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觀察丨東莞衝刺“投資年”開門紅,傳統產業大鎮如何提升“含新量”?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康喜 東莞報導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重點支持科技創新、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加快實施“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

2024年年初,製造業重鎮東莞就將全年定為“投資年”,提出全市要解決好“招什麼”的問題,進一步加強對各類風口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研究,瞄準科技型、綠色型企業、國產化替代型企業、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新業態新模式企業等,引進更多根植性強、競爭力強的好項目、大項目。

不同於其他萬億俱樂部城市,東莞是全國為數不多的“直筒子”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在鎮街(園區)。近年來,伴隨東莞在全市六大片區內打造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一批又一批新興產業大項目、大企業加速落地各鎮街,持續激發著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重構著東莞鎮域經濟格局。

近年來,一批原有後進鎮在重大項目加持下,GDP連續保持高增速,而一批傳統產業大鎮,則受限於產業空間、人才、原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困難等問題,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緩慢。

對於虎門、厚街、大朗、常平、寮步等傳統產業大鎮而言,以有效投資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是解決自身產業轉型升級挑戰的必經之路。而各主要產業大鎮如何全面掀起動工一批、建成一批、儲備一批的重大項目建設熱潮,背後更深刻影響東莞經濟能否實現突圍回升。

衝刺投資“開門紅”

陽春三月,東莞諸多產業大鎮迎來開年項目集中動工時間。

3月4日,位於大朗的廣正達科技從有限公司高端智能裝備生產項目用地成功摘牌,該項目總投資3億元,主營專用設備製造。同日,位於厚街赤嶺工業園的光達製造·厚街智慧穀項目正式開工。項目總投資超14億元,以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為主導產業。

在虎門,總投資3億元的深達威科技智能製造總部項目,今年將計劃完成投資2億元,該項目主要開展激光測距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計劃2025年3月建成投產,預計年產值5億元。

(圖為深達威科技智能製造總部項目。受訪者供圖)(圖為深達威科技智能製造總部項目。受訪者供圖)

今年,東莞聚焦“投資年”行動,一批規模大、結構優、活力足的項目相繼公佈、揭牌。2月下旬,東莞對外公佈《2024年重大項目計劃》,初步安排市重大建設項目780個,總投資7943億元,主要集中於產業工程,涉及產業工程和傳統產業轉型工程的為565個項目,包含續建項目和計劃開工項目,年度計劃投資679億元,占比達72.4%。

以重大項目為牽引,東莞將力促新一代信息技術工程、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開闢生物醫藥、綠色低碳、現代服務業等未來產業新賽道。

梳理565個產業工程項目的分佈圖可發現,幾個傳統產業大鎮占比為厚街20個、虎門15個、大朗25個、常平26個,但相較於鬆山湖的45個項目,這些大鎮整體占比依舊不高。其中虎門重點項目數量最少,15個項目主要集中於新一代電子信息、新材料和服裝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同時,除定位為全國大規模新型產業(M0)智能柔性製造先鋒的北柵社區智彙城項目總投資為15億元外,虎門今年的重點項目均未超過10億元。

而從東莞市投資促進局的公開數據也可看到,過去一年,幾個傳統產業大鎮在招商引資方面表現並不亮眼。從全市招商總體情況來看,2023年東莞引進協議投資3680.4億元,增長9.4%。大項目招引實現新突破,全年引進5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16宗,1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56宗,30億元以上特大項目11宗,並實現10%的增長。

其中,塘廈、鬆山湖、謝崗、鳳崗、沙田、企石、樟木頭、濱海灣等8個鎮街(園區)成功引進3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在全年招商引資綜合完成度方面,塘廈、鬆山湖、企石、謝崗、鳳崗排名前五。包括投資超百億元的塘廈重點產業項目、30.9億元的鬆山湖晶圓級先進封測製造項目等。

產業方面,2023年東莞引進億元以上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項目171宗。其中,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半導體及集成電路、新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協議投資分別增長44.1%、35.7%、31.5%、10.9%。

而盤點各鎮街2024年重點項目發現,其引進投資均以現有產業為基礎,以產業鏈“延鏈補鏈”為主,而對當前東莞力爭推進的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在一些產業大鎮的投資項目中依舊緩慢。

以厚街為例,今年厚街有20個市重點產業工程項目,主要集中於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領域,包括光達製造·厚街智慧穀、聯東U穀•厚街信息技術智造港、君泰精密裝備智創智造、南興高端智能裝備製造、溪頭高端裝備智造中心等項目,占總數近70%。

投資與項目是經濟增長的直接驅動力。繼“招商年”後,2024年東莞迎來“投資年”,強調要“擴大有效益的投資”,不僅要有“含金量”(投資額)還要有“含新量”(新興產業),切實穩定經濟增長。而從現有項目計劃看,如何做到兼具“含金量”和“含新量”,對東莞傳統產業大鎮而言依舊是極大考驗。

以投資為抓手發展新質生產力

過去的2023年,東莞全市GDP、規上工業、固投、社消零、進出口等主要指標未能如期完成既定目標。對標佛山、合肥等其他萬億城市,東莞產業轉型依舊任重道遠。

在此背景下,東莞決心要以投資推動經濟增速回穩,並以此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東莞市委書記肖亞非對此表示,東莞現在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新動能不夠,缺乏後續產能,投資始終是我們這麼多年必須重點推動、重中之重的工作。

在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看來,虎門、厚街、大朗等傳統產業大鎮曾推動東莞成為“世界工廠”,在當下,這些大鎮依舊是東莞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戰場。投資層面,以上大鎮要緊抓機遇,充分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促進科技創新、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關鍵性作用,不僅要擴大“有效益的投資”,也要圍繞全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展兩大主題主線展開招商引資。

縱觀過去一年東莞鎮域投資,其中將大抓經濟、大抓招商作為經濟發展主增長點的“尖子生”無疑是塘廈鎮。10年前,塘廈GDP僅為292.45億元。而後,塘廈用7年時間連跨3個百億台階,背後發力的便是重大項目投資。

在“抓好一批項目引進、一批項目開工、一批項目竣工投產”帶動下,塘廈202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6.8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及內資協議投資總額均居全市鎮街第一,其中內資協議投資298.72億元,完成率達203.85%。

今年,塘廈將繼續把打造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新能源及新型儲能產業、汽車零部件產業4個產業集群作為當地招商引資的主攻方向。而無論是“含金量”還是“含新量”,對比塘廈而言,虎門、厚街、大朗等早期發展的產業大鎮近年來均顯不足。

2024年,東莞表示將瞄準科技型、綠色型企業、國產化替代型企業、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新業態新模式企業、央企國企等,引進更多根植性強、競爭力強的好項目、大項目。在受訪專家看來,當前東莞傳統產業大鎮要真正實現轉型升級,邁向“千億級”產業大鎮,目前的投資力度,在規模和產業結構上依舊不足以支撐。

東莞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彭富強認為,東莞傳統產業大鎮創新動能還存在很大不足。“如果沒有科技創新,科技成果就無法轉化和落地,也就難以真正形成新質生產力。要推動工業投資增長,必須讓科技創新真正嵌入到製造業的每一處毛孔中。”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受訪專家認為,東莞傳統產業大鎮要持續加力擴大工業投資,一方面要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和未來產業佈局,另一方面也要加強重點行業佈局和投資研究,防止產能過剩和低水平重複建設。

(作者:鄭康喜 編輯:於長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