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澱法院:近三年受理的知識產權案件,半數以上涉數字經濟

新京報訊(記者張靜姝 通訊員李思頔 施俊文)4月23日,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了《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白皮書(2024年度)》。新京報記者從發佈會上瞭解到,近三年,海澱法院共受理涉數字經濟知識產權案件4851件,佔全部知識產權案件的56.7%,審結數字經濟知識產權案件4840件,以判決方式結案1447件,判賠數額最高達2100餘萬元。

發佈會現場。 圖源:海澱法院發佈會現場。 圖源:海澱法院

除對近三年數字經濟知識產權案件審判情況進行通報外,這場發佈會還介紹了該院2023年知識產權審判情況,並發佈了涉數字經濟知識產權糾紛十件典型案例。

據海澱法院梳理,2023年該院新收知識產權民事案件2841件,同比上漲11.8%。審結知識產權民事案件3244件,同比上漲15.2%;其中以速裁方式結案1891件,佔全年審結案件的58.3%。海澱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弓表示,近年來,數字經濟高速發展,與數字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不斷受到重視。海澱法院審理了眾多涉數字經濟的典型案件,妥善化解了大量數字經濟下的知識產權矛盾糾紛。

發佈會上,海澱法院民事審判五庭(知識產權審判庭)庭長楊德嘉介紹了近三年涉數字經濟知識產權案件審判情況。在他看來,此類案件呈現出諸多新特點、新趨勢,一是平台數據權益保護成為熱點和重點,二是數字文化產品保護備受關注,三是網絡平台中的侵權行為方式不斷變化,四是對互聯網黑灰產的治理亟須加強,五是涉數智知識產權糾紛化解需加強探索。

結合上述案件特點和趨勢,海澱法院也提出建議,包括:引導企業樹立公平誠信意識,維護健康良好競爭秩序;發揮行業協會橋樑橋樑作用,構建協同高質量發展合力;豐富行政機關服務舉措,發揮能動有效執法能力;強化司法機關法治保障職能,完善知產司法保護機制。

編輯 彭衝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