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對華直接投資創新高 朔爾茨率德企“夢之隊”訪華有何深意?

從4月初開始,中國進入了繁忙的“外交季”。繼東南亞國家掀起一波高層訪華熱潮之後,德國總理朔爾茨預計將於4月14日至16日率領商貿代表團訪問中國。根據目前各方透露出的消息,代表團成員可能包括寶馬、梅賽德斯-奔馳、西門子、默克、拜耳、蒂森克虜伯等知名德國企業的高層。

4月10日,中國德國商會華東及華中地區執行董事兼董事會成員馬銘博(Maximilian Butek)在北京的新聞發佈會上證實了朔爾茨即將訪華的消息,並表示,德國總理在進行重大外訪時通常都會有高級商務代表團隨行,此次出訪的高管名單凸顯了中國作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的重要性。馬銘博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預計將有10~15家德國企業的高管陪伴朔爾茨來華。

馬銘博對記者說,“中國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市場對德國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去年,在中國實際使用外資下降的情況下,德國對華直接投資卻逆勢飆漲,足見德國企業對於在華髮展的信心。對任何一位德國CEO來說,重視中國市場都理所應當。不僅如此,德國企業在中國創造了超過110萬個工作崗位。對於高度依賴人力資本的德國企業來說,與這些員工加強溝通、鞏固他們的信任也十分重要。”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朔爾茨此次率領德國商業“夢之隊”高調訪華,無疑是要進一步加強同中國的經貿合作。一方面,這些紮根中國的德國企業有意繼續擴大在華業務,另一方面,德國政府也希望能夠吸引更多中國企業的投資。隨著中國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未來,高度互補的中德經濟將進一步密切全方面合作。

今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10週年。劉英認為,近年來,中德合作日益密切,合作領域不斷擴大,合作的程度也逐步加深。去年,儘管中德貿易額有所回落,但德國對華直接投資創下歷史新高,且占德國對外投資總額的比例也創下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如今,中德合作已經涵蓋了外交、經貿、工業、財金、司法、交通、教育、科技、衛生、環保、發展等22個部門。

除了超大規模的商貿代表團,德國環境部長萊姆克、農業部長厄茲代米爾以及交通和數字化部長維辛三位部長也將陪同朔爾茨一起來華。朔爾茨上一次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是在2022年11月,他由此成為新冠疫情暴發後首位訪華的七國集團國家領導人。

美歐對華政策並非鐵板一塊

此次中國之行也將是他在柏林發佈對華戰略後首度對華訪問。2023年7月13日,德國聯邦政府首次公佈全面的中國戰略。德國政府強調,基於從俄烏衝突中吸取的教訓,德國乃至歐洲不得不減少關鍵領域的經濟依賴,以增強自身韌性,但這並不意味著同中國脫鉤,兩國仍為彼此的重要市場。

當地時間2024年2月17日,朔爾茨在會見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時表示,德國經濟深度融入全球化,發展受益於自由貿易,德方反對保護主義,反對脫鉤斷鏈,樂見中國發展振興,願為其他國家在德企業提供優質營商環境。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德國去年出台的對華戰略言辭模糊地談論了“去風險”,但企業在操作層面仍有很大的空間。與此同時,雖然朔爾茨把兩國關係描述為“合作夥伴、競爭對手、系統性對手”,但這三者的輕重緩急也有很大的調整空間。

王義桅強調,歐美企業在中國市場上有高度競爭,美國和歐洲在對華政策上並非鐵板一塊。如果中國經濟可以實現高質量發展,可以繼續高水平對外開放,將給外資企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發展紅利。

“正如王毅外長在全國兩會記者會上所說,放眼全球,只要中歐互利合作,陣營對抗就搞不起來;只要中歐開放共贏,‘逆全球化’就不會得勢。因此,對中國來說,無論是推動政治多極化,還是維護經濟全球化,關鍵都是要爭取歐洲。”王義桅說道。

劉英強調,中歐之間沒有地緣政治矛盾,沒有根本利害衝突,唯有全方位的合作利益,涵蓋交通、貿易、投資、金融、人文、科技眾多領域。實際上,中德共建“一帶一路”將有助於將歐亞大陸的兩端緊密地聯接起來,創造更多雙贏和多贏的機遇,促進形成一體化的歐亞大市場,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此外,中德還可以在G20框架下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為維護全球多邊體系攜手合作。

中德經濟深度交融

多年來,中德經濟深度交融,合作緊密。自2016年起,中國已經連續8年成為德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德國也一直是中國在歐盟最大貿易夥伴。據德國聯邦統計局近日的數據,2023年中德雙邊貿易額為2531億歐元。數據顯示,與2022年相比,2023年中德雙邊貿易額下降15.5%。其中,2023年德國從中國進口額為1557億歐元,同比下降19.2%;德國向中國出口額為973億歐元,同比下降8.8%。

2024年1月,中國德國商會發佈《2023/24年度商業信心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超過90%的德國企業仍致力於中國市場,78%的受訪企業預計其所在行業在未來五年內將保持持續增長;54%的受訪企業計劃增加投資,其中的79%認為增加投資是保持在華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報告還顯示,受訪德企認為,中國企業的創新領導能力不斷增強。其中51%的受訪企業認為,當下中國企業在其所在行業中是創新領導者,或預計在未來5年內會成為領導者。在汽車行業,69%的受訪者持上述看法。

2023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收縮了0.3%,這使得德國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將前景描述為“極其糟糕”。不僅如此,近日,德國五家主要經濟研究和分析機構還大幅下調對2024年的預期:半年前它們還預計德國經濟將增長1.3%,現在則大幅下調超過一個百分點,降至0.1%。

