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春節的由來嗎?逛花市、擺年桔這些廣式年俗又從何而來?

春節,農曆新的一年的開始,也是中國人一年里最重要的節日。我們在歡度春節時,有沒有想過,春節是從何而來?廣州的過年習俗,又是如何演化的?

【古人曾經十月“過年”?】

農曆新年曆史源遠流長,古人一般稱歲首、元旦、元日、新正、新春等。傳說中,春節興起於虞舜時期的祭神祭祖活動或“臘祭”。遲至殷商時期,已有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這被認為是春節的雛形。

在甲骨文,已有“年”這個字,殷商時期的青銅器中則有“旦”的象形字。

(圖/人民網)(圖/人民網)

《詩經·七月》中描述了西周時期舊歲新年交替時的節慶風俗,“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慶賀豐收,孝敬老人。”周曆以夏曆的十一月為正月,人們在辭舊迎新之際,歡慶豐收,後來逐漸演變為慶賀新年的習俗。

有意思的是,在漢代之前,“春節”,也就是農曆新年開始的日期並不固定。夏朝的夏曆把一月作為歲首,商朝的殷曆以夏曆的十二月為歲首,周朝的周曆以夏曆的十一月為歲首。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則規定每年十月初一為歲首。

直到漢武帝時期,頒布由落下閎改製的《太初曆》,才把新一年的開始固定在夏曆的一月一日,此後曆代相沿。可以說,“春節”在漢代才正式形成。

【晉代才有“除夕”說法 唐以後漸有年味】

農曆新年前一天稱為“除夕”。“除夕”一詞,最早見於晉人周處撰寫的《風土記》。據書中記載,除夕之夜大家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這天晚上,人們還會燃放爆竹以“闢邪驅鬼”。

唐以前,農曆新年習俗主要與祭神祀祖和農事慶祝相關。唐以後,年才有了節日的味道,逐漸向娛樂性、世俗性轉化,慢慢從驅邪祈願的氣氛中解放出來。

唐代詩人盧照鄰在《元日述懷》中描述了過年時人們歌舞昇平的喜慶氛圍,“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願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

初一過後,人們常常走親訪友,互相宴請,時人稱之為“傳座”。“鏘鏘華駟客,門館賀新正”,唐朝詩人李郢用詩文記錄了這一熱鬧景象。

【“春節”的稱呼 近代才定】

農曆新年的曆史已有數千年,但把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是在辛亥革命以後。1913年7月,袁世凱批準以農曆新年為春節,例行放假。自此,農曆新年改稱“春節”。

新中國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一致認為,應以公元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並通過相應的決議。從此,正式將公曆1月1日作為新一年的開始,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新年也好,春節也罷,只是形式和稱謂的變化,當中凝結的中華文化內涵並沒有改變。

【逛花市、擺年桔 廣式年俗獨樹一幟】

隨著時間的沉澱,嶺南地區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年俗文化。對於“老廣”來說,過年期間的快樂源泉之一便是逛花市。

俗話說,“未行過花街不算過年”,廣州人每年必到花市“行花街”以求來年行好運。而在今年,廣州11區陸續官宣迎春花市消息,時隔三年的傳統花市回來了。

1月19日,素有“百年花市”之稱、廣州最具代表性的傳統花市——越秀西湖花市重啟。一時遊人如織,場面熱鬧非凡,顯現了迎春花市在廣州人心中的地位。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燕)(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燕)

廣州的花市其實有千年曆史。早在南越王時期,廣州便以“花”聞名。據西晉嵇含的《南方草木狀》記載,西漢初年陸賈出使南越國時,當地已是百花生長之地,男女老幼,個個頭戴花飾。南越王趙佗的王城,更是花木扶疏,暗香浮動。

廣州氣候濕潤、珠江環繞、人民勤勞,造就了花卉之多的盛況。五代十國南漢時,珠江以南的莊頭、瑤頭、南村一帶,是有名的花卉產地。到了南宋,出現了廣州花市最早的記載,周去非在《嶺外代答》寫道,每到素馨花開時,花販“或以竹絲貫之,賣於市,一枝二文,人競買戴。”

遲至明末清初,廣州已有成規模的花市。據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載,廣州花市是廣東“四市”之一。“涉江買以歸,列以九門(即廣州城門)……城內外買者萬家……”花販在珠江南岸買花後,擺在城門出售,買花的人數眾多,花市興旺。康熙年間,吳震方在《嶺南雜記》中感慨,廣州花市每天出售的素馨花“不下數百擔”,足見當時花市已相當繁榮。

