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長類基因組計劃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文淩)6月2日,《科學》以研究專刊形式在線發表8篇論文、《科學進展》在線發表2篇論文,集中報導了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浙江大學生命演化研究中心,共同牽頭的靈長類基因組計劃取得的階段性重大突破。

靈長類基因組計劃由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率先提出,發起於2018年,由中國、美國、德國、英國等國家的50多個科研機構和學校院所、100多位科學家共同參與。目前,研究團隊新產生了11個科26個屬27個靈長類物種的高質量參考基因組,同時整合另外已公佈23個物種的參考基因組,開展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物種最全的靈長類比較基因組學研究。

該計劃發起人之一、昆明動物所研究員吳東東介紹,

靈長目是哺乳動物中種類最豐富的類群之一,有16科82屬520餘種,部分靈長類是研究人類起源和演化、疾病發生機理、烈性傳染病傳播和疫苗研發的天然動物模型。解析和重構靈長類祖先到現代人類進化過程中的基因組變異圖譜,是理解人類進化的重要環節,是當下領域研究的熱點。

此次中國科學家們的研究成果包括,釐清了靈長類動物的系統發育關係;揭示了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多樣性特徵和演化曆史;解析了靈長類動物大腦、體型、骨骼、感官、食性等複雜性狀演化的遺傳基礎;構建了人類疾病基因在非人靈長類基因組中的變異圖譜;發現了物種的社群規模與氣候寒冷有關,寒冷促進了社會聚合,演化出集群生活的重層社會和多樣化的社會系統。

同時,此次研究首次發現了靈長類動物雜交成種事件,如黔金絲猴是由川金絲猴、滇金絲猴和怒江金絲猴的共同祖先雜交而來。

此外,缺乏直接感染HIV-1的動物模型,是製約愛滋病研究的關鍵瓶頸之一。此次研究發現,獅尾猴與北平頂猴有親緣關係,獅尾猴是繼南、北平頂猴之後另一種可感染HIV-1病毒舊大陸猴。

責任編輯:梁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