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戟》原著作者呂錚:我的「真實」也是帶引號的「偽真實」

正在熱映的電影《三叉戟》改編自同名小說,原著小說作者呂錚是公安文學代表人物,人民文學獎、茅盾新人獎、金盾文學獎得主。呂錚1980年出生在北京,19歲從警,有16年一線經歷,干經偵,搞審訊,參加公安部境外緝捕行動,曾為公安部獵狐緝捕隊成員,從警經歷豐富。從24歲開始,呂錚利用業餘時間寫小說,出版有《三叉戟》《三叉戟之縱橫四海》《名提》等20部長篇小說。

《三叉戟》人物版海報。《三叉戟》人物版海報。

在小說《三叉戟》中,呂錚塑造了三個性格各異的「老警察」的傳奇組合。「大背頭」 做經偵每天接觸的是老闆,穿風衣,頭髮一絲不亂,見多識廣,跟人說話事情事情的;「大棍子」是刑警,寧折不彎,人狠話不多,是粗糲、外放、不修邊幅的;「大噴子」是預審,善於與人打交道,睿智、含沙射影,是把所有的力量藏在內心的人。三人臨近退休,在面臨「後浪推前浪」的時局和一起涉及300億元金額的詐騙案時,依然希望放手一搏。在呂錚看來,每個人都需要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而「三叉戟」正在完成這個尋找的過程。

《三叉戟》是呂錚創作的第十二部小說,寫完以後他的創作停了兩年半,上中戲等學院進修編劇和寫作,他就想找一種創作方法論,既有術又有道。如今再翻回頭看,呂錚坦言,自己當年創作的《三叉戟》里有一些人物寫得過於極致了,不僅三人都是很極致的性格,書中的花姐、小雪、小青、黃毛也是極端命運。那時呂錚對人生的看法,和現在不一樣。36歲的他眼中的世界就是極致的,現在他不那樣看了,很多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非成功即失敗,「人有各種階段,寫小說的好處,就是可以在各種年齡段留下自己的人生烙印。」

【初衷】

通過一起大案串聯起三位不同警種老警察

從2000年至今,呂錚已經做了24年警察,其中16年都在一線從事經濟犯罪偵查。呂錚認為自己做警察這個職業是「受英雄召喚」。他小時候看公安題材的影視劇《便衣警察》《無悔追蹤》,就特別想當警察,於是考了警察院校。

《三叉戟》並不是呂錚第一次寫老警察的故事。2011年,呂錚的《贖罪無門》寫的就是一個得了癌症的老警察用生命最後的6個月去破案的故事,這部小說被張國立改編為電視劇《愛的追蹤》。當年30歲寫60歲的主人公,呂錚寫得不算滿意,在他看來,當時自己只觸及生死,但死亡之上的信仰、人生哲學,還差很遠。此後,呂錚又創作了小說《名提》,也是寫老警察。再之後,才是《三叉戟》。

呂錚有一個習慣,這也和警察這個職業的素養有關係,警察都不願意辦重覆的案子,因為辦不同類型的案件都有新的挑戰。在呂錚看來,寫作也一樣,30歲的自己寫60歲老警察的心態,從寫熟悉的環境,到寫有距離的人物,真正從一個寫自己生活的警察變成了一個可以創作出他人世界的作家,這是呂錚把自己作為一名「作者」的訓練過程。

《三叉戟》講述了三位不同警種的警察聯合辦案的故事。

在呂錚創作「老警察」的過程中,遭遇到了不少「勸阻」。當時好多人勸呂錚,別寫老同誌,賣不出去,市場不好,沒有「流量」就沒有人「買單」。但是《贖罪無門》給了呂錚信心,小說還沒出版就讓張國立拿走了電視劇版權,隨後獲得了金盾文學獎。呂錚心想,不能按照市場所謂的「規則」走,還得從內心出發,怎麼寫著好,怎麼寫著讓自己覺得爽,讓內心得以綻放,這樣才最好。

