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司司長在法治教育領袖培訓計劃首階段課程結業禮致辭全文

以下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資深大律師今日(十二月二日)在法治教育領袖培訓計劃首階段課程結業禮的致辭全文:

陳兆愷法官(「法治教育督導委員會」成員暨課程和教材設計工作小組主席、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我知道今日大約有200位來自20個團體的朋友,完成了兩日的課程。我想做個總結,我有一個心願,希望建立一個「品牌」,法治教育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品牌」,但我希望我們這個是一個有特色的「品牌」可以令大家記住。

而我們這「品牌」有數個特色:第一是內容,我們的內容其實不是真的要說很多實體的法律,我們不會聚焦說很多《憲法》、《基本法》或國安法的內容,我想多說一點到底法治是甚麼、肩負着甚麼價值觀、香港法律制度是甚麼、法治觀念如何在制度之中彰顯,這是第一點。第二,我們亦會觸及法律以外的東西,例如今日早上說到的溝通技巧,透過甚麼活動方式令別人更容易接收我們的信息。第三,就是除了單向地傳授知識或分享之外,再加多些互動,例如問答環節、小組討論。第四,這是最大特色——我們的星級導師團隊,說來像補習學校,但這是重要的。

我記得上次我提過,我希望律政司在法治教育扮演的角色,是一艘領航船,大家可以千帆並舉。我上次應該遺漏沒說的,就是這個活動可以叫作海員訓練班,訓練大家做自己每艘船的舵手、領航員,確保自己的船,無論是甚麼船、無論大小,都會朝同一方向、同一目的邁進。

我上次也有提到,我希望法治教育有如金字塔形式層層遞進,今次轉一個方式說——是一個幾何形式的推進。中國人有一句說話:一傳十、十傳百,其實我有數算過的,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一萬傳十萬、十萬傳一百萬,如果去到一百萬,再傳十便變成一千萬。其實只要在過程中傳七次,一個人說的話,就有一千萬人聽到。所以大家不要低估自己能力,只給你們將在這個課程中一些你覺得自己認同的知識,向十個人傳達,而你的朋友又願意將這番說話向十個人說,這個過程只需七次,我們認為重要的事,便會有一千萬人知道,所以這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是可以做得到的,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會做得到。

我上次也說過,今次課程的目的,是為大家派定心丸、打強心針。不過,我們是有東西送的,第一,有如注射疫苗,打第一針後會再補針,所以我們會有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有如打booster,確保大家可以強身健體。第二,我們日常會給大家派發維他命丸,保持身體健康,所以我們會分享一些小錦囊、Power Point給大家使用。但是,一個人身體健康,最重要不是靠吃定心丸、打強心針,或者打booster、食維他命丸,最重要是自己做運動,強身健體。所以我很鼓勵你們要有一個好奇心,遇上一些法律問題或有關香港法律制度的事情,可以主動嘗試多作了解,有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我覺得這樣大家才會對這方面有更圓滿的認知。

我也很強調,我們談了這麼多法律、法治的事情,並非一個獨立成章的事情,大家還要同時了解很多其他事情,例如國家的歷史、香港的歷史、時事等,所以法律是要與其他學習融會貫通。

今日上午有人問了一個問題:為甚麼你們要參加這個培訓計劃?你們每個人可能有不同的理由,但我相信亦希望你們可以得到同一個結果,結果才重要。馬浚偉今日的分享,我是覺得很對的,他說要「相信」。「相信」有兩個重要條件,第一是要真心相信,不是為了做show、虛情假意地嘗試說服別人接受,那些是一些無良的推銷員,是另一回事。可能各位同學也有經驗,有些老師會令你印象深刻,離開學校仍然讓你記住。他們有甚麼特質呢?他們也許不是在相關範疇最出色的人,可能教數學但並非數學博士,教科學但不是科學家,卻能令你感受到他對自己所教的充滿熱誠、充滿感情,將沉悶的1+1也說得眉飛色舞,令你好奇1+1怎能這麼有趣。他啓發你的好奇心,擁有感染力,讓你自動自覺發掘有關的興趣。這是無法裝出來的,需要真心,所以首先是要真心相信。第二,相信是要理性的相信,相信不是迷信,相信要有一個理性的基礎,就是你所相信的需要有客觀事實、有理據支持。否則你相信的是一些虛浮的東西,亦不能長久,很容易「露底」。所以我覺得相信是要真心和有理性基礎。

所以為甚麼舉辦這個課程,就是希望大家真心和理性去相信四件事。第一,我希望大家真心地相信,法治不是一些虛無飄渺的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事情,雖然我們看不到、聽不到、觸不到,但在香港,我們有很多的制度和實在的事情,令這樣東西真實存在。第二,我希望大家相信法治對香港、對任何一個社會都很重要,沒有法治的話,我們很難有一個安定的生活,亦不可能追尋自己的夢想。第三,我很希望大家相信法治並不難學,是一些人人也應該懂得的常識。最後,我希望大家相信法治是不難教的,不需要是律師,也不需要接受過法律訓練,任何人都有能力和資格教授,包括在座的每一位。

我昨日接受了一個媒體的訪問,問到關於這個課程,他問我:司長,到底有甚麼KPI?到你離任那天,若計劃進展或效果沒有你想像的理想,你會不會不開心?我的答案是,第一,我沒有KPI;第二,我一定不會不開心,因為我真心相信我所做這件事情、我們推進的這個計劃,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我不知道何時會看到結果,我也不想去猜測成效有多大,但我堅信、深信、真心相信,亦是理性地相信這是有意思的事情,是值得去做的事情。

最後,其實我也有一個期望,別說得太瀟灑,其實我是有期望的。我期望甚麼呢,用我早前說過的紅綠燈例子——我希望到我年老的時候,我很肯定我還在香港生活,到那時我在街上看別人過馬路的時候,在紅綠燈前,願意在紅燈亮起時停下來不過馬路的人,不僅不會少於今日,而且會更多,這就是我真心的期望。最後,我真心多謝各位陪同我度過了兩個周六,亦幫助我完成了我的夢想,就是以這形式推展普及法治教育計劃的首階段工作。我最後一個希望,就是下一次我們的角色互換,是你們在台上告訴我法治是甚麼,而我在台下可以靜靜細聽。多謝大家。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資深大律師在該課程的結業禮致辭。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資深大律師在該課程的結業禮致辭。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