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何為|專訪港中大校長段崇智:香港的大學如同沙漏的通道,融彙中西

【編者按】

澎湃新聞“大學何為”專題一直高度關注香港特區高校的發展與改革,以期給內地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提供借鑒與參考。

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版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特區高校走出了一條顯然與內地高校不甚相同的道路。這些實踐與經驗能夠為內地高校借重,需要內地高校的探索與思考。此外,近年來,香港特區高校也紛紛加大了和內地高校及各界的合作,這些合作舉措的前景也值得我們期待。

今天推出的是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教授的專訪。

“香港和香港的大學就像沙漏的通道,背靠祖國,面向世界,融彙中西。”

今年8月在上海採訪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教授時,他這樣形容香港、內地與國際的關係。

一個月後,在北京再次見到段崇智時,他興奮地說自己上次返港後重新思考這個問題,又作出了補充,“為什麼沙漏里的沙子會往下流,因為有空間和地心引力,最重要的是沙子有流通的渠道,能夠互換,任何地方想要吸引人才也需要‘引力’”。

作為一所世界百強大學的校長,他要在學術發展和行政管理等事務中忙碌與周旋,卻難得保持著學者那般自由鬆弛、暢所欲言的狀態。在後一次採訪中,他似乎有很多話想分享,聊到了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癡迷,也聊到香港成長、美國留學的經曆如何影響他的教育理念,以及港中大在內地的規劃佈局等等。

今年是香港中文大學創校60週年,也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建校9週年。港中大走過了“一甲子”的輝煌與風雨路程,段崇智心懷抱負,他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袒露心聲,“我回香港,是因為答應了母親的要求,真的想為香港做一些事情,想為國家做一些事情,而不僅僅是拿薪水”。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接受澎湃新聞專訪。圖片由澎湃新聞記者吳怡 拍攝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接受澎湃新聞專訪。圖片由澎湃新聞記者吳怡 拍攝

一年之內建成6個產學研基地

在今年9月份故宮博物院與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推出的“宋拓魅力——碑帖珍本特展”上,段崇智在故宮看到顏真卿《多寶塔碑》碑帖時,挪不動腳。

段崇智祖籍安徽,出生於香港。他從小喜歡書法,沒想到多年以後回到故土,在故宮里,看著這熟悉的一筆一畫,記憶翻湧,小時候父親抓著他的手,教他學書法的畫面曆曆在目。段崇智曾在接受港媒採訪時提及,父親當年是抗日軍人,由東邊打到西邊,為國家出生入死,儘管自己旅居美國多年,但是從沒忘記中國人的身份。

故宮博物院館藏的清康熙青花萬壽尊,還有一件藏於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港中大與故宮的合作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已有近四十年。段崇智說,港中大與故宮合作得很愉快,也是遵循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跟著“菜單”走,有利於弘揚中華文化。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賦予香港八個中心的定位,其中包括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在9月份見到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時,段崇智滿面笑容跟王旭東說,“我們快點規劃下一次合作好不好?”王旭東回以真誠,“好,一言為定。”兩個人手一握,這個事就算談成了。

這趟內地行帶給了段崇智很多創新的想法。看到故宮展示的古代碑帖,他想起之前去西安碑林博物館參觀時,問導遊“這個碑是誰做的?”字本來是寫在紙上,從紙到碑,碑上只寫了書法家,卻沒有製碑人的名字。但就是這些碑,留住了曆史的痕跡。導遊告訴他,有一些碑要十年才可以雕好。

作為國際知名生物醫學科學家,段崇智對生物材料、組織工程、3D打印等研究造詣高深。他想到,故宮博物院或許可以把人工智能與3D打印技術結合起來製作碑,用現代技術去複原碑帖的製作流程。這也是曆史文物界與工程院、文科與理科的跨界結合。

故宮只是港中大今年擴展內地合作計劃的其中一站。在前八個月裡,港中大在北京、上海、深圳共建成了6個產學研基地,分別是香港中文大學深港創新研究院(福田)、香港中文大學北京中心、國家(中關村)火炬科創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創博港北京基地)、香港中文大學上海中心、香港中文大學創博港上海基地、香港中文大學人工智能交叉學科研究所上海科研工作站。

國家(中關村)火炬科創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創博港北京基地)落成儀式。香港中文大學官網 圖國家(中關村)火炬科創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創博港北京基地)落成儀式。香港中文大學官網 圖

段崇智解釋,這看似是馬不停蹄,實際上是因為前三年的新冠疫情,項目暫停,攢到了今年集中推進。

早在1997年香港回歸時,港中大就設立了首個北京聯絡處;今年,香港中文大學北京中心成立。從北京聯絡處到北京中心,意味著深化交流合作,助力京港兩地人才“雙向奔赴”,助力京港發展“雙向賦能”。

