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行長劉珺:我們腳下資產質量“土壤”是比較實的

3月27日,交通銀行發佈2023年年度業績。截至2023年末,集團資產總額達14.0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23%;全年實現淨經營收入2580.14億元,同比增長0.26%;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927.28億元,較上年增長0.68%;不良貸款率1.33%,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

資產質量是當下各家銀行最為關注的話題。交通銀行從2019年到2022年實施“三年資產質量攻堅戰”,2023年是該行的“資產質量鞏固年”。交行行長劉珺在27日下午的年度業績發佈會上表示:“我們腳下資產質量土壤是比較實的。如果大家不相信,可以看一下我們財務數據。”

他表示,如果這四年過程中間,交行利潤增長是跑輸同業的態勢,說明一定程度上通過財務資源的轉移,來實現撥備的提高跟不良率的下降,通過核銷等消耗自己財務資源的方式,改善資產質量。這是一種報表方面的騰挪術。

“交通銀行這四年,正好保持了資產質量的趨好和財務利潤相對穩定,甚至跑出了市場平均速度之上的利潤增速。”劉珺還提到,不良呈現下行趨勢,撥備覆蓋率呈現上行趨勢,拉開比較大的“關口”,“向大家保證這個口子的穩定性,會繼續保持下去”。

記者查詢數據發現,近5年間交行貸款不良率的峰值出現在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最大之時,當年為1.67%,後逐年走低,2021年是1.48%,2022年1.35%,2023年最新財報是1.33%。不良撥備覆蓋率2020年僅有143.87%,低於150%,後不斷爬升至2023年末的195.21%。

存款定期化趨勢加劇息差縮窄

利息淨收入是銀行業收入的“大半壁江山”。今年銀行業財報普遍出現了利息淨收入下降,息差縮窄的情況。交行也不例外。

交行利息淨收入1641億元,同比減少3.39%;淨息差1.28%,同比下降20個基點;資產端核心資產收益率3.59%,同比下降4個基點。

財報顯示,利息淨收入下行主要是因為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多次下調及存量房貸調整,客戶貸款平均收益率下降導致利息收入增長不及預期,同時人民幣存款延續定期化趨勢疊加外幣負債成本上行,導致利息支出增加。

記者查詢財報發現,2022年該行客戶貸款平均收益率4.21%,2023年為3.95%,下行26個BP。其中,個人貸款平均收益率下行快於公司類貸款,公司類貸款在2022年下行了16個基點,而個人貸款下行了38個基點,其中,中長期個人貸款平均收益率下行了43個基點,構成了拖累。而這一塊,主要是房貸。

與此同時,負債成本有所提升。2023年客戶存款平均成本率2.33%,高於2022年的2.19%,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的平均成本率都有抬升,原因還是在於存款定期化。舉例來說,個人存款中的定期存款這一年內增長了27.72%,光這一塊的利息支出從587億元上升到了2023年的744億元,多支出157億元。

交行首席風險官劉建軍坦言:“我們去年淨息差下降的幅度跟同業比,還是相對可控的。但是我們淨息差數值還是相對偏低的。”

他預計2024年淨息差仍然繼續承受一定的壓力:一是2023年LPR下調疊加今年2月5年期繼續下調25BP,還有存量房貸影響進一步顯現;二是負債端雖然存款利率下調,但是行業都面臨存款定期化的趨勢,存款結構變化使得各類存款新發生定價的下降難以帶來整體負債成本的下行。

劉建軍稱:“今年我們總目標要推動淨息差合理區間趨穩。”一是要優化資產結構,重點提升普惠和零售貸款債務;二是要提升源頭客戶和數字化經營能力,積極拓展低成本的核心負債;三是在兼顧流動性安全同時,強化存款成本的精細化管理,在存款品種管理、結構性存款規模、大額存單額度,以及加強對長期限存款監測方面都有一些具體措施。

不良率逆勢收斂

從不良率的角度看,交行整體不良貸款率1.33%,比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還原不良核銷處置後的全年新發生不良約630億元,副行長殷久勇稱,雖然還是比較高的數字,但是同比少發生170億元,集團新發生不良率0.88%,同比下降0.36個百分點。此外,年末撥備覆蓋率同比提升14.53個百分點,全年不良貸款處置額647億元,他表示“達成了既定的計劃目標”。

記者發現,零售不良方面,未見攀升,反而呈現收斂趨勢。住房貸款不良率0.37%,低於上一年7個基點,信用卡1.92%,低於上一年3個基點,個人經營貸款則高於上一年6個基點,個人貸款整體不良0.81%,低於上一年的0.85%。

公司類不良貸款“一升一降”——總量增加但不良率下降至1.65%。對公貸款中業內最關注的就是房地產不良率,交行這一數據為4.99%,是14個行業中不良率排在第二的(第一是住宿和餐飲業),而上一年是2.80%。

殷久勇稱:“我們還是非常有信心,有把握說,整體房地產管控風險仍處在可控水平。”

他提到,交行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監管要求,綜合評估對公房地產客戶的風險狀況,已經足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目前對公房地產貸款撥備計提顯著高於全行平均水平。而且從房地產區域分佈來看,目前交行對公房地產區域分佈還是非常好的,主要集中於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長江中遊具有產業支撐、人口集聚效應的城市群,而且業態結構也是以住宅為主,所以未來風險是可控的。

“從目前來看,特別是1到2月份,有關部門公佈的房地產銷售情況來看,市場銷售依然比較低迷,部分房地產企業仍在風險出清過程中。房地產市場銷售改善確實需要一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產行業質量管控仍是我們重點工作。”殷久勇稱。

聊到風險與風險管控的話題,劉珺金句迭出:“我本人是一個審慎樂觀主義者。我一直認為,只要對市場也好,對你所在的職業也好,過度悲觀的話,所有經營行為都失去意義了。當然,樂觀不代表沒有風險。下一步,看房地產怎麼樣走出目前的困境。”

他認為,中國是一個超大市場,有超大人口基數,有這兩個“超大”在,一手房和二手房市場一定程度穩定和活躍是大概率事情。另外,工業化也沒走到西方發達國家的水平,城市化也在往前移動,房地產本身有它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哪怕這個作用跟以前不一樣了,在國民經濟中占比也不似以前那麼大。

根據該行2023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每股分配現金股利0.375元,比去年略有提升。總計向股東分配現金股利278億元,占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淨利潤的比例為32.67%。根據當前的股價,交行A股和H股股息率接近6%到8%。

2023年11月該行首次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以後面臨更高的資本要求,有的投資者擔心會不會降低分紅率,交行董秘何兆斌回應稱,“依靠降低分紅率來緩解資本壓力並不是我們一個政策選項,因為從目前資本充足率來看,我們仍處於合理區間,距離監管底線還存在一定的緩衝區間。”

據瞭解,2024年該行計劃發行不超過1300億元人民幣債券。該行表示將遵照境內外監管,把握好市場的窗口情況,有序推進合格債務工具的發行工作,以滿足TLAC達標要求,不斷提升風險抵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