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 再出發 | 人形機器人正從AI大模型獲取“靈魂” 已進入汽車工廠實訓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蔡世奇 孟梅

假如機器人在外觀和動作上越來越接近人類,甚至有了通用AI作為“靈魂”驅動時,人類是將得到一次生產力的大升級,還是面臨恐怖穀效應理論的真正到來?

2024年,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持續升級,人形機器人距離超越編程,進入擁有“靈魂”的新發展階段,似乎越來越近。

作為被很多人看好的一個新質生產力領域,人形機器人目前到了怎樣的發展階段?帶著這些問題,近日,我們一同到大灣區尋找答案。

人形機器人正在新能源汽車總裝車間“實訓”

已進入汽車工廠閉環實訓

人形機器人產業處於爆發前夜

總部位於深圳的優必選,是中國首家人形機器人領域的上市公司,他們於2023年底在港交所正式掛牌,創造了中國人形機器人領域最大規模的IPO的紀錄。這隻股票在今年3月初一度衝破300港元大關,最高報328港元/股,較發行價上漲264%。

成立於2012年的優必選從小型機器人起步,2018年推出第一代大型人形機器人Walker。走進這家企業,記者注意到,如今其大型人形機器人已經經曆了5代產品迭代。2023年優必選在港上市時,正是由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為自己“敲鑼”。

就在今年1月初,能做“滑蛋蝦仁”“千貝燒雞”和“油生菜”等中餐菜品的斯坦福大學ALOHA機器人,一度登上社交媒體熱搜後不久,興業證券隨即發佈了一份研報指出,預計到2030年,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可達343.3億美元。這一預期,主要來自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商業、家庭等場景給想像空間。

優必選首席品牌官譚旻也認為,人形機器人產業目前處於爆發前夜,在大模型的賦能下,它們會變得更加聰明。

據介紹,優必選現在已經具備全棧式的核心技術,而這樣的人形機器人企業在全球範圍內也只有本田、豐田、Sony、Samsung等為數不多的幾家。此外,優必選目前形成了“硬件+軟件+服務+運營”的商業生態,跑通了人工智能教育、智慧物流、智慧康養、人形機器人等商用服務場景,截止2023年底,在全球取得了超過2100項專利。

在譚旻看來,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核心要義是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包括加速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以及針對製造業進行技術領域的改造升級,他尤其提到了要以新質生產力進一步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

2024年初,機器人公司Figure將旗下第一代人形機器人送進了寶馬的工廠,波士頓動力也公佈了自家人形機器人Atlas搬運汽車零部件的視頻,兩家公司不約而同地將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出生地”優先選擇在了汽車工廠。

據譚旻介紹,優必選的人形機器人目前已經在新能源汽車總裝車間“實訓”,並作為機器人工人開始服務。

“在工業製造中,會有很重要的需求,尤其是柔性化的需求,而這些需求之前是由人來完成的。”譚旻說,人形機器人的不斷升級,有望在未來解決缺藍領短缺和人口老齡化下的勞動力剛需問題。

記者看到,在蔚來汽車總裝車間上,針對工業場景的人形機器人正在進行“實訓”。機器人會像人類工人一樣,在真實的流水線上步行,找到用工重複性、高精準化(比如蔚來汽車的安全帶檢測)、柔性化需求,然後在機械臂、靈巧手、高精度鏡頭等設備的配合下完成工作。

這一實訓過程,其實就是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的“蹣跚學步”。而GPT (生成式預訓練模型)的爆發,讓行業看到了通過堆疊算力,通過軟硬件結合,實現人機多輪交互的高度智能化,用“具身智能”為人形機器人賦能的全新路徑。

譚旻認為,人工智能邁向AGI(人工通用智能)的過程中,技術奇點可能會提前,機器人就會變得像人一樣聰明,這是人形機器人“大腦”發育的挑戰;相應地,人形機器人“小腦”的發育同樣重要,即人形機器人對於本體的控制、運動性能的提升,這背後涉及複雜的系統協作、零部件整合等挑戰,還需要一段時間進行攻克。

除了“大腦”和“小腦”之外,人形機器人本體制造成本需要進一步下降,才能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譚旻認為,如果人形機器人想要成為一種新質生產力,其智力發展水平大概還需要3到5年時間,而在具體的落地應用上,人形機器人目前已經進入了產業“實訓”階段,正在實現“從0到0.1”的探索。

“今年應該是工業製造領域使用人形機器人的元年,如果能完成從0到1的突破,就意味著完成、跑通了商業化。”譚旻說。

加強技術創新與應用落地

推動人形機器人真正成為新質生產力

“人形機器人進入生產服務場景的程度,主要取決於技術成熟度、成本效應,還有社會接受度。”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到,目前的人形機器人在技術上已經取得了顯著進步,比如運動控制、感知能力、自然語言處理等方面;但是想推動廣泛的應用,還需要在可靠性、耐用性、安全性方面進一步提升。

另外,成本也是影響人形機器人推廣的重要因素。過去,人形機器人動輒就要百萬美元的售價,經過數年發展,其售價依然不便宜。西部證券發佈的報告指出,人形機器人硬件成本目前仍較高,總成本約為55萬元,其中,旋轉關節、線性關節、結構件、靈巧手等在成本中的佔比都比較高。不過,隨著Tesla不斷髮揮產業鏈優勢,核心部件國產替代加速,成本有望大幅下降。

在王鵬看來,隨著技術進步和規模化生產,人形機器人的零件和製造成本會逐步降低。不過,在推動普及的同時,公眾對人形機器人認知和接受度,也需要進一步加強。

最近一段時間,人形機器人發展明顯提速,除優必選外,小鵬、宇樹、智元遠征、逐際動力等一批國內企業的原型機面世,部分產品已經在汽車製造、陪伴、康養、物流等場景中發揮能力。但離譚旻所暢想的,比人類數量還多的人形機器人,進入千行百業仍有差距。

“人形機器人行業拐點的到來,主要取決於產品本身、市場需求以及政策法規。”王鵬以製造業場景為例談到,比如說,勞動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齡化加劇,社會對於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製造了有迫切需求,而人形機器人若能夠滿足這些需求,就會迎來所謂的行業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