(今年,越秀西湖花市的兔子雕塑成為拍照熱點。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燕攝)(今年,越秀西湖花市的兔子雕塑成為拍照熱點。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燕攝)

歲暮的迎春花市,則要追溯到同治年間。時人徐澄溥的《歲暮雜詩》寫道:“雙門(即雙門底,今廣州市北京路一帶)花市走幢幢,滿插籮筐大樹穠。道是鼎湖山上采,一苞九個倒懸鍾。”詩中所寫,是在歲暮花市上出售吊鍾花的情形。

光緒時,張心泰撰《粵海小識》云:“每屆年暮,廣州城內賣吊鍾花與水仙花成市,如雲如霞,大家小戶,售供坐幾,以娛歲華。”宣統年間的《番禺縣續誌》也有“花市……歲除尤盛”的記載。可見清末廣州花市逐漸向歲暮花市演變,規模也越來越大,花色品種不斷增多。

到上世紀二十年代,廣州花市固定在年二十八至除夕深夜舉行,成為一項春節年俗,又稱“迎春花市”,沿襲至今。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何鑽瑩、王燕攝)(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何鑽瑩、王燕攝)

如今人們逛花市的時候,除了買年花,也不忘順手買盆年桔捎帶回去。粵語中,“桔”“橘”與“吉”諧音,因而新春期間,家家戶戶擺上盆年桔,寄寓新年大吉大利、吉祥如意。有民俗專家認為,擺設年桔為春節助慶的做法,是廣府首創。

與花類似,嶺南濕潤的氣候十分適合柑橘生長。早在東晉時期,裴淵《廣州記》就有“羅浮山有橘,夏熟,實大如李”的記載。到了唐朝,廣州附近民間已栽培專供賀年的年桔。南宋時的《燕翼貽謀錄》記載:“承平時,溫州、鼎州、廣州皆貢柑子。”

明清以來,廣府地區的柑橘業已成規模。按照清人吳震方在《嶺南雜記》中的說法,當時“廣州可耕之地甚少,民多以柑橘以圖利。”芳村、番禺、南海是當時重要的柑橘產地,可謂“處處花似錦,戶戶溢芬芳”。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波)(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波)

人們在家擺放年桔時,通常會在上面掛上幾個“利是”。在廣東,紅包叫“利是”,又稱“利事”,也有人寫作“利市”。“利市”一詞在《易經》中就有記載,帶有本少利多的意思。元代《俗諺考》亦提及“為了吉兆,要向主家討個利市”的說法。據《易雜注》載:“營商利市,營達利事”,生意人派的叫利市,取其有利於做任何事情的意思,後經演變漸有“喜錢”之意。

【大門“福”字要正門神別貼錯】

貼揮春、貼門神、貼福字也是廣州人的重要習俗,揮春即是春聯。

(荔灣花市,書法家現場為市民寫揮春。 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廖雪明 實習生劉暢攝)(荔灣花市,書法家現場為市民寫揮春。 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廖雪明 實習生劉暢攝)

春聯起源於“桃梗”。西漢《淮南子》說,人們用桃木刻成桃符(即桃梗),上面刻著降福的咒語,一年一換。到五代十國時,後蜀皇帝孟昶在過春節時心血來潮,令人將桃樹削片,他提筆在上面題寫了聯句“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春聯就此誕生。

春節貼“門神”源自《山海經》。書中傳說“度朔山”上有一株很大的桃樹,枝幹延伸出去的東北處,有一座“鬼門”,有兩位神將——神荼和鬱壘,把守此門。南朝梁宗懍在《荊楚歲時記》描述民間習俗時說道,“歲旦,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門神。”到了唐太宗年間,門神換成了秦瓊和尉遲恭。

有史料記載,漢代廣州、佛山等地“前門刻有神荼鬱壘,高與簷齊”。由此推斷,廣府民間春節貼門神的習俗在漢代已出現。

貼門神也有講究,兩個門神應該是相向的,即臉部是對在一起的,忌諱“反貼門神不對臉”,因為臉相背即代表因事失和,與人鬧彆扭。粵語中還專門有句俗語叫“貼錯門神”,形容兩人之間互不理睬。

民間有種說法,貼“福”字要倒過來,意為“福到”。但並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宜倒貼。大門是家庭的出入口,這個地方的節日佈置要莊重大方,所以“福”字要正貼。

出品:大洋網

編輯:楊梓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