因此,呂錚希望繼續「突破自我」,把單一警種擴大成「合集」。2014年,《三叉戟》中的人物開始慢慢在呂錚腦海中浮現。 一個經偵、一個刑偵、一個預審,把他們作為典型人物,通過一起大案串聯起來。當時又有朋友勸他,別把幾個人寫一塊兒,如果每個人物都單獨寫,能出三本書。但是呂錚有自己的堅持,用北京話說就是,「我的寫作有今兒沒明兒」。每年一部小說,他願意把自己所有的認知和最優質的採訪素材放進去,關注當下,而不會去想「留一手」給下一部作品。

【創作】

警察辦案與時代發展息息相關

在構思《三叉戟》的過程中,2016年初,呂錚看了電影《老炮兒》,看完以後很受啟發,電影里將「老炮」刻畫成一種社會規則的建立者,呂錚心想,這不是吹嗎?原來我們也送人去「炮局」,不就是流氓混混嘛,他們都是被我們繩之以法的人,規矩是我們警察定的。

當時構思中的「大背頭」還沒確定年齡,呂錚也還在猶豫,主人公設置為臨退休的老警察,這樣的作品會不會不好賣,是不是應該年輕化。看完《老炮兒》回去,呂錚就拿了塊大白板,列了三個人,「大背頭」「大棍子」「大噴子」,經偵、刑偵、預審,然後各種細節把板子寫滿了。三個人分屬不同的警種,他在心裡描摹著他們的形象。

《三叉戟》寫得極其順手,一個半月完成,呂錚每天利用下班後的晚上8點到淩晨2點進行創作,「甚至我都沒用年假的時間」,這三個人物之間的邏輯關係,迅速就填滿了。

「大背頭」源於呂錚曾聽說天津有一名神探,年輕時他的外號就叫「大背頭」。這名警察出去化裝偵查時,捯飭的就跟個港商似的,嫌疑人根本認不出來。呂錚問,這個人現在呢?「嘛背頭,頭髮都沒了。」天津人講話風趣,呂錚聽來卻有種說不出的滋味。呂錚說就是在那一瞬間,自己突然覺出了一種宿命感;小說中的刑警之所以叫「大棍子」,在於刑警是業內最能打的,他們出馬就是要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預審有句話,不管是經偵還是刑偵抓到人,都得交由預審來固定言詞證據,把這三個人放在一起,先天就有化學反應,「他們仨是和而不同,並不是一上來就同仇敵愾,共同出擊。但當他們面對窮凶極惡的罪犯時,就變成了一柄利刃上的三把尖刀。」

影片《三叉戟》主演薑武、黃誌忠、原著作者呂錚和主演郭濤(從左至右)合照。

確定下三個主人公之後,呂錚開始思索,要選取什麼案件?二十年前,殺人、搶劫、故意傷害等暴力犯罪案件頻發,刑事犯罪是重中之重;十年前,隨著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金融犯罪、非法集資、合約詐騙等經濟犯罪相對多一些;現如今,隨著科技發展和公安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電信詐騙、網絡犯罪等非接觸類犯罪頻發,「警察偵辦案件的類型和時代發展息息相關。」在自己長達16年經偵工作的基礎上,他選擇了由於非法集資的經濟犯罪案件催生的暴力犯罪。

呂錚希望寫一個時代的來臨,無論是警察還是反派,這些人在他們各自「江湖」中所面對的滄海桑田,從中可以看到社會和時代的變遷。故事中,「三叉戟」也曾讓人聞風喪膽,但隨著年歲漸長,警隊新人輩出,三人早已不複往日風采。同樣,惡勢力中老一代日漸微弱,新一代更加凶狠,不講規矩,他們也要奪取話語權。這背後有個人的得失,同時也代表著一代人的落寞。

【風格】

偵查要寫得專業可信,警察的日常要寫得生活化

呂錚雖然寫的是涉案小說,但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懸疑推理,在他看來,《三叉戟》是警察小說,它以警察為主視角,小說裡邊所有的偵查活動要寫得專業、可信,同時對於警察的日常要寫得生活化。

