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公布二○二二年廢物統計數字

環境保護署(環保署)今日(十二月二十二日)公布「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22年的統計數字」。報告臚列二○二二年香港的固體廢物,包括都市固體廢物(涵蓋家居廢物和工商業廢物)、整體建築廢物及特殊廢物在棄置和回收或循環再造方面的統計數字。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為達致二○三五年「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的願景,政府全力推進各項政策和措施,在減少廢物棄置量的同時提升回收率,長遠擺脫依賴堆填區直接處置都市固體廢物。其中,環保署自二○二○年底開始擴展社區回收網絡「綠在區區」,深受市民歡迎,回收量由二○二○年的約4 000公噸大幅增加至二○二二年約2萬公噸。
 
二○二二年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為406萬公噸,平均每日11 128公噸,較二○二一年減少2.0%。二○二二年都市固體廢物中,廚餘佔30%,其次是廢塑膠及廢紙,分別佔21%及20%,與二○二一年都市固體廢物的比重相若。就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而言,二○二二年為每日1.51公斤,低於二○二一年的每日1.53公斤。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亦由二○二一年的31%升至二○二二年的32%。當中回收作本地循環再造的都市固體廢物量於二○二二年為約42萬公噸,較二○二一年的約28萬公噸增加超過五成,增長主要由塑膠物料(約2萬公噸) 及含鐵金屬(10萬公噸)的本地循環再造所帶動。。
 
至於建築廢物方面,整體產生量較二○二一年每日減少約3 100公噸(6%)至平均每日49 865公噸。當中每日45 736公噸(92%)建築廢物,已分別透過工程直接重用,或運往公眾填料接收設施暫存以備將來重用。餘下約每日4 128公噸(8%)的建築廢物則被送往堆填區棄置,比較二○二一年增加483公噸,大致回升到疫情前的水平。
 
計及都市固體廢物及建築廢物的棄置量,二○二二年整體棄置於堆填區的固體廢物總量為574萬公噸或平均每日15 725公噸,較二○二一年輕微增加每日193公噸(1.2%)。
 
展望未來,除積極籌備於明年四月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和開始分階段管制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外,政府亦會推行各項減廢回收措施,包括:(一)明年年初就規管住宅回收物的妥善處理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目標是在二○二四年年底前實施新法例;(二)明年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訂立共同法律框架,以期在二○二五年起逐步推行塑膠飲料容器、紙包飲品盒、電動車電池、汽車輪胎及鉛酸電池的生產者責任計劃;(三)由今年年底開始進一步擴展現有社區回收網絡「綠在區區」,在50個公共屋邨發展「回收便利點」網絡;(四)已開始逐步把智能廚餘回收服務擴展至全港所有公共屋邨,目標在明年內完成。
 
至於建築廢物方面,政府亦會於明年四月一日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的同時修訂建築廢物處置的收費水平,當中接收適宜循環再用建築廢物的公眾填料費的收費將維持在較低水平,以鼓勵原地篩選分類,減少建築廢物送往堆填區處置。同時,政府正全力發展先進高效的現代化轉廢為能設施網絡,包括在沙田污水處理廠推展「廚餘、污泥共厭氧消化」試驗計劃;在北區興建中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二期」(O.PARK2);以及在石鼓洲旁興建中的「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第一期」(I.PARK1),在擺脫以堆填區直接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的同時,亦可將廢物轉化成有用的資源。
 
報告及「香港都市固體廢物-2022年概要」的電子版本可於環保署網頁下載:www.wastereduction.gov.hk/chi/assistancewizard/waste_red_sat.htm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