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出圈」的越劇,能帶火戲曲市場嗎?

新華網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 王誌豔)最近,重慶的00後網民小蟹決定,遠赴1600多公裡外的杭州,去看一場越劇《陳三兩》,她唯一焦慮的是可能會搶不到票。

該劇主演,就是在沉浸式越劇《新龍門客棧》中,憑藉一段轉圈影片轉到網民「心巴」上的越劇女演員陳麗君。她的小生扮相「邪魅狂狷」卻不顯「油膩」,「玉面修羅」俘獲無數像小蟹一樣的粉絲。

12月7日,陳麗君即將上演的兩部越劇《何文秀》《陳三兩》甫一開票,所有場次迅即售罄。很幸運,小蟹搶到了一張。但她心心唸唸的《新龍門客棧》,仍然一票難求。

在某短影片平台,陳麗君這一轉轉出超30億次的播放量,連帶著越劇詞條關注量攀升到近80億次。

這不是越劇第一次「出圈」。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一句「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讓越劇電影《紅樓夢》及主演名躁一時並傳唱至今。

但這一次,似乎有些不同。

短影片助陣,年青人對傳統戲曲「上頭」

近些年來,傳統戲曲曲藝表演正通過短影片、線上直播、創新內容形式等方式不斷髮展新的受眾。《新龍門客棧》在這點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該劇早在今年3月就開始首演,迄今演出的140多場中,非傳統越劇觀眾佔到了70%,基本都是年青人。第一次嘗試線上直播,就吸引了900多萬人次觀看,近4000名觀眾發佈了超過1.4萬條評論。

線上火熱導致的結果是,最近兩三個月,該劇更一票難求。再到11月初,陳麗君轉圈影片頻繁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熱搜,多維度傳播讓這部新編越劇正式進入更大眾的視野。

年青人為何突然對傳統戲曲「上頭」?在資深戲曲媒體人張弦看來,年輕化的創新表達是重要因素。「《新龍門客棧》的題材,沉浸式小劇場駐場演出概念,傳播方式等,整個創意策劃走得非常超前。它的舞台設計並不是常規的戲曲舞台,排演中用了很多電影蒙太奇式的手法,呈現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一些片段很適合在短影片上傳播。」

沉浸式越劇《新龍門客棧》劇照沉浸式越劇《新龍門客棧》劇照

短影片平台正在成為戲曲傳播的「新主場」。數據顯示,2022年間某短影片平台的戲曲直播超過80萬場,累計觀看人次超25億。

「《新龍門客棧》的‘出圈’,其實是過去幾年趨勢的自然延續。」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副研究員孫佳山對記者談到,直播短影片平台正成為傳統戲劇戲曲,包括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內非常重要的「第二舞台」,它提供了新的展演空間和演藝場景。

對於有人將戲曲稱為「奶奶輩的藝術」,張弦並不認同,「這是一種誤解。現存的348個劇種,既有文雅的,也有通俗的。很多戲曲來源於早年的廣場藝術,它們就是當年的大眾娛樂、流行歌曲。不妨把年青人喜歡戲曲看成很自然的事,要改變對戲曲的僵化認知。」

今年恰逢女子越劇誕生一百週年,在戲曲門類中屬於「正青春」。因多表現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越劇又被稱為戲曲裡的「青春偶像劇」。而越劇演員,似乎一直有「偶像化」的傳統,從老一輩的尹桂芳、徐玉蘭、王文娟,到王君安、茅威濤、張宇峰,再到現在的陳麗君,有望接捧新一代越劇愛好者的偶像級流量演員。

當「青春偶像劇」遇上新傳播形態促生的「粉絲文化」,一場雙向奔赴水到渠成。

「跨界混搭」加持下的戲曲突圍

著名劇作家、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陳彥曾說:「當代戲曲藝術如何出好作品?如何贏得觀眾?我覺得越是臻於完善的境地,越是面臨如何突破僵化的考驗。」

「要重新讓戲曲藝術從象牙塔里走出來」,是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陳麗君的老師茅威濤一直在思考實踐的事情,《新龍門客棧》就是她作為出品人的一份新答卷。