在市場上眾多公安、涉案圖書中,呂錚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比如給英模歌功頌德的作品,那是報告文學;還有以犯罪嫌疑人為主視角的,以及一些舶來品改編的作品,實際上警察在裡邊是打醬油的,警察起到的是追捕作用,展現的是犯罪過程,這些都不是呂錚的創作方向。

公安作家裡邊也有好多不同的門派,比如,秦明是專業法醫,有自己相關醫學領域的敘事;列美是刑警學院的老師,走的是心理犯罪。呂錚希望確立一個自己的門派,他20多年警察的職業要保證小說的專業性,不能讓人覺得拖遝,要精準地讓別人知道他寫的是涉案小說,而不是犯罪小說,也不是本格推理,希望讀者能跟人物共情,感受到以警察破案為主視角的故事有意思。

影片《三叉戟》中不乏一些生活化的細節描寫。

呂錚接觸過太多大大小小的案件,比起單純地去描寫案件多麼離奇,他更希望將創作中的重點放在人物身上。在一線工作了16年,也看到過很多檔案,如果需要案例,一部片子呂錚能寫出來50個,「案例對於我這樣的人是最不缺的。」呂錚坦言,自己的「嗨點」其實在人物和人物關繫上,對案件確實並不特別在意。在選取案例的過程中,為了人物的塑造,案件不能太「冒尖兒」,他也不會選那種血腥暴力的,特別搶人物光彩的。

呂錚說,自己寫作的「真實」是從生活中撈來的,真實在藝術化中變成了創作的真實。「我說句良心話,真實也是帶引號的偽真實,因為它已經被藝術化加工了。」呂錚坦言,真實中的生活不能照搬,而且從警察的辦案手段來說,他也不能把生活中的真實「複製」過來,牽扯到涉密,可能會暴露公安機關的偵查手段。

【人物】

一個人物再真實,他背後也是一個群像

在《三叉戟》電影拍攝過程中,只要週末有時間,呂錚就自己買火車票,從北京去青島探班。演員有時候會在片場等他,馬上有拍警察具體工作的戲份,大家都想讓他聊聊第一句話怎麼說。

呂錚說,「三叉戟」雖然沒有直接的原型,但可以說是所有帶過他的老同誌的高度融合。「人物的真實,要看怎麼說」,呂錚坦言,光靠自己的職業生涯是遠遠不夠的,他在創作中塑造的人物也是基於真實的「再創作」,需要去做大量採訪工作。呂錚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有這麼多的警察學校、警察學院、公安大學的同學,他們輻射到所有的警種,他靠廣泛地與警察同行進行聊天、採訪,獲得各地警察的真實故事與感受,所以他也能生動地寫出很多關於派出所民警、刑警、預審等不同職位的警察的故事。

如果想去「向上」採訪,這些領導會從大局意識給呂錚從宏觀上講公安到底是幹什麼的;從微觀上說,哪怕一個派出所的老民警,他在退休之前跟呂錚聊兩次,能講自己一輩子的事,不光講案子,他會講整個時代的警察、犯罪、執法者跟被執法人之間的關係。

影片《三叉戟》導演高群書(中)和呂錚(右)在影片拍攝現場。

在呂錚看來,一個人物再真實,他背後也是一個群像,是大量採訪獲得素材後經過一個發酵、「潤色」的過程,他才能變成一個立體形象。呂錚寫的人物,就是穿著警服的普通人。他會先把「偉光正,高大全」這六個字全打破,如果一上來人物就是「偉大」,那他就沒有了可塑的空間。在他看來,一個好警察,首先是一個善於和別人打交道的人,他們能妥當地為人處世,但遇到原則問題和大是大非時又會堅守底線。

以一個專業警察的角度,看其他的警察題材影視作品,呂錚也並不會產生「不真實感」,「影視作品畢竟不是紀錄片,如果非要看真實的警察,可以去看《守護解放西》(系列紀錄片),電影永遠不是真人秀。」所以,無論作者是不是警察出身,呂錚覺得這一點並不影響他們的創作,「但是我需要對得起我自己的創作,過得了自己這一關。」

新京報記者 劉瑋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