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魯勇:智能化將是歐洲巨大機會窗 面向AI的十大系統性創新亮相

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歐陽宏宇

“未來十年,智能化將是歐洲的巨大機會窗。”2月26日,華為高級副總裁、歐洲地區部總裁魯勇在MWC24巴塞羅那上表示,當前,AI已成為下一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推動力,正在重塑一切。ICT技術將幫助全球抓住智能化這一歷史性的戰略機遇,共同推動千行萬業的智能升級。

當前,大模型為傳統應用帶來了新的生產方式、交互方式、業務範式和商業模式,也讓AI成為雲計算產業發展新的增長曲線。然而,AI落地行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

在華為雲CTO張宇昕看來,雲技術將通過系統性創新幫助各行各業加速智能化。“一方面實現‘AI for Cloud’,通過AI和大模型來重塑行業的各種應用,同時重塑華為雲軟件開發、數字內容生產等服務,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另一方面實現‘Cloud for AI’,通過基礎架構、AI-Native存儲以及數智融合等方面的創新,讓企業能夠更高效、更便捷地訓練和使用大模型等AI技術。”

AI和大模型高速發展,對多樣性算力協同的技術架構、極致性能的雲原生算力、海量數據的存儲讀寫、安全合規、精益治理、靈活部署等雲基礎設施的多個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大模型步入規模化應用階段,雲計算就是AI大模型創新發展的土壤。只有將AI技術和雲相結合,才能在智能時代實現新的飛躍。

現場,華為雲展示了面向AI的十大系統性創新。

全球存算網KooVerse:截至目前,已經在全球30個地理區域部署85個AZ,覆蓋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構建統一架構的全球一張網,提供計算、存儲、網絡、安全等基礎設施服務。

分佈式QingTian架構:大模型時代對算力有著全新的要求,每18個月算力需求增加10倍,已遠超摩爾定律。分佈式QingTian架構,基於高速互聯總線(Unified Bus),打破傳統主從式結構,突破算力、存儲和網絡的邊界,實現多元算力的對等全互聯。

AI算力雲服務:AI雲服務提供了澎湃的AI算力,支援萬億級模型訓練;,千卡訓練30天不中斷,長穩率達到90%,斷點恢復時長不超過10分鐘;提供盤古大模型100+能力集、100+內化後的開源大模型,讓大模型開箱即用。

AI-Native存儲:大模型需要海量的訓練數據,對存儲提出了新的挑戰。220TB超大帶寬和微秒級超低時延的內存服務EMS,提供基於SFS Turbo文件存儲技術的大併發緩存服務,將10億條數據和元數據的準備時間從100小時縮短至5小時;基於OBS對象存儲技術構建的低成本大容量知識湖服務,將存儲TCO降低30%。

端到端安全體系:圍繞大模型應用全生命週期,覆蓋運行環境安全、訓練數據安全、模型自身安全、生成內容安全和應用安全的端到端安全方案,保障“百模千態”健壯、安全、合規地服務各行各業。

GaussDB數據庫:企業級分佈式數據庫GaussDB,具有高可用、高安全、高性能、高彈性,高智能、易部署、易遷移等特點。據華為中央軟件院數據庫實驗室主任Dr Nikos Ntarmos表示,GaussDB將成為承載企業核心交易業務與數據處理的核心基石。”

數智融合解決方案:隨著大模型的爆發,“Data+AI”正在走“Data4AI/AI4Data全面融合”。統一的數據資源和元數據技術LakeFormation,將分散的多個數據湖/倉構建為一個邏輯數據湖,做到一份數據支援多種數據分析引擎和AI引擎共享使用,數據0搬遷。

媒體基礎設施:為擁抱AIGC和3D互聯網帶來的巨大變化,MetaStudio數字內容生產線,包括Workspace及基於AIGC的虛擬數字人等服務,以更快更好地實現內容生成,提供更流暢的直播體驗,以及AIGC內容和用戶實時交互融合的3D虛擬空間服務。

Landing Zone:從IT治理基礎場景下多賬號組織管理、網絡規劃、身份與權限、合規審計和成本管理等八大維度,按照最佳實踐指導企業搭建上雲環境,實現多賬號的資源共享和“人財物權法”的統一管控。

多樣化部署形態:基於大模型的各種能力、以及大模型賦能的各種雲服務,都支援公有雲、專屬雲以及混合雲等不同部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