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的高台建築為什麼衰落

    圖片來源:《傅熹年建築史論文集》插圖    圖片來源:《傅熹年建築史論文集》插圖
    戰國燕樂射獵圖案刻紋銅鑒描繪的高台建築。山東大學教授路國權供圖    戰國燕樂射獵圖案刻紋銅鑒描繪的高台建築。山東大學教授路國權供圖

    1950年秋,原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輝縣進行發掘,由此拉開了新中國考古工作的大幕,其成果刊布在「中國田野考古報告集第一號」《輝縣發掘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報告》中報導了一件戰國時期的銅鑒,原報告描述這件銅鑒時說:

    燕樂射獵圖案刻紋銅鑒,器形與一般戰國式銅鑒相似,大口小底,兩耳垂環,口緣外折,底平無足。……表面光素,里壁用利刃精刻花紋兩列,紋細如發,用放大鏡始清楚可見。……內容頗豐富,大底半周屬燕樂,半周屬射獵。燕樂部分,以建築物為中心,左鍾右磬,計可顯見者人28,鳥獸8,器43。左以牆垣房簷為界,右以牆垣繩索紋為界。涉獵部分,人9,林木鳥獸30,器23,皆園林池沼風物。

    經傅熹年先生的複原研究,銅鑒上描繪的高台建築由3層組成:下層中心是夯土台,夯土台四周繞以廊,中層正中立都柱,都柱兩側各有輔柱承托上層,中心部分四周亦繞以廊。上層中心應是堂,四周設廊,堂與廊簷形成重檐。脊上方有叉形脊飾。上中層簷刻出筒瓦和板瓦的圖像。三層柱上都置櫨鬥。

    這件銅鑒所反映的建築形象,可以作為戰國時期普遍興建的高台建築的一個代表作。宿白先生認為:「魏位於中原地區,是當時文化水平最高的所在,這個台榭圖像,比鹹陽秦的殿堂進步多了,也可能比中山王墓享堂進步,可以看作戰國建築的代表作品的圖像。」

    在列國紛爭、百家爭鳴的年代里,「高台榭,美宮室,以鳴得意」成為那個時代的共同取向,由此誕生了一批著名的高台建築,如楚靈王六年(公元前535年)「舉國營之,數年乃成」的章華台,「台高10丈,基廣15丈」,曲欄拾級而上,中途休息三次才能到達頂點,故又稱「三休台」;楚靈王好細腰,宮廷里滿是細腰宮女,所以章華台又被稱「細腰宮」。這種對建築高度的狂熱追求,一直持續到漢代,《史記·孝武本紀》記載了一座形製特別的高樓「井干台」,「高五十丈,積木為樓」。

    但是,這種對建築高度的追求只是盛極一時。中國古代建築此後更悠久的傳統,是追求在平面上縱深發展所形成的建築群與庭院之間的空間變化。潘穀西先生指出,中國古代建築以群體組合見長:

    宮殿、陵墓、壇廟、衙署、邸宅、佛寺、道觀等,都是眾多單體建築組合起來的建築群。其中特別擅長運用院落的組合手法,來達到各類建築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標。人們對所在建築群的生活體驗和藝術感受,也只有進入各個院落才能真正得到。庭院是中國古代建築群體佈局的靈魂。

    追求極致是人類的天性。那麼,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古代建築放棄了對高度的追求,而去發展院落式的群組佈局呢?

    根據傅熹年等先生對於戰國時期高台建築圖像的研究,結合考古發現的高台建築遺址,可以發現,古人為了追求建築的高度,曾經在兩個方向上做過努力:其一是用夯土夯築基礎,在每一層夯土基礎上用木材構築出樓閣的外觀,這種高台建築可以使每一層的開間得以保障,但每一層的立柱和立柱之間並沒有結構上的必然聯繫;其二是井干樓,可以在保持高度的同時,獲得一定的開間尺度,但是木材的消耗是巨大的。建築高台需要耗費大量的民力,《國語·楚語》中記載「靈王為章華之台,與伍舉升焉」,伍舉對楚靈王說:「今君為此台也,國民罷焉,財用盡焉,年穀敗焉,百官煩焉。」

    中國古代對於高度的追求保存在了塔的建造中。仙人好樓居,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印度的窣堵坡形式就與漢代的樓閣相結合,形成樓閣式塔。樓閣式塔還不能滿足古人對高度的想像,於是,又發明了密簷式塔。

    鄭岩教授認為,密簷式塔的塔簷雖然密集,但在每層塔簷之間都有一段極短的塔身。在這段高度有限的塔身上,常常製作出門窗。因此,雖然密簷式塔有可能在外輪廓上吸收了外來的因素,但其實質性的組件與樓閣式塔並沒有根本的差別,或者可以看作是一種「壓縮」式的樓閣式塔。之所以要做這樣的壓縮,鄭岩認為這主要是為了克服木結構樓閣式塔在高度上的局限,「磚塔將每一層塔身壓縮,利用簷子將有限的高度做了分割,憑藉著這種分割和壓縮,獲得了‘層’數的增加,由視覺而引發聯想,從而獲得概念上的‘高度’」。

    塔確實滿足了我們對於高度的希冀,木材的使用在高度上可以達到很高的成就,如現存的應縣木塔,這個成就是木構技術發達之後取得的。然而木塔在空間方面存在缺陷。塔上的空間是非常有限的,除了少數瞭望塔,沒有更多的實用價值。

    磚石材料在理論上可以滿足我們對於建築高度和空間的需求,但是,中國的工匠對於磚石材料的運用並不嫻熟。梁思成先生稱之為「用石方法之失敗」,指出「中國石匠既未能儘量利用石性之強點而避免其弱點,故對於墊灰問題,數千年來,尚無設法予以解決」。

    從戰國時期高台建築興建的潮流,以及傅熹年先生所稱「中國古代台榭建築衰落消失」的過程來看,木結構成為中國建築的主流,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選擇,在這個過程中,自然的、經濟的、技術的和觀念的因素是相互製約的。

    此時,我們再回望戰國秦漢,那確實是一個讓人血脈僨張的時代,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係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

杭侃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3月22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