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在京杭大運河最南端,赴一場「文化味」的Citywalk

中新網杭州4月23日電(邵燕飛)「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詩人白居易曾為表達對杭州的留戀之情,寫就千古名篇。千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杭州的街頭巷尾、山川湖泊留下佳作,令人心馳神往。

如今,在浙江杭州,循著古人的腳步來一場Citywalk(城市漫遊),已成為許多人休閑生活的一部分,而位於拱墅區的橋西歷史文化街區,是人們感受杭州文脈、體驗傳統文化的好去處。

橋西歷史文化街區中的「橋」指的是拱宸橋,其作為杭城古橋中最高最長的石拱橋(橋長98 米、高 16 米)始建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已有近 400年歷史,是京杭大運河最南端的標誌。

橋西歷史文化街區一景。 杭州市拱墅區委宣傳部提供

拱宸橋橋西,南起登雲路,西達小河路,北至橋弄街,至今仍有保存完整的清末民初沿河民居建築以及大量近現代工業遺存——321戶原住民枕河而居,133家各業態商戶繁華依舊,是一個集中體現近代工業文化、平民居住文化和倉儲運輸文化的文化復合型歷史街區。

在橋西歷史文化街區,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合,歷史的印記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走進位於該街區的手工藝活態館,3000平方米的場館面積保留了建築的傳統木樑結構,其前身為國家級文保單位——通益公紗廠遺址。

眼下,作為浙江省規模最大的手工體驗基地,手工藝活態館集互動教學、非遺手工體驗和民間技藝表演為一體。館內佈置著各類作坊式場景,還有技藝人員現場展示、互動,擁有竹編、油紙傘、造紙術等近 20 項非遺技藝體驗。

據瞭解,橋西歷史文化街區集聚了中國刀剪劍博物館、中國傘博物館、中國扇博物館、工藝美術博物館等四大國字號博物館。近兩年來,隨著大運河數字文獻館、大運河數字影像館、大運河紫檀博物館主體相繼投用,形成都市里罕見的博物館群落,被稱為「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在橋西歷史文化街區,一批誌同道合的手藝人相聚一堂,共同賡續傳統的文脈。

步入吳理人民俗藝術館,人們可在其中瞭解運河、學習民俗畫、定製運河衍生產品。創辦者吳理人從小生長在運河邊,以民俗入畫,被譽為「畫說杭州第一人」。他創作的《運河杭州風情圖》也是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橋西歷史文化街區一景。 徐珊珊攝橋西歷史文化街區一景。 徐珊珊攝

移步浙派徐門琴館,人們能在此領略中華古琴及傳統文化。作為浙派古琴非遺傳承基地,徐門琴館現任社長徐君躍是當代古琴大師徐匡華之子,也是全國古琴比賽的金獎得主。浙派徐門琴館運河館以古琴藝術為核心,倡導都市人回歸文化。

作為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杭州目前擁有西湖文化景觀、大運河、良渚古城遺址3處世界文化遺產,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186處(群)、歷史文化街區17處、歷史文化名鎮10處、歷史文化名村22處、歷史建築1686處……

橋西歷史文化街區的文脈活化實踐,折射出歷史名城杭州正不斷探索新的「求解方式」,實現人文經濟領域的高質量發展。

2023年5月1日,《杭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正式實施,這是杭州首次以「城」為單位,為歷史文化保護立法。潮流易逝,文化雋永。守護好千年文脈,「最憶是杭州」的故事未完待續……(完)

【編輯: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