提到,這也說明在技術研發中所形成的優勢很容易被擴大,甚至有被濫用的可能性。這是技術優勢帶來的一種天然衝動,也是一個廣泛現象。

「一系列的執法和司法,對蘋果的業務模式、盈利機制和市場策略特別是生態關係策略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吳沈括說。

李澤剛則表示,「蘋果要付出應付這些訴訟的成本,如果敗訴則會面臨高額罰款,商譽也可能因此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葉丹妮葉也表示,多個國家一系列的訴訟和監管,會給蘋果公司帶來更高的合規成本。「當然影響最大的還是其一直賴以成功的商業模式,對蘋果公司來說,封閉的生態系統被迫(部分)開放只是時間問題。」

「如何平衡跨國龍頭企業自身的經濟訴求和當地多元的利益主張以及公共政策目標,無論從監管層還是從企業本身而言,都是一個利益平衡和協調的過程,會是一個長期存在、反復出現的焦點議題。」吳沈括總結說。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孫文軒 編輯 陳莉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