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一線城市“回籠漂”?中青報:年輕人的選擇取決於預期

這個春天,一些年輕人選擇重回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面對採訪,北京有房產中介對記者表示:“今年過完年以後,來租房的人就變多了,房價也漲了。” 在這些客戶中,很多都是從外地回來的“回籠漂”。智聯招聘聯合澤平宏觀發佈的《中國城市95後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顯示,一、二線城市95後人才淨流入占比分別為9.1%、3.4%,遠高於總體的5.4%、0.4%。BOSS直聘研究院院長常濛也在近日透露了一個數據,有23%的人會在逃離北上廣深15個月左右後,選擇回歸一線城市。(《中國青年報》4月11日)

從新聞報導和我身邊朋友的經曆來看,對這些選擇“回籠漂”的年輕人而言,第二次乃至第三次、第四次來到一線城市,驅動其選擇的原因,多少會和第一次有些不同。以我最熟悉的“北漂”為例,其中大多數人第一次來到北京時,都還是相當青澀的年輕人。其中有很多人通過高考進入北京高校,畢業時自然而然地選擇留京,不曾有工作賺錢、獨立生活的經驗,就在懵懂之間“隨大流”了。相比之下,那些沒在北京上過學,一畢業就來北京闖蕩的年輕人,更是全靠勇氣與“衝勁兒”,直接步入一個自己並不熟悉的世界。

在這其中,當然有人如魚得水,很快適應了一線城市的一切,認定這就是自己該做的選擇。與此相對,有人懷疑自己衝錯了方向,低估了一線城市的生活壓力,一時找不到人生的意義與價值,這也實屬正常。人生之路,原本就是一條不斷試錯的旅途。人在青春年少時,更願意嚐試有挑戰性的選項,犯錯或反悔的成本也更低,本來就該放開手腳,在探索中明確理想追求與人生規劃。不論是在一線城市待得不適應,於是選擇離開,還是離開之後發現自己還想試試,於是選擇重返,都是年輕人無可指摘的“常規選項”。

不過,年輕人有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是一碼事,從更宏觀的視角出發,分析“回籠漂”現象的社會成因,又是另一碼事。主流輿論無需對著青年個體的主觀選擇評頭論足、指指點點,卻有必要認真思考:為什麼這麼多年輕人一邊在網上抱怨一線城市房價高、節奏快、生活“卷”,一邊卻用實際行動向一線城市靠攏?

顯然,這不是因為年輕人“矯情”,也不是“怕卷的人不回來,回來的人不怕卷”,而是很多年輕人即便已經親身體驗過一線城市的壓力與不易,也嚐試過“逃離”,最終還是意識到:自己只有在一線城市才能追求到想要的東西。

對一線城市而言,這個“想要的東西”,可能是優厚的薪資待遇,可能是拔尖的事業成就,可能是豐富的文化生活,也可能是下一代更高的起點。從理論上看,並非只有一線城市才能給年輕人提供這些東西,但在實踐中,一線城市確實和其他城市存在斷層式的差距。從“逃離北上廣”到“重返北上廣”,改變的不是年輕人的心態,而是他們對機會與發展前景的預期。

很多人離開壓力繁重的大城市,重返故土或是遠赴偏鄉,都是為了過上一種更加輕鬆、更加開闊,讓人感受到更多可能性的生活。在他們的預期中,就算到了更小一些的地方,也有不少機會等著他們,中小城市乃至縣城、農村,也會發展得越來越好。但是,由於城市發展的集群效應,小地方的GDP和人均收入雖然也在增長,但一些稀缺資源很難平攤到各地。許多離開一線城市的年輕人都發現自己頭頂彷彿有一塊“玻璃天花板”。如果“逃離北上廣”的決定最終給他們帶來的是更多焦慮,乃至於“一眼看得到頭”的人生,他們自然會把“回籠漂”視為值得認真考慮的選項。

面對這些“回籠漂”的選擇,一線城市還應張開雙臂,給那些願意闖一闖的勇敢青年提供更完善的綜合保障,為其創業、幹事提供舞台,展現大城市的開放與包容。與此同時,各地也不妨想方設法地瞭解年輕人的需要,有針對性地製定產業升級策略,從而留住那些從大城市回來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