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古道同心岩 百姓同心除匪患

江津區吳灘鎮 江津區吳灘鎮

□龐國翔

江津區吳灘鎮是聶榮臻元帥的故鄉。這裏的老百姓,曆來就有護衛一方平安的傳統。

吳灘鎮是江津的一個邊界鎮,處在成渝古道上,鎮北與永川區陳食鄉接壤。這裏有一座花果山,名字好聽卻山勢險惡。它是華鎣山的餘脈,約有5公里,山上的二郎尖高峰和雲穀關隘口是古道上最為險要之處。由於山高路險,往返於成渝古道上的商賈閑客等都不想夜間穿行此段山路,就是白天通過也是結伴而行。

明朝時期,這裏遊匪猖獗,盜匪利用陡峭的山路隘口攔路搶劫。這些遊匪往往搶了商賈,又在這裏打家劫舍。於是,老百姓紛紛逃離,這裏變得更加人煙稀少。當地有幾個秀才,就向重慶府寫了投狀,希望州府派兵剷除匪患。

時任永川知縣是武舉人出身,他立即帶領一班衙役前去清剿匪徒。按當時上級官府的規定,他只能管永川這一段。當他前去清剿時,永川方向的土匪就往江津方向跑。同樣道理,當江津的官兵去清剿時,江津方向的土匪就又回到永川這邊。就這樣,土匪們在兩縣交界線上來回流竄。

永川知縣是一個肯動腦子的人,他知道這樣追追趕趕也不是個辦法,只有在此長期屯兵才能解決問題。但他也不想長期駐守在這深山老林里,於是就想了一個辦法——在兩地交界處的懸岩壁縫中插入兩把長劍,其意是此處有官兵把守,匪幫不得入境,以此震懾匪徒。起初,這個辦法很管用,土匪遠遠看見寒光閃閃的長劍,心生怯意,立即退走。於是,老百姓就將此山岩叫作“插劍岩”。

不久,狡猾的土匪識破了端倪,就不將插劍岩上的兩把長劍放在眼了。他們又開始搶劫過往行人和打家劫舍。

時任江津知縣叫楊元吉。他曾主持修建和改造過江津的學宮、文廟、東門蓮池中的君子亭,還囑修《江津縣誌》,寫過許多反映江津風物的詩詞。

匪患嚴重,朝廷授命這個飽讀詩書的知縣統籌吳灘邊務治理,清剿盜匪。楊元吉一來到這裏,就對津永兩地邊界進行統防統治,實行聯保聯防,並組織鄉民修城築寨,堅壁清野,做到壁壘森嚴。他還鼓勵百姓開館辦學,傳授文化、教化民風。楊元吉還在插劍岩旁題寫了“同心岩”三字,勉勵津永兩縣百姓同心同德,同防匪患,並將“同心岩”下的這條津永兩縣交界的大路改名為“同心道”。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津永兩地剷除了匪患,百姓終於安居樂業了。從此,當地百姓就將津永交界處的岩壁叫作“同心岩”。

後來,“同心岩”之名越傳越遠,“插劍岩”的名字反而被人們所遺忘。後來,有山民在山下的小溪上修了一座橋,橋因岩名,取名“同心橋”。清末江津秀才鄭廷柱作《古心古道》一詩,以記此事——

屈曲同心道,雙峰插碧天。

古今風景易,來往名利牽。

地勢分疆界,碑名記代年。

漫遊聊暫息,倚樹聽流泉。

新中國成立後,江津縣(今江津區)吳灘鎮在此處建設了一個行政村,取名同心村。該村有耕地1200多畝,農戶270戶人丁一千餘,下轄7個生產隊。後來,同心村改為邢家村。如今,這塊位於吳灘鎮邢家村6社插劍岩上的“同心岩”摩崖石刻成為江津區的保護文物。“同心岩”摩崖石刻在約45平方米的懸崖上,坐北朝南,碑長1.60米、寬0.70米,“同心岩”三個大字非常清晰,字體為楷書,落款為:“大明嘉靖丁酉知江津縣淩太和大晟楊元吉誌”。

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同心岩”摩崖石刻,不僅見證了江津、永川兩縣百姓同心同德共治匪患的曆史,也為研究明清時代巴蜀地區的摩崖雕刻技法提供了實物資料。

(作者係重慶江津區作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