今年3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學深港創新研究院(福田)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落戶,專注於機器人、人工智能、醫藥和醫療器械領域,相當於港中大深圳研究院在福田區的“分店”。這是深港科技創新合作邁出新的一步,也是港中大在深圳新一輪佈局的新起點。

至於國家(中關村)火炬科創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創博港北京基地),則是相當於把港中大創博港孵化初創公司的成功經驗複製過來。用段崇智的話講,則是創博港在香港做完了測試,把“方程式”弄好了,其他地方可以直接套用,包括北京基地、上海基地。

早在2021年,港中大就與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合作成立“香港中文大學人工智能交叉學科研究所”,共同推動人工智能科技領域與相關交叉學科的發展及創新突破,今年在此基礎上正式成立了上海科研工作站。

港中大人工智能交叉學科研究所上海科研工作站揭牌儀式。香港中文大學官網 圖港中大人工智能交叉學科研究所上海科研工作站揭牌儀式。香港中文大學官網 圖

作為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的湯曉鷗,同時也是港中大信息工程系教授、商湯科技創始人。商湯科技的起源地,是香港中文大學。1998年,30歲左右的湯曉鷗剛結束七年多的留美求學生涯回國,到港中大任教,商湯科技的創始團隊便源於此。2014年,商湯科技正式成立;2019年,商湯集團中國總部暨全球研發總部落戶上海;2021年,商湯科技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

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and World Report)雜誌最新公佈的2023年“全球最佳大學排名”中,港中大在人工智能學科中位列全球第三位,表現出色。

“商湯是一個以大學為核心的獨特香港故事”,段崇智評價,湯曉鷗是土生土長的人工智能高手,港中大在AI領域的發展離不開湯曉鷗的貢獻,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也傾注了湯曉鷗的心血。平時湯曉鷗大部分時間都在上海,極力推動內地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時也兼顧著港中大的教學,帶領學生在AI的細分領域繼續拓展合作。

在段崇智看來,高校跟科研人員應該互相成就,大學可以為科研人員搭建和提供技術孵化的平台,“大學可以求全,什麼都可以做”。而科研人員則擅長在某一個領域深耕,把研發成果帶出實驗室走進更廣闊的市場。

他希望港中大能走出更多“湯曉鷗”,帶動香港和內地的科技進步,這是時代賦予高等教育更大的責任和使命。

香港中文大學校園。香港中文大學官網 圖香港中文大學校園。香港中文大學官網 圖

“香港是沙漏的連接通道”

在京、滬、深新成立的6個產學研基地,連同已經在粵港澳大灣區建立的逾10多項設施和未來的發展計劃,港中大構建成強而有力的內地發展網絡。

段崇智表示,在邁入下一甲子中,港中大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繼續推進本校“2025策略計劃”及內地發展策略,加強與內地的合作,攜手推進人才、科創、教育等領域的發展,共同構建更加繁榮和創新的社會。

在他看來,香港作為孵化器和連接器,有責任將內地與國際聯結起來。他將香港比喻成“連接沙漏兩端的通道”,背靠祖國、面向世界、融彙中西。沙漏里的沙子可以雙向流動,通道的寬窄影響流通的速度。

為什麼沙漏中的沙子會向下流動?8月份,段崇智在上海初步講了關於沙漏的理論,返港後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思考,是他的習慣。9月份在北京再次見到澎湃新聞記者時,他完善和豐富這個理論,“沙子之所以向下流動,是因為有空間和地心引力,最重要的是沙子有流通的渠道,能夠互換”。

放在現實來看,則是香港培養的人才可以到內地發展,內地培養的人才也有機會到香港,甚至可以換新的沙子進來。

這些“沙子”是什麼?是人才、科技、文化和經濟。

為了吸引更多人才留港,香港擬提高非本地生招生名額的占比。目前香港八所由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大學,非本地生的招生上限為核準學額的最多兩成。這兩成非本地生的學額,一般為內地生和國際生各占一半,既要保證國際化程度,提高大學的國際排名,同時也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證招收內地生的名額,還要兼顧本地生的利益。

在篩選內地生方面,港中大會重視學生的地域和學校分佈,例如儘量均勻北京、上海或者廣東等地方的生源,保證教育的公平性。“國家需要人才,人才是需要培養的,誰去培養?我們。”段崇智說,“大學就是培養人才的地方,這是我們要去做的事。”

根據星島日報報導,新的《施政報告》提出銳意打造“國際高等教育樞紐”,將提出非本地生上限提高至40%,建議已諮詢八大高校意見並獲支持。以目前每年級約1萬5000個大學學士資助學額計算,提高限額意味非本地生由目前最多3000人,倍增至6000人。

