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企業債務重組成功,出險房企迎轉機

來源:東莞樂居

2023年元旦剛過,1月3日融創發佈公告,公司全部10只境內債券(餘額合計160.13億元)的展期方案獲債券持有人會議表決通過,成為繼富力地產、龍光集團之後第三家實現境內債整體重組的房企。

2021年,隨著行業政策的收緊,銷售回款承壓,融資壓力持續加大,房企現金流遭遇重創,部分民營房企信用風險事件開始發酵。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以來至少50家房企出現債務違約情況。

如今,債務重組成出險房企化債的突破口,在行業引發關注,未來或將掀起一波重組熱潮。

2021年,房地產行業曆經“低穀”,一方面“三條紅線”、“貸款集中度”“集中供地”等調控政策相繼落地,投、融、營全方位受到嚴苛管控,另一方面下半年銷售遇冷,疊加債務集中到期,流動性普遍吃緊,不少房企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經營困難。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以來至少50家房企出現債務違約情況。規模房企也未能獨善其身,在融資監管不斷收緊的背景下,債務違約事件在多家頭部企業逐步蔓延擴大。

主要原因在於,部分房企前期追求規模迅速擴張,高周轉、高杠杆、高負債運營模式比比皆是。隨著市場進入盤整期,去化回款受阻,疊加融資端管控收緊、債務償還壓力激增,這些房企的“後遺症”、“併發症”也爆發出來。

自2022年3月起,由於新一輪疫情、房企信用風險持續發酵等因素影響,各部委頻繁發聲,重點以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鼓勵優質房企兼併收購出險房企項目,防範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等。在這之後,優質房地產企業的融資環境首先得到邊際改善。

此後11月,信貸、債券、股權“三箭齊發”,紓困方向轉至“救項目與企業並存”,優質房企率先突進,同時,像華夏幸福等債務纏身的出險企業也已成功發佈了初步的定增計劃。

如今,政府對房企合理融資繼續積極表態,融資環境也在繼續優化。隨著流動性的恢復,房企“債務違約潮”也將按下“暫停鍵”。

在融資環境改善的同時,2022年下半年至今,已有部分企業債務重組成功,出險房企迎轉機。

具體來看,2022年9月22日,富力地產發佈公告稱:公司境內交易所8筆總計135億元公司債券的整體展期事項已在9月22日獲得債券持有人會議通過,展期後的8筆公司債的加權平均到期期限從約4個月延長至3年以上。至此,富力地產境內境外債券總計約467億元的債券全部成功展期。

此後11月22日,綠地集團也表示,9只存續美元債共計32.41億美元,相關同意徵求及特別決議案均已於2022年11月22日的持有人會議上獲得正式通過,其中8只境外債券擬展期兩年,已於2022年6月展期的1只境外債券擬展期一年。

12月6日,龍光集團境內21筆公開市場債券的展期議案均獲得持有人會議表決通過,已展期債券及ABS展期期限為36個月,未展期債券及ABS展期期限為48個月。

進入2023年,元旦剛過,1月3日融創中國發佈公告稱,約160億元的境內債券整體展期方案獲債券持有人會議表決通過,共涉及10筆存續的公司債券及供應鏈ABS,加權平均展期期限3.51年。

債務重組是指在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的情況下,與債權人就清償債務的時間、金額或方式等重新達成協議的交易。

此前,房企普遍採取逐筆展期談判的方式,但這種方式也給很多企業帶來較大的消耗,增加經營壓力。隨著國內政策環境放鬆以及市場步入修復期,越來越多的房企選擇整體債務重組。

從目前債務成功重組的房企案例來看,展期是比較主流和常見的方式。這也在一定程度表明在政策利好下,債權人對企業流動性修復、銷售回暖信心好轉。

對於出險房企來說,在重組談判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與債權人建立信任,擁有優質資產、增加增信措施對重組方案通過非常有利。

需要注意的是,展期主要是以時間換空間,僅將償債時間延後,而實質債務壓力並未減少,這也意味者企業需要在約定時間內恢復足夠的流動性,一般適用於項目變現能力強、資產價值高、流動性釋放預期較好的企業。

若市場修復慢、展期短,作用並不大,特別是對債務狀況嚴重、資產負債率過高的出險房企來說,資金缺口大,僅僅依靠展期,並不能解決問題,普遍會採取組合式重組。

對於債務狀況越嚴重的出險房企來說,債務重組落地越早越好,更有利於企業盡快向正常經營過渡。

但從目前落地狀況來說,債券人對整體債務重組仍保持著謹慎態度,部分企業重組方案也一再優化,通過難度尚大。

需要注意的是,債務重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無論是展期還是債轉股,都只能緩解燃眉之急,最終能否“複活”還是依靠銷售回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