近年來,戲曲與戲劇、影視作品、音樂、文創等跨界合作越來越多,一批多元融合作品的「出圈」帶火了戲曲。

比如,今年春節檔大熱電影《滿江紅》中,「豫劇+搖滾」混搭的配樂「讓人上頭」,刷新了不少年青人對戲曲的認知。而河南戲曲名家張曉英也因為電影配唱了《探陰山》《包公辭朝》《包青天》等7個唱段,受到年青人追棒。

再如,2020年的熱播劇《鬢邊不是海棠紅》深植京劇文化,充分呈現出傳統戲曲藝術之美。同期上線的京劇知識節目《瑜你台上見》,以風趣幽默的形式,與劇集一道形成傳播國粹文化的合力。還有戲曲節目《驚·鴻》用舞蹈將崑曲、秦腔、評劇、川劇、河北梆子、京劇串聯起來,為年輕觀眾帶來別樣的戲曲藝術體驗,等等。

北京歌劇舞劇院導演、製作人樂波娟,早在中國戲曲學院讀書期間就開始思考,如何讓戲曲藝術中的精華「破圈」,並嘗試跨界創作,融入京劇元素的實驗戲劇《誰是馬克白》已在小劇場上演了10年。近年來在話劇《留取丹心》,自由體戲劇《譚鑫培1902-1908》中,她與團隊又更深入的探索京劇與戲劇的結合。

談及跨界創作的難點,樂波娟表示,它要求創作者在兩個領域內都要有較高的水平,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首先找到合適的演員就很難,另外戲曲演員參與到戲劇作品中時,原本戲曲表演的程式化、表演習慣和狀態都需要進行調整。」

陳麗君在接受採訪時也談到,《新龍門客棧》里,在傳統戲曲程式化的表演之上,有了更多細膩、即興的「體驗式」演繹,這與傳統戲曲的表達不盡相同。

孫佳山認為,跨界創新不能違反藝術創作的基本規律,不能顛覆藝術的本體,得分清楚主次,處理好平衡。「作品有沒有藝術感染力,這是可以客觀感受到的,廣大觀眾是會用腳投票的。」

沉浸式越劇《新龍門客棧》劇照沉浸式越劇《新龍門客棧》劇照

戲曲「流量」能否變「留量」

越劇火了,其它戲曲呢?

記者觀察到,某票務平台上,除了與陳麗君相關的戲票賣得不錯,哪怕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越劇依然冷清,票價普遍不高,餘票還很多,想看人數和評論卻很少。傳統戲曲演出依然面臨著嚴峻的市場考驗。

根據中國演出協會的數據,2022年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243.60億元,但戲曲演出平均票價92元,票房收入僅為2.08億元,不足百分之一。換算下來相當於僅有200多萬觀眾願意走進劇院為戲曲演出買單。

只有一出《新龍門客棧》顯然是不夠的。

有業界人士表示,製約戲曲行業發展的因素很多,諸如戲曲人才儲備相對短缺,觀眾流失,審美意識落後於時代等等。戲曲的培訓學習有其特殊性,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還得看天分。崑曲演員劉書含就表示,《牡丹亭》里最經典的「遊園」「驚夢」兩折,她學了整整兩年。

無法速成,也意味著《新龍門客棧》這樣的案例短時間內不能被批量複製。而在一部手機就可以滿足多種娛樂需求的當下,似已「陳舊」的戲曲又拿什麼吸引觀眾走進劇場?

沉浸式越劇《新龍門客棧》劇照沉浸式越劇《新龍門客棧》劇照

「舞台藝術必須要有觀眾,這是它殘酷的地方。目前傳統戲曲的市場還很狹小,培育過程漫長而艱難。但我們也要堅持,戲曲這種高度凝練的藝術門類,必須得有人繼承,得有人幫它創新。」樂波娟說。

以青春版《牡丹亭》為例,這是崑曲一早就面向年青人的嘗試。自2004年首演迄今,400多場演出下來,經過近20年的市場培育,目前劇院中年輕觀眾佔比能在60%以上,殊為不易。

張弦認為,戲曲發展不能抱殘守缺,需要與時俱進,但吸收每個時代哪些好的東西,從哪個角度發展進步,要去積極探索。雖然最終結果得交給時間驗證,但鼓勵創新與嘗試是必須的。

一時熱鬧過後,戲曲「流量」能否轉化為真正的戲曲「留量」,是廣大曲藝工作者要面對的一道考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