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集體紀念宗慶後,紀念的是什麼?

▲宗慶後資料圖。圖/IC photo▲宗慶後資料圖。圖/IC photo

2月25日,娃哈哈集團發佈訃告,其創始人宗慶後於當日10時30分因病逝世,享年79歲。宗慶後去世後,馬雲、李書福、雷軍、周鴻禕等企業家紛紛懷念,不少民眾也自發前往娃哈哈門口,在網絡上,社會各界人士也紛紛悼念這位敢闖敢試的企業家。

宗慶後是中國改革開放時代第一代企業家的代表人物。與他同時代的企業家,大多在1984年這個起點前後開始嶄露頭角,他們通常被稱作「84派企業家」。

時至今日,這一代企業家有的功成身退,有的泯然眾人,有的已被時代甩在身後。而宗慶後始終是為人景仰的企業家群體中的一員。他的離世,也喚醒了人們對於40年前那個大創業時代的集體記憶。

顯然,宗慶後和他那個時代留給人們紀念的,不僅僅是成功事蹟和勵志故事,還有更珍貴的東西值得品味。這也是宗慶後離世後,為何引發企業家們紀念的重要原因所在。

勇氣是他們的「第一桶金」

1984年,丹恩小平先後視察了深圳、珠海、廈門三個經濟特區,並分別為三個經濟特區題詞。

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和試驗區,隨著圍繞經濟特區的種種雜音消失,中國改革開放的格局正式確立,經濟體系也開始加速從計劃經濟向市場化轉軌。而宗慶後這一代企業家自然也就有了在浪潮湧動時勇立潮頭的底氣。

轉軌時代的主要特徵是短缺。商品短缺、企業治理理念短缺,但最短缺的大概是穿透時代幕牆的勇氣。而隨著1984年應運而生的第一代中國企業家,無不擁有這種勇氣。

這些企業家對企業大膽改製、引入新企業管理形式和組織形式,及時發現買方市場即將出現,從而站立到了潮頭。

魯冠球、張瑞敏、馮根生是如此,1987年蹬著三輪創業,在報紙打廣告、收購國營罐頭廠的宗慶後也是如此。可以說,勇氣是他們的「第一桶金」。

宗慶後這一代企業家也有心無旁騖、「小車不倒只管推」的執著。從娃哈哈的第一款產品「兒童營養液」到「果奶」,再到純淨水產品、AD鈣奶、八寶粥、非常可樂、營養快線等,娃哈哈一直踏踏實實做主業,沒有因市場環境變化去掙快錢、熱錢。

按宗慶後的話說,「我這一生就創立了一個娃哈哈」。這種執著背後,當然有看到了中國上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10年代人口紅利爆發的敏銳,但更多是要穩穩做好、做大一家企業的信念。

這一特質,在34歲看到《人民日報》的一篇社論後就下決心一輩子做汽車業相關產業的魯冠球、做國民家電產品的張瑞敏身上都能看到。

從這個角度看,馬雲、李書福等企業家們集體紀念宗慶後的離世,其實也是對他在創新創業過程中所展現的非凡勇氣和執著精神的紀念。

用腳步丈量市場地圖

宗慶後這一代企業家,大都保持著對市場的深入觀察和思考。創業初期,深入市場一線、親自丈量市場地圖是諸多早期中國企業家的習慣。這種習慣後來被稱作「四千精神」——「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

在第一代成功的中國企業家都富了之後,還能不能保持「四千精神」?宗慶後三次被列為中國首富,仍常坐經濟艙、穿幾十元的布鞋,這些生活細節說明他的態度。而在互聯網時代到來後,娃哈哈也通過下沉市場,深耕基層努力拓展延續了當初的「四千精神」。

今天的企業家要想踏踏實實地做好企業,這種深入市場一線、用腳步丈量市場地圖的精神顯然必不可少。而在非凡的勇氣和執著精神之外,深入的思考和敏銳的市場意識,更是新時代民營經濟壯大發展必不可少的推動力。

宗慶後也有維護中國品牌的自覺和志氣。娃哈哈的成長史上,與不少洋品牌打過官司。與法國達能長達十多年的官司曾被稱作「改革開放30年以來最大的國際商戰」。最終雙方經歷29場訴訟後和解。

宗慶後評價這一官司時說:「我們不去欺負別人,但也不能讓別人欺負。」宗慶後並非拒絕與國際企業合作,而是不想把自己一手創辦又涉及民生的企業品牌拱手讓人。他在這場官司中表現出的立場對於今天的國際商貿合作也不無啟迪。

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

隨著宗慶後離世,他那一代中國企業家不少都已凋零。在緬懷宗慶後和他的火熱時代的同時,一個疑問也隨之而來:他們的成功故事還能複製嗎?他們曾經展現出的企業家精神在今天還有價值嗎?

無疑,今天的市場環境和創業環境與宗慶後等第一代企業家應運而生之時已大為不同。但也要看到,過去有過去的困難,今天有今天的挑戰。每一代創業者和企業家都要迎接他們面對的境遇。

宗慶後那一代企業家,靠著對時代大勢的敏銳把握,靠著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創業精神,贏得了發展機會。這是當下最該追憶和繼承的資產。

今天,對於民營經濟的定位並沒有改變,在各地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大背景下,民營經濟發展空間越來越大,經濟領域的「風口」風聲四起。

在此時刻,企業家們紀念宗慶後的離世,懷念他在艱難時刻把握大勢,勇敢站在「風口浪尖」,革除積弊、創新發展的機敏與勇氣。某種程度上,這既是對宗慶後那一代企業家曾經展現的中國企業家精神的懷念,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傳承。

也因此,人們相信,隨著當前我國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和民營經濟地位的持續提升,只要持續弘揚企業家精神,在 「84派」「92派」等企業家群體之後,勢必能湧現出新一代的企業家群體,並創造出新的傳奇。

撰稿/徐立凡(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