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買的羽絨服春天才收到”?超長預售期引吐槽

近日,“網購服裝30天超長預售期引吐槽”這一話題引發熱議。一年一度的“雙十一”日前落下帷幕,一些消費者從計算各種優惠的麻煩中走出來,又陷入了等待商品到來的焦急中。這個購物季,人們為何忍不了超長預售期了?在超長預售期里,商家又在做什麼?

11月11日,北京順豐速運西城玉桃園營業點,快遞員分揀快遞,準備派送。中新社記者 張宇 攝11月11日,北京順豐速運西城玉桃園營業點,快遞員分揀快遞,準備派送。中新社記者 張宇 攝

買家:“衣服到貨就過季了”

這個“雙十一”,中新網在某購物平台上觀察到,設置7天、15天甚至30天預售期的女裝店比比皆是。

近日,夕夕就從某平台購買了一件衣服,商家承諾在預售期15天內發貨,並給出了一個最晚發貨日期,沒想到一等就是近一個月,這還是她經常追著店舖客服催貨的結果。衣服到貨時,夕夕發現已經不適合當下的天氣了。

“網購就是圖個方便,預售的衣服到貨就過季了,網購還有什麼意義?”雖然預售要等,但夕夕認為商家和消費者協商一致,並且能夠在預售期內發貨即可,但預售商品無限地延遲發貨讓她忍無可忍。她隨即向某平台客服投訴,經過複雜的投訴流程,平台為她賠償了一定金額。

和夕夕一樣,這個“雙十一”,許多消費者選擇不再忍耐超長預售期,開始向購物平台和商家發起質疑。

愛好網購的楚楚就飽受延遲到貨的不便,“冬天買的羽絨服春天才收到,春天買的開衫夏天才收到,夏天買的連衣裙秋天才收到,秋天買的風衣冬天才收到”,這些曾是楚楚網購的日常經曆。近期,楚楚發現,只要商家超過規定的發貨時間還沒發貨,使用某平台的催發貨功能,若24小時內賣家未發貨,系統就會自動發起投訴,消費者可獲取商品售價10%的賠償。

“雖然做生意不易,但對於消費者付完款才去織布料的商家,希望平台能夠加以整頓。”楚楚說。

此外,還有買家表示,在以為是現貨的情況下購買了預售商品,付完款之後長時間不發貨。催發貨之後,商家會將物流狀態改為已發貨,實則商品長期處於等待攬收狀態,即虛假髮貨。

購物平台上的預售標識購物平台上的預售標識

商家:“不敢盲目壓貨”

為什麼會設置長時間預售期?中新網聯繫到兩家女裝店舖,分別給出了不同的理由。

中新網首先聯繫到一家以某購物平台作為銷售渠道的代購店舖,店舖中的商品普遍設置了30天預售期。雖然標明了長時間的預售期,但該店舖客服表示,無法給出明確的發貨時間。

該客服表示,沒有標現貨的商品都要代購,由店主去專櫃採購或在海外網站訂貨,一般來說,採購時間為3-28天,採購到之後再為顧客發貨,如果斷貨會向品牌方申請調貨,這就是不能給出明確的發貨時間,並且可能讓消費者等待很久的原因。該客服還提到,不保證能夠代購到,如果沒有調貨成功會退款。

而對於國內成品服裝,某線上女裝店工作人員告訴中新網,現在商家不敢盲目壓貨,店裡預售的衣服的確是還沒做,因為不確定這款衣服能不能賣得好。顧客下單之後,店舖再根據這款衣服的“數據”下單,“我們店裡出售第一批商品時一般會設置20天預售期,積攢到一定訂單量之後批量下單,不會一次性下單”。

該工作人員表示,一般來說,某款衣服過了第一批預售,後面就不會再預售,會陸續跟上貨源。

至於網友們猜測的“拿著消費者的錢去做衣服”,該工作人員談到,消費者購買商品的錢會先進入平台,商家在消費者確認收貨後才能拿到錢,不存在拿著預售的錢去做衣服的情況。

平台:“不強製設置預售期”

針對線上商品預售期,中新網諮詢了某購物平台客服,客服表示,平台對商家設置的預售期沒有規定,只要商家與消費者達成一致即可交易,平台一般不強製。如果明確標註某商品為預售商品,則發貨時間按照預售期來,如果沒有標註,則按照平台規定執行。

該客服還表示,如果係統判定商家超時發貨或者虛假髮貨,會按照商品價格的一定比例賠償,延遲的時間越長,理賠的金額越高,最高不超過30%。

對此,上海申倫律師事務所夏海龍律師表示,預售期和發貨都關乎消費者的重大利益。商家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商品明碼標價,尤其要標明消費者可以享受的優惠折扣以及相關條件,並應事先告知消費者預售期限、發貨時間等關鍵信息,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自由選擇權。

夏海龍指出,商家超出預售期不發貨或者篡改物流狀態的情況屬於違約,消費者可以要求商家及時發貨或要求退款,並要求商家支付合理的違約金,若商家處理不利,也可以直接聯繫平台客服,按照平台對消費者的承諾進行索賠。

對平台來說,夏海龍表示,應加強對商家的監管,監督商家履行用戶承諾,比如確保消費者預付資金的獨立、安全,在商家違約的情況下,通過及時退款、支付違約金等方式響應消費者的維權訴求。

(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編輯:臧赫

責編:闞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