上述報導稱,香港特區政府將推出措施,吸引非本地生畢業後留港工作。目前本港只有1%的非本地生畢業後會留港發展,特區政府期望將數字提升至5%,與英美等海外國家看齊。

為瞭解決畢業生找工作難的問題,港中大開創了全港首個校企合作教育計劃──“在學·在職計劃”。該項計劃注重理論與實踐並行,參與學生修讀職前預備學科後,會獲配對一份為期六至八個月的全職、有薪並設學分的實習,讓學生完成此計劃後具備更強就業競爭力。在2022-23學年展開的第二屆計劃中,企業夥伴已增至超過100家,提供超過600個實習機會,

第一年,該項計劃的錄取名額不超過100人,挑選出最好的學生,合作企業主要是在香港註冊的公司;第二年參與學生增至180多人;今年繼續增加到200多人,部分合作的企業來自大灣區的其他城市,有的實習月薪甚至高達2萬港元。

逾半數參與學生獲直接留任為兼職或正職員工。而“在學·在職計劃”中,非本地生占比約為30%,留下來為港服務的可能性很大。在畢業前,學生通過這項計劃跟社會、企業建立了實際聯繫,企業要找什麼樣的人才跟學生的就業更好地銜接起來,更多企業加入港中大的合作名單中。

今年2月24日,香港中文大學“在學·在職計劃”舉行一週年典禮,一眾企業代表、合作夥伴、港中大教職員和參與學生出席。香港中文大學官網 圖

“大學最重要的是人,people。”段崇智喜歡一句話,“bring in the best,bring out the best”,用他的話翻譯就是,五湖四海招英才,大江南北創新高。“這是我的任務。”

“到內地建學校不是為了賺錢”

在港中大校長室的牆上題有“望遠”二字的書畫,這是一位學生送給段崇智的禮物。段崇智偶爾會望著這兩個字陷入沉思,學校排名上升、在全球有影響力,是他“每天起床上班的動力”。

歸國前,段崇智曾在匹茲堡大學、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費城托馬斯傑斐遜大學、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等多所私立、公立高校和研究機構工作過,從基礎的崗位一步步努力晉陞到管理層,熟悉不同大學的運作模式,對於世界高等教育的運作體系有自己的見解,這也為他執掌港中大奠定了基礎。

上任之初,段崇智曾說過,出任校長的其中一個重要目標是通過卓越教學,加強跨學科研究,以及凝聚力量,提升港中大的國際影響力。多項數據顯示,在段崇智這些年的領導之下,港中大的綜合實力持續提升。

世界大學排名權威之一《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雜誌最新公佈的2023年“全球最佳大學排名”中,港中大排名第53位,且在香港排名第一,為曆來最佳成績。從2017年世界排名第154位攀升至去年的第82位,再到今年的第53位,港中大排名在過去五年間顯著提升。

而在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亞洲大學排名中,港中大今年排名升至第六位,較去年上升一位,為THE亞洲大學排名自2013年推出以來港中大曆年最佳成績。至於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港中大排在第83位,首次打入全球百大,港中大整體評分達89.4分,再次成為香港排名最高的大學。

在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版圖上,香港高校對於提升大灣區乃至華南地區高校的國際影響力負有重要責任。今年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建校9週年,它的創立和建設離不開劉遵義教授的大力推動。

劉遵義在2004-2010年間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當時很多地方來談合作,希望在外地建立香港中文大學的分校,甚至提出負責全部費用,但都被劉遵義婉拒了,只有距離較近的深圳,讓劉遵義看到了可能性。

港中大是全港大學中最早開展大灣區發展項目的院校,並深度參與深圳市的教育發展和科研建設。2006年與深圳市和中國科學院合作的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是港中大最早在大灣區的重要策略性建設,獲得國家高度肯定。

2007年,港中大建立深圳研究院;2014年成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18年深圳研究院眾創中心建成產學研平台。在深圳市的最新發展項目包括2020年發展河套創新合作,成立深港創新研究院(福田)。

9月4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迎來了2023年度入學典禮。香港中文大學官網 圖9月4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迎來了2023年度入學典禮。香港中文大學官網 圖

“港中大到內地建校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培養人才,我們從來沒有講過錢的事。”段崇智說,港中大建立深圳校區有三方面原因,分別是:在珠三角引進香港高等教育教學模式;用跟以往不同的教育方法為國家培養人才;維護好香港與珠三角地區的合作關係。

今年港中大推出了“雙主修2+2模式”,這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讓學生於深港兩地校園修讀雙主修本科課程的項目。學生在本科四年學習期內於港中大及港中大(深圳)修讀兩個主修專業,並於深港兩地輪換上課和實習,各修讀兩年,以進行學習、研究及實地考察。

“‘雙主修2+2模式’是在教育方面融入國家發展的第一步,這樣就真的把大灣區打通了。”在段崇智心底有一個願望——他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高校能衝進世界排名前100。他還期盼,以後有機會到中科大交流,回父親的故鄉安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