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為何此時訪華?

全文3317字,閱讀約需6分鍾 

新京報記者 謝蓮 編輯 白爽

據中國外交部官網消息,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6月14日宣佈,經中美雙方商定,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將於6月18日至19日訪華。美國國務院當天也宣佈了這一消息,稱布林肯將於6月16日至21日先後到訪中國北京和英國倫敦。

布林肯將成為美國拜登政府上台以來首位訪華的內閣官員,也是自2018年10月以來訪華的最高級別美方官員。在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的背景下,布林肯此次訪問受到廣泛關注,也成為觀察未來中美關係走向的一個重要風向標。

去年11月,中美領導人在峇里島會晤並達成重要共識。作為落實兩國元首會晤共識的重要舉措,布林肯原定於今年2月訪華。然而,因為中國民用無人飛艇意外誤入美國領空事件,布林肯單方面宣佈推遲訪華行程。此後,中美關係再陷僵局,兩國高層交往幾乎凍結。

一直到四五月以來,中美之間的高層交往逐步恢復,美方也表達了希望與中方對話溝通的意願。6月14日“官宣”布林肯訪華消息前,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還應約同布林肯通電話。秦剛就台灣問題等中方核心關切闡明了嚴正立場,強調美方應予尊重,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停止以競爭為名損害中方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希望美方採取實際行動,落實兩國元首峇里島會晤重要共識及美方有關承諾,同中方相向而行,有效管控分歧、促進交流合作,推動中美關係止跌企穩,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

布林肯此次訪華有何重要意義,能否為中美關繫帶來緩和契機?新京報記者就此專訪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袁征。

━━━━━

有助於中美對話,避免戰略誤判引發危機

新京報:布林肯原計劃2月初訪華,但因為“氣球事件”推遲訪華行程。如今,布林肯確認將於6月18日至19日訪華。推動布林肯此次訪華成行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袁征:今年2月份的“氣球事件”之後,中美關係陷入了一個非常緊張的狀況,兩國間的高層往來也受到了影響。中方雖然一直秉承著願意對話的態度,但美方多次炒作台海問題、在多個議題上無端指責中國,實際上並無誠意開展對話。

但近段時間以來,中美雙方的接觸明顯增加。譬如,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與白宮國安顧問傑克·沙利文在維也納舉行了會談,6月初美國主管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白宮國安會主管中國事務的主任薩拉·貝蘭訪華等。其中,康達和貝蘭的訪華實際上是給布林肯訪華作鋪墊,以尋得中方的支持和配合。

而在中美雙方宣佈布林肯訪華消息的當天,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和布林肯通了電話。我認為這次通話中,雙方應該溝通了立場,就布林肯訪華達成了一致。這一點從雙方幾乎同時宣佈了布林肯訪華的消息就可以看出。

所以說,2月之後中美關係雖然再陷緊張,但中方和美國對話溝通的意願一直有,我們希望通過對話避免戰略誤判、緩和矛盾分歧,讓中美關係穩定下來。美方也表達了對話的意願,最終推動達成了布林肯此次訪華之行。

新京報:布林肯將成為拜登政府上台以來首位訪華的內閣官員,也是自2018年10月以來訪華的最高級別美方官員。布林肯此行有何重要意義?能推動中美“破冰”嗎?

袁征:在當前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的背景下,布林肯訪華給了雙方就一些問題交換看法,以避免造成戰略誤判、引發更大危機的機會。但我認為,這次訪華不太可能推動中美雙方達成很大的共識,或者是在一些問題上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中美元首去年11月在峇里島會晤取得了一些共識,但之後美方的一系列行動表明,其並沒有認真落實兩國元首共識,也忽視了中方所提出的關切。此後因為“氣球事件”,兩國關係持續遇冷。

不過,有一點雙方都意識到了,在中美關係越是緊張的時候,越需要溝通和對話。尤其是在台海問題上,美方一直在挑釁,而中方堅決維護國家主權,許多人都擔心中美雙方會擦槍走火,導致中美之間面臨更大的危機。這也是布林肯此行的一個重要作用,讓雙方能夠就這些議題交換意見和看法,因為對話總比不對話強。

▲當地時間2023年6月13日,美國華盛頓特區,在白宮舉行的使團團長招待會上,總統拜登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講話。圖/視覺中國

━━━━━

雙方能進行交流、接觸就是一種好的信號

新京報:布林肯訪華前,有美方官員表示,不期待此行達成一系列可交付的成果。你如何看待美方的表態?

