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企業颳起智能化技改之風 激活製造業轉型升級新動力

中新網濟南3月29日電(孫婷婷)“以前我們生產中高密度纖維板,要將原材料變成粉末狀,再使用膠進行粘合。新的生產線則是將原材料切成片狀粘合,用膠量比原來減少一半多,更加綠色環保,甚至可以實現零甲醛。”在位於泰安市新泰市的節能環保新型家居建築材料項目建設現場,山東新博木業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熊春芸介紹說。

新泰市一家公司新上線的智能倉儲項目,是當地技改擴規的縮影。新泰市委宣傳部供圖

新泰市穀里鎮副鎮長李學強表示,該項目是穀里鎮重點技改項目,投產後,在電耗不變的前提下,將中高密度纖維板的產量由年產15萬立方米提高到40萬立方米,每年可消耗木質建築垃圾及其他經濟林木50萬噸以上,可實現年銷售收入8億元(人民幣,下同),新增就業200人。

技術改造是激發企業旺盛生命力的關鍵密碼。在山東,技改不僅為各地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也為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大動力。通過技改擴規和轉型升級,企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新質生產力正在蓬勃興起。

近日,在臨沂市蘭山區晟昌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自動冷卻機正在給木板降溫冷卻。蘭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木業是臨沂市蘭山區的主導產業。今年,該區推進木業產業轉型升級區、產業提升區等重點園區建設,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強化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招引全屋定製頭部企業、木業機械“鏈主”企業。

生產工序減少18道、生產週期由10天縮減到1天、一條生產線日產近1萬張標準板……走進位於蘭山區汪溝鎮的山東晟昌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次成型可飾面膠合板自動化連續生產線,展示出技改後,環保綠色和智能化的優勢。

“該生產線是山東省碳達峰碳中和‘綠色宜居’科技示範工程總牽頭項目,覆面材料和基材通過生產線一次熱壓成型,縮短了工期,減少資源浪費。”山東晟昌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芸萱說,該生產線相當於目前20家傳統企業的產能,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00噸以上,粉塵排放54噸以上,耗能減少10%以上,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稅收5千萬元、利潤1億元。

在位於泰安市寧陽經濟開發區的技源生物科技(山東)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只見自動化生產線設備不停運轉,智能化車間內僅有幾名員工,熟練地穿梭在生產線旁。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企業新上的年產1800噸甲基丁酸鈣項目屬於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中的醫養健康產業,是重點發展的五大新興產業之一。

“我們的主要產品甲基丁酸鈣是一種人體基本的微量含支鏈氨基酸的代謝產物,在肌肉組織的蛋白質合成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促進肌肉細胞生長。”公司綜合部主任王洪躍說,年產1800噸甲基丁酸鈣和年產800噸甲基丁酸項目達產後,公司將實現年銷售收入6億元,稅收8000萬元。

近年來,寧陽縣瞄準產業前沿領域和短板弱項,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主攻方向,以百項“技改+”助力“智造”再提速,促使產業技改煥新,企業延鏈躍升,推動工業經濟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今年,該縣共策劃技改項目124個,計劃總投資290億元。

圖為淄博市沂源縣山東瑞豐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丙烯酸酯類抗衝改性劑安全環保改建項目。沂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淄博市沂源縣的山東瑞豐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過丙烯酸酯類抗衝改性劑安全環保改建項目,盤活閑置資產,淘汰落後設備,生產效率提高了3倍,總產能擴大到每年8萬噸。該公司引進了國際先進的自動控製系統,實現生產到入庫全過程自動控製。同時,通過對技術、設備和系統的全面升級,提高能源配置效率和餘熱回收利用率,實現“節約用能、循環用能”。

“我們通過加大投入,開展自動化減人、機械化換人技術改造,減少職工的勞動強度,優化車間的作業環境,提升工藝安全性和產品的質量穩定性。”上述公司辦公室主任朱西海介紹說,目前,丙烯酸酯類抗衝改性劑安全環保改建項目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2億元,稅收1500萬元,新增就業崗位80個。

(資料圖)泰山石膏生產線。岱嶽區委宣傳部供圖

工業副產石膏代替天然石膏、利用廢紙造紙、由廢紙替代木漿……在競逐循環經濟新賽道中,泰安市岱嶽區的泰山石膏有限公司依託科技創新,在將工業廢料“吃乾榨淨”的過程中,不斷把“生態包袱”變成“綠色財富”。據悉,泰山石膏已在全國建設了56家生產基地,2023年“吃掉”1500萬噸工業垃圾。

記者瞭解到,2024年,山東明確聚焦冶金、化工、輕工、建材、紡織服裝、機械六大重點產業,“一業一策”完善改造提升方案,推進更高水平的“萬項技改、萬企轉型”,確保全年技改投資增長6.5%以上。(完)【編輯:孫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