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指心房顫動患者若中風後再轉薄血藥 一年半內發病風險或增逾六倍

中大提醒若心房顫動患者曾中風,應不要隨便再轉薄血藥以免加劇復發風險。

【橙訊】中大醫學院一項有關心房顫動患者的調查發現,若患者在服用第二代抗凝血藥期間中風,之後若隨便更換其他抗凝血藥或會增加再中風風險,一年半內再次發病的機會可高達六倍。研究團隊提醒使用抗擬血藥只屬治標,最有效方法是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中大在2015年至2020年期間,研究約4.6萬名心房顫動患者的病歷,他們在公立醫院利用新型抗凝血藥進行治療,雖然服用抗凝血藥可以有效降低中風風險六至七成,但團隊發現,超過2300名患者在服用新型抗凝血藥期間仍然出現中風,而中風後有超過25%患者會更換抗凝血藥,當中超過一成,在一年左右再度中風。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助理教授葉耀明表示,研究結果顯示,原本已服用新型抗凝血藥但仍中風的病人,不應隨便更換抗凝血藥。他表示應了解每一名患者中風的機制和危險因素,即使因某些醫學情況需要服用其他藥物,也有機會「撞藥」。

他承認目前患者在服用抗凝血藥仍然中風後應否換藥,屬於全球醫生共同面對的棘手挑戰,但相信有關研究有助醫生在臨床治療上制定方案。同時抗凝血藥只可以減低中風機會,並不是將機會減至零,最有效方法是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心房顫動是心律不正的一種,會導致心臟有血塊凝固,一旦流向腦部、堵塞血管病人就會中風,資料顯示香港65歲或以上長者大約12萬人有心房顫動問題。

圖︰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