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電視劇《問心》男主林逸原型在華西醫院?醫生本人回應

02:35

封面新聞記者 邱添

以醫療為背景的現實題材劇《問心》熱播,引發了觀眾對生命的積極思考。借醫療題材將社會熱點問題搬到螢幕上,將一幕幕真實發生的醫院故事一一呈現,自10月7日起在中央8套和騰訊視頻播出以來,取得了口碑和熱度上的雙豐收。

隨著#問心林逸原型在華西#的微博詞條上了微博熱搜,劇中林逸的參考原型之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醫生肖正華獲得了廣大網友的關注。18日下午,肖正華接受了封面新聞記者的採訪。

肖正華接受採訪

部分經曆與劇中“林逸”一致

為劇中病例無償提供建議

談及劇中林逸原型,肖正華表示自己只是自己確實作為該劇的醫療顧問之一,為劇中涉及的病例無償提供了專業建議,但談不上是“原型”。

談及電視劇劇組為何會聯繫到肖正華,他告訴記者,是因為劇中設定的角色之一是一位年輕的心臟外科醫生,做過世界頂級難度的瓣膜手術之一—commando手術(二尖瓣主動脈瓣雙瓣環擴大重建+二尖瓣置換+主動脈瓣置換手術)、巨大的冠狀動脈瘤手術等高難度手術。劇組搜索到了多年前的新聞報導,發現他在19年就完成了西南地區首例commando手術,以及多年前在老師張爾永教授的幫助下,他做了一台全球首例的“左右冠巨大的冠狀動脈瘤手術”。肖正華的經曆和劇中角色的設定一致,於是《問心》劇組聯繫到他,希望他能夠給一些專業的建議。

肖正華與主角合照(右 肖正華)

“因為臨床工作繁忙,最初是打算回絕的,但接觸之後感受到了整個劇組想拍出一部和之前醫療劇都不一樣的、更加真實的,反映目前醫療現狀的劇。我也希望大家都看到我們真實的生活,雖然有各種矛盾的碰撞,但也更加真實,尤其在目前這個醫患關繫緊張的年代,需要這麼一部真實的電視劇,所以我完全無償的提供了專業性的建議。”肖正華說。

肖正華與主角合照

共情能力是醫患之間的紐帶

想患者所想 急患者所急

《問心》借助醫院這樣一個人性實驗室和生死場,從生命的廣度和人性的深度上去洞察人間百態、還原醫療本體、探討生命價值,重構了人與人彼此間的信任與溫度。

劇中“林逸”這一角色總是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現實中的肖正華也是一名會與患者共情的醫生。

肖正華告訴記者,在國慶期間,他救治了一位患者,病人手術成功轉回病房,在查房時他對肖正華說:“等我好了,邀請肖醫生的團隊來我這裏吃魚(這位患者家裡開了一個釣魚的地方)。”

“我當時笑著回答他:好的,我帶我團隊過來,錢照付,不過要你親自下廚給我做好吃一點。我說完病人眼眶就紅了,因為他知道我能夠讓他健康的回家,繼續下廚,恢復到平時的狀態。”肖正華微笑著講述,眼裡也泛起了點點淚光。

肖正華與患者

“當醫生,最重要的是站在患者角度考慮問題,要學會共情,但一共情就容易衝動,去挑戰別人不願意做的手術,所以我現在做的大多數手術都是難度極高的手術。”

多年前肖正華做了一台冠狀動脈瘤手術,患者當時去了西南多家醫院都被拒診,來到肖正華門診時他告訴患者:“這個手術,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人做過,我也沒有做過,你要是信任我,我們就一起努力來幫你。”患者選擇相信他,最後存活了。

還有一位懷孕的母親,肖正華為她做了保留瓣膜的根部替換手術,這個手術也要承擔很大的壓力,但當時在手術室,他沒有考慮那麼多,最後患者恢復很好,回歸正常生活,還帶著出生的女兒來到門診看望過肖正華。 “似乎這個小孩在肚子裡就知道我幫她媽媽做過手術,還救了她。” 肖正華說。

肖正華與患者

內心細膩 一絲不苟

他是同事們眼中的 “鐵甲奇俠”

跟大多數外科醫生做的事情一樣:手術、門診、開學術會、科研、教學。多年來高強度工作模式早已讓肖正華習慣了每天早上6點起床,7點到醫院查看昨日的手術患者,每天下班回家都是深夜,一到週末就做急診的狀態,這樣為患者拚盡全力的醫生,被同事們親切的稱為“鐵甲奇俠”。

右一 肖正華

“其實我偶爾也會質疑自己當初為什麼要學心臟外科。但當我看到一個又一個重症患者活過來,那種成就感是無法取代的,所以說外科醫生是世界上最有幸福感的一類人。”肖正華說。

做過4000多台心臟手術的肖正華坦言,自己能夠記住的患者不多,要不就是很複雜的手術患者,要不就是術後最後沒有過關的患者,每一個死亡患者。“每一個死亡的患者,我都會去反思自己是不是又做得不好,或者失誤的地方,我也會因為患者的預後不好而沮喪。即便到了我現在這個階段,還會因為一台大手術而難以入眠,會因為術後患者出現併發症離世而傷心自責,也會因為患者家屬錄音而生氣,我想這才是真正有血有肉的人,人都有缺點,正如《問心》所反映的一樣,有的人活了,有的人走了,有歡笑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