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映宇宙夏曉暉:微短劇根本不暴利,僅10%能成爆款 | 科創100人

文 | 新浪科技 徐苑蕾

期數:No.41

嘉賓:映宇宙集團執行總裁、總編輯夏曉暉

近日,國家廣電總局針對微短劇的備案新規出台,從2024年6月1日起,未經審核且備案的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事實上,自2020年被納入監管後,微短劇行業已從草莽生長邁入健康發展階段。

更多資本和玩家也在湧入微短劇行業。去年,《哎呀!皇后娘娘來打工》在24小時內充值破1200萬,《騰龍》充值破2200萬元等不斷突破的數字,更是讓行業內充斥著一個個“造富神話”。

不過從業者卻坦言,微短劇並不是一門暴利的生意。近日,映宇宙集團(以下簡稱“映宇宙”)執行總裁、總編輯夏曉暉在與新浪科技《科創100人》對話中表示,事實上,微短劇現在並非暴利。隨著行業發展,微短劇的整體制作成本不斷提升,但不是每部劇都能盈利,投流效果並不好,這本身就造就了不少“沉沒成本”。

夏曉暉稱,“跟影視劇和電影行業邏輯一樣,並不是每部微短劇製作出來,都能成為爆款。爆款與否,要看綜合因素,它是一個概率事件。就我們的經驗來看,10部劇裡面,可能有2-3部盈虧打平或微利,1-2部能成為爆款,能達到這樣的比例就算不錯了。”

換言之,僅10%的短劇能成爆款。

夏曉暉還強調,作為一種文化消費品,微短劇行業之所以能可持續發展,而且還在不斷創新突破,並跟各個產業業態融合,最重要的核心因素是受市場驅動。

“也就是說,它一直有堅挺的受眾需求。目前,受眾還在不斷擴大,同時需求也朝向多元化、垂直化、定製化的方向發展。微短劇新玩家應該遵從微短劇行業的底層邏輯,深入挖掘用戶需求和情緒價值,才能找到正確的打開方。“夏曉暉說道。

談爆款:存在很多沉沒成本

根據夏曉暉的介紹,早期一部微短劇成20萬-50萬0萬元,而如今一部微短劇成本甚至超過100萬元,尤其是出海的微短劇,一部成本20萬-30萬0萬美元,甚至50萬美元。

微短劇的製作成本水漲船高,一部分原因在於微短劇作品精品化的趨勢,另一方面由於大量資本和玩家湧入微短劇行業,使得競爭更加白熱化。

除了最早加入的長短視頻平台外,淘寶、知乎等手握品牌、IP等優勢的互聯網企業,以及華策影視、完美世界、唐德影視等有著豐富影視製作經驗的傳統上市影視公司,均陸續加入微短劇的鏖戰之中。

夏曉暉表示,在“內卷”背景下,微短劇的爆款率下降,同時對於流量池的爭奪也更加激烈。“不是每一部劇都能夠創造效益,投流效果並不好,但同時製作成本在提升,會造就不少沉沒成本。比如10部劇,可能有2-3部能夠盈虧打平或者微利,1-2部能成為爆款,基本上能達到這樣的比例就不錯了。”

不過,夏曉暉也坦言,微短劇行業“內卷”其實是好事,更多玩家的加入意味著精品化可以更進一步,拍攝手法也將更加多元,同時還可以讓微短劇的經營模式有更多創新。

他建議稱,新玩家應遵從微短劇行業的底層邏輯,與傳統影視作品相比,微短劇的運營模式完全不一樣。從最開始的大數據分析、編劇,到最後的投流、小程序運營,整體是一個閉環。所謂的“內卷”並不代表要盲目提高製作成本上限,而丟掉了微短劇原有的敘事節奏和情感邏輯。作為碎片化、快速化的文化消費品,微短劇還是要保持“輕快靈活”的基因優勢。

談挑戰:杜絕盜版和抄襲

隨著2020年被納入監管,微短劇行業從草莽生長轉向健康發展。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為373.9億元,同比增速達到267.65%。對比2023年中國電影總票房549.15億元,微短劇市場規模已接近電影市場規模的70%。預計2024年微短劇市場規模將超500億,2027年有望達到1000億元。

在夏曉暉看來,微短劇迅猛發展的原因之一也在於受疫情影響,“整體社會比較壓抑和焦慮,正好需要微短劇這樣的內容出口。”

2022年,映宇宙瞄準微短劇市場並開始佈局,目前已累計出品微短劇數百部,其中單部流水千萬級以上的微短劇近60部。2023年,映宇宙實現營收68.4億元,微短劇業務就以9.6億元貢獻了14%營收。

早期微短劇作品不少都是主打“無腦爽劇”。夏曉暉強調,現階段如果想作品成為爆款,還是要抓住觀眾需求痛點,除了延續結構緊湊、節奏感強的特點外,更重要的是能夠讓觀眾“爽”了之後為觀眾提供正向的情緒價值。

談及微短劇行業當下面臨的挑戰,夏曉暉表示,第一是合規的問題,比如如何杜絕盜版、杜絕抄襲,讓行業能夠健康發展;第二是整合能力,對於各個環節的管理;第三是人才,比如投流和技術人才等,“短劇出海的話,有些地方我們會採取AI技術來協助,從劇本創作到剪輯製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