袁征:這其實可以看出,美方對於此次布林肯訪華也沒有很高的期待。實際上,無論是中方還是美方,對於當下和未來一段時間的中美關係,都有一個比較理性清醒的判斷。當前中美關係仍處於比較糟糕的時期,雙方能夠通過對話、接觸保持高層互動,這對於避免戰略誤判是有利的,但其他方面的影響暫時談不上。

新京報:從中方的視角來看,應如何看待布林肯此次訪華之行?中方可以期待達成哪些成果?

袁征:對於布林肯此次訪華,我認為不應抱有過高的期待,雙方能夠進行交流、進行接觸就是一種好的信號,但一次訪問不太可能推動中美關係得到實質性的改善。

但我們也希望,這次訪華能夠推動中美之間開展溝通交流、保持高層互動,避免戰略誤判引發危機。同時,作為兩個全球性大國,中美不管是在雙邊層面還是全球層面都有共同的利益。如果此次布林肯訪華能夠讓中美關係不那麼緊張、相對穩定一些,不再出現重大的危機和變數,就是一次很有意義的訪問了。

另外我們後續可以持續關注的是,此次布林肯訪華是否能夠推動中美元首之間進行某種形式的會晤,譬如在今年稍晚的新德里G20峰會上,或者是舊金山的APEC峰會上。因為在當前中美關係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如果兩國元首能夠會面並達成一定的共識,對於兩國關係將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

拜登政府對華戰略成型,競爭對抗仍是主導位

新京報:拜登政府上台3年來,對華戰略出現了怎樣的轉變?當前中美關係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袁征:進入21世紀第二個10年以來,美國經曆了從奧巴馬到特朗普再到拜登的三任總統、四屆政府。其中有來自民主黨的總統奧巴馬和拜登,也有來自共和黨的總統特朗普,經過這幾屆政府,美國政府的對華認知、對華戰略其實基本定型了。

從去年5月26日的布林肯講話,到10月份拜登政府發佈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可以看到美國政府對中國的定位就是頭號戰略競爭對手,認為該對抗的時候就對抗,需要合作的時候再合作,呈現出明顯的霸權思維。甚至在氣候治理這類需要合作的全球性議題上,美方也轉變了話語,沒有積極尋求合作空間,而是僅考慮自己的利益強勢施壓其他人。

美方所謂要給中美關係設立“防護欄”,其實也是一種霸權行徑。其一方面表示要對話溝通,另一方面採取了很多幹預中國內部事務的行動,給中國的發展設置障礙、不斷打壓中國。譬如在中國台灣問題上不斷挑釁,在高科技領域禁止對華投資等。

總的來說,當前中美之間的戰略互信盡失、競爭博弈加劇,兩國關係仍處於低穀,面臨著很多的矛盾和挑戰。如果雙方在一些重要問題如台灣問題上把控不好的話,甚至有可能產生正面衝突和碰撞,這一點是需要特別警惕的。

新京報:對於未來一段時期的中美關係,你有著怎樣的判斷?

袁征:我認為中美關係短期內很難有明顯的改善。像前面所說的,美國的對華政策基本已經調整成型了,目前美國國內的對華輿論比較消極,美國國會對華態度也不太友好,在這種情況下,中美關係很難通過短期的接觸得到實質性的改善。

未來一段時期內,中美關係還是在競爭與合作之間跳轉,但競爭對抗仍居於主導位置。在持續緊張的中美關係中,合作可能就像一個“調味品”,每當雙方關係到達一個危險的臨界點,可能就會通過合作來緩和一下雙方的氣氛。這種“合作”不一定是實質上的合作,也可能是口頭上的溝通調和。

歸根結底,在目前這種形勢下,美國不改變對華認知、不改變自身的霸權思維,就很難改變其對華政策,而中美關係也很難得到實質性的好轉。或許只有等到中國進一步強大,而美國逐漸意識到對華打壓並無效用、中國的崛起難以阻擋之時,美方才能真正開始反思自己的對華政策。那時候,中美關係改善的條件才真正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