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普華永道金軍:電動汽車賽道擁擠,產品同質化問題不可迴避

4月25日,2024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開幕。普華永道中國汽車行業主管合夥人金軍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產品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具有領先性,北京車展將吸引更多全球目光。

金軍認為,從今明兩年來看,電動汽車降價趨勢可能會持續;二手車電動汽車的殘值問題會長期存在;中國電動車賽道擁擠,玩家遠遠多於其他國家;汽車產品同質化是不可迴避的問題,需要體現出獨特性、引領性。

普華永道中國汽車行業主管合夥人金軍。受訪者/供圖普華永道中國汽車行業主管合夥人金軍。受訪者/供圖

北京車展吸引更多全球目光,降價趨勢可能會持續

貝殼財經:今年北京車展有哪些看點?有哪些趨勢?

金軍:今年各家佈局早,車展前夕發佈活動多,預熱工作比往年開始得更早。國產品牌與外資品牌都突出各自不同的賣點或者說亮點,更側重技術、場景方面的亮點。比如,今年戶外場景的產品持續增加,多功能SUV、MPV產品加強。

A級車B級車市場,也是最普通的大眾市場。所以今年車展,很多品牌把重心都放在新款、改款的AB級產品上,在最大體量的市場里,用何種解決方案的產品吸引消費者是今年非常關注的焦點。各家品牌在細分化場景佈局,針對不同的消費者需求、場景的推出更細分的功能產品,比如年輕群體,家庭用戶。

最後,今年北京車展是向全球展示的窗口,影響力與以往相比已完全不同,從去年上海車展開始,大家會發現中國產品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具有領先性,北京車展將吸引更多全球目光。

貝殼財經:如何看待今年以來的電動汽車降價潮?

金軍:從宏觀角度來講,目前中國汽車市場格局供大於求。中國市場產能始終保持比較高的水平,產能利用率比較低。從市場角度來講,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燃油汽車與電動汽車相加總量並沒有增長,更多是電動汽車替代燃油汽車。

目前,汽車市場需求並沒有強勁增長,需要推出更有效的措施吸引消費者,降價就是一大手段。從今明兩年來看,降價趨勢可能會持續,促進電動汽車滲透率提升。市場會有優勝劣汰的過程,一部分公司可能會離場,供需才可能得到平衡,降價潮才能趨緩。

貝殼財經:如何看待歐美國家對中國電動汽車貿易保護措施?

金軍:很多國家非常歡迎中國產品,也歡迎中國產品鏈供應鏈能夠更多落地當地。不僅能夠帶來產品,也能夠帶來相應技術輸入,帶動當地就業,與當地市場實現共贏,這是比較普遍的邏輯。

二手電動汽車殘值問題會長期存在,15萬元-25萬元是最大市場

貝殼財經:如何破解二手電動汽車殘值較低的困境?

金軍:越來越多車企已經意識到了新能源汽車二手殘值問題,有車企推出殘值保障服務,將會提升消費者對二手車殘值的信心。但二手電動汽車的殘值始終是個問題,核心材料電池價格下降,技術提升都會對二手車的殘值造成影響,問題會長期存在。

解決殘值問題需要從結構性考慮,比如在國外,私家車使用一定週期後,會通過租賃的形式繼續使用。需要生態結構變化,通過B段C端結合應用,可能對二手電動汽車的殘值會有更好的保障。此外,如果車輛回收、電池回收體系更加有效,對於殘值提高起到幫助。

貝殼財經:目前我國電動汽車整體定價是否偏高?哪個價位段需要更多的產品?