王義桅指出,德國經濟的各個領域都受到了俄烏衝突的巨大沖擊,不僅是產業外逃、資本外逃,而且為了應對俄烏衝突造成的新安全形勢,大量的經費被用到軍事上去了。如果俄烏衝突無法盡快結束,德國經濟恐將繼續遭受重創。

“在暗淡的經濟前景之下,德國企業已經坐不住了,迫切地希望加強同中國的合作,特別是要抓住中國數字經濟和綠色轉型的機遇。”王義桅以近年來強勢崛起的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為例指出,德國老牌車企主動尋求同中國車企開展技術合作,甚至把電動車生產線搬到中國,繼續擴大對中國的投資,充分說明德國企業離不開中國。

“歐洲經濟正處於衰退邊緣,亟待工業複蘇提振,而中國的經濟雖然面臨挑戰,但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絕大多數的歐盟企業都將在中國產生的利潤繼續投入到中國市場上,並且希望繼續同美國企業爭奪在華市場份額。”王義桅指出,對德國企業來說,與中國脫鉤才是真正的風險。

德對華實際投資額居歐盟國家之首

德國是對華投資金額和項目最多的歐盟國家。據中國商務部統計,截至2023年11月,我國累計批準德國企業在華投資項目12634個,實際使用金額424億美元,主要投資領域為汽車、化工、發電設備、交通、鋼鐵、通信等。值得一提的是,德國在華投資多為生產型項目,投資金額較大,技術含量較高。

德國經濟研究所(IW)根據德國央行的數據分析顯示,2023年德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同比增長4.3%,總額達119億歐元,創下歷史新高。同時,德國去年對華投資占德國對外投資總額的比例擴大至10.3%,為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而德國在亞洲其他地區的直接投資則停留在8%左右。

隨著在華投資規模的增加,西門子公司、拜耳化工集團、巴斯夫化工集團、漢高集團、大眾汽車集團、戴姆勒和德固賽(現已更名為贏創集團,Evonik)等德國企業已先後在華成立了投資性公司。

中國德國商會近期專門為朔爾茨來訪準備的調研顯示,當前,中國民營企業已經成為德國企業在中國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當被問到在華主要競爭對手是誰時,在150家會員企業中,52%的受訪者選擇中國民企,另有11%和23%的受訪者分別選擇中國國企和外資企業。

馬銘博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5年前,中國本土企業還不會對德國企業構成威脅,德國企業那時面臨的競爭還全部來自歐美企業。但如今,本土企業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它們的實力已經大幅增強,甚至在德國有傳統優勢的高科技領域有不俗表現。除了電動車產業,中國在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方面也取得了快速發展。

他認為,從德國企業的角度看,“去風險”也意味著進一步投資中國,因為目前在中國的最大風險之一就是來自中國本土企業的競爭。要應對這一風險,德國企業不得不為提高研發能力、提升成本效率而擴大投資,以增強在中國的競爭力。

此外,他指出,風險管理是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正所謂“不能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任何跨國企業都需要避免在營收來源和供應鏈上對某一市場的過度依賴,德國企業也不例外。因此,除了繼續關注中國,德國企業需要思考在美國、拉美等其他市場投資。

上述調研報告顯示,創新能力是德國企業認為自己在中國市場上的三大優勢之一。但面對強勢崛起的中國本土企業,這一優勢似乎並不明顯。報告顯示,與中國競爭對手相比,德國企業僅有50%的受訪企業認為自己有“較強”優勢,34%和16%的受訪企業則認為自己的優勢“相等”和“較弱”。

對此,馬銘博向記者分析道,德國企業的問題是創新速度。以車企為例,德國車企可能需要長達4年的時間才能將一款新產品推向市場,而中國車企可能僅需要9個月。部分原因是,德國車企不是僅服務中國市場,而是在全球市場上交付的,不像中國車企可以僅僅在中國市場上進行測試。這可能是在創新問題上德國企業需要解決的困難。

德企高管重申重視中國市場

實際上,本次即將陪同朔爾茨來華的不少德國高管不久前剛剛在北京參加過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他們在年會上表達了對中國市場的高度重視,以及對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期待。

西門子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總裁、首席執行官博樂仁表示,以高技術、高效率、高質量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將給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帶來發展的希望。他呼籲更加開放、更好的合作,希望能與中國企業實現更高質量的合作,進一步發展新質生產力。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鬆表示,過去幾年,中國向外國企業和投資者發出開放汽車市場的積極信號,極大增強了市場信心。他相信,隨著中國政府宣佈的開放政策具體落實,國際投資者的信心將得到極大鞏固,也將為跨國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表示,中國巨量人口的現代化,將釋放對創新產品和服務的巨大需求。他認為,中國式現代化不僅為世界帶來新的增長機遇,更給全球規模的創新和可持續技術發展提供契機,還在國際間架設友誼的橋樑,釋放出多邊合作的強烈信號。

拜耳集團管理委員會主席、首席執行官比爾·安德森表示,在中國提出“雙碳”目標,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迎來了歷史性的機遇。深耕中國逾百年,拜耳期待為中國農業轉型取得長足的進步繼續貢獻力量。

默克中國總裁何慕麒表示,作為一家專注於醫藥健康、生命科學和電子科技業務的領先科技公司,默克目前正在關注新能源、可持續供應鏈、數字化、人工智能等領域。默克對於中國長期增長趨勢十分有信心,希望參與到中國新質生產力發展過程中來,未來還將繼續投資中國。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劉英認為,兩國仍然有非常廣闊的合作空間,尤其是在高端製造業、先進製造業方面。除了傳統的汽車、鋼鐵、醫藥、生物技術,近年來,兩國在人工智能、數字經濟、信息通信技術、能源與環境等領域的合作也日益密切。

(作者:鄭青亭 編輯:李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