金軍:僅從電動汽車車企的盈利狀況來看,絕大部分車企仍處於虧損狀態,因為總量還在爬升過程,也折射出目前單車成本和單車售價相比不匹配,成本分攤下來單車成本還比較高,需要通過銷量上升彌補。

在智能汽車時代,所有投入都需要成本,如何做更適應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是關鍵。有效控制研發成本,把需求和實際產品功能進行匹配,可能是目前應對降本的核心措施。

從燃油汽車發展情況來看,大部分消費者聚焦於15萬元-25萬元的汽車產品,這是相對合理、穩定、最大的價位段。在這個價位段做出更多有競爭力,功能性契合度高的產品對絕大部分車企來說至關重要。

快充是主流,要提高充電樁效率

貝殼財經:電動汽車快速增長對充電基礎設施有哪些需求?

金軍:首先,目前電動汽車是幾百萬輛的規模,就會面臨充電樁建設能否跟上車輛增長的挑戰。其次,充電樁建設點位是否符合消費者實際需求?目前充電樁的利用率不夠高,充電樁技術與消費者使用習慣或者使用偏好不夠匹配,導致不能提供高質量的充電服務。充電網絡需要多種解決方案,包括超充站、快充站、慢充站、換電站,結合消費場景、消費者需求之間有更好的匹配,如此一來充電樁利用率才能有效爬升。

貝殼財經:目前充電網絡運營商運營狀態不盡如人意有哪些原因?

金軍:目前來看,大部分充電公司的財務狀況壓力大,與充電樁的利用率不足,消費者匹配存在差異有關係。目前,充電樁還處於高速建設週期,需要大量投入,自然財務狀況面臨壓力。此外,充電業務服務模式相對單一,將來充電服務可能需要更多衍生的服務。

貝殼財經:未來我國電動汽車充電網絡如何構成?哪些模式是主流?

金軍:總體來看,超充、快充比重會越來越高,用戶追求充電效率。其中,充電站以快充為主可能是主流,普通充電佔據很大比例,換電是一種補充模式;換電市場越來越集中,能夠兼容更多不同品牌的換電解決方案,網約車、出租車行業更適合換電模式場景。

新能源汽車賽道擁擠,產品同質化不可迴避

貝殼財經:小米汽車上市引發關注,如何看待互聯網企業造車?

金軍:不少新勢力都具有互聯網企業基因,從運營方式來看,互聯網企業對市場反應更迅速,或者說容錯率比較高,產品迭代速度快,調整也快,運用在汽車領域,效果越來越明顯。目前,汽車更像是傳統汽車加智能產品的組合,功能迭代速度與用戶需求匹配越來越重要。

互聯網企業非常會應用數字化的工具理解消費者和影響消費者。互聯網企業積累大量數據,對用戶畫像有更直觀的認識,對用戶需求把握更精準。通過新興社交手段影響消費者,也是互聯網企業的強項,能夠更懂消費者,更好影響消費者,與傳統汽車企業相比這是新勢力最明顯的優勢。

貝殼財經:威馬汽車、高合汽車面臨經營困境,汽車行業容得下這麼多玩家嗎?

金軍:從市場規律來看,與國際市場相比,中國新能源汽車賽道擁擠,玩家遠遠多於其他國家,汽車行業一定是頭部企業集中的產業。從新能源汽車排名來看,2024年一季度,前10名車企的集中度已經達到80%,意味著有大量企業爭奪20%市場,面臨經營困難的企業不一定做得不夠好,而是競爭過於激烈。在大量企業爭奪20%市場份額的結構下,企業能夠持續發展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融資壓力非常大。

貝殼財經:新能源造車,更多靠組裝,如何看待產品同質化問題?

金軍:產品同質化是不可迴避的問題,品牌的核心價值優勢很重要。全世界汽車市場,大家認為包括外觀在內的設計維度是品牌的核心價值因素,即使車內功能越來越多,但大家對設計的考量依然很重。

中國車企創新更多的是智能化產品的創新,是在固有的領域去優化,可以做到極致,開創性方面可能做得還不夠,需要有一些顛覆性產品出來,否則到最後就會面臨同質化,這不是一個好的發展態勢。

海外市場消費者喜歡的未必是科技產品,他們可能更希望中國產品帶有一些中國特色,體現獨特性、引領性,這也是將來做好全球化的很大前提。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陳維城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