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漢學家樂做中華文明「知音人」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12月25日報導 (文/杜鵑)在英國,不少漢學家和知華人士樂做中華文明的「知音人」。憑藉一次次訪華的體驗或長期在中國生活的感悟,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特殊的熱愛和獨到的見解。

他們當中有人用自身瞭解中國的經歷詮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獨特價值和時代意義,以參與文明互鑒的行動彰顯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和感召力,成為傳頌中華文明音色、神韻之美的「撫琴人」。

中華文明「連接古今」

不少英國漢學家和知華人士稱,中華文明的突出魅力是其數千年的連續性,既源遠流長又充滿活力。

在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艾倫·馬克法蘭看來,中華文明是「範圍最廣、歷史最悠久和最多元化的文明」。中華文明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連續性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世界上許多重要的技術由中國發明,後傳至西方。這位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在《瞭解中國人》一書中寫道:「在詩歌、哲學、音樂、文學、繪畫等領域,中國享有‘高度的藝術文明’。」

第十六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得主、英國知名漢學家弗朗西絲·伍德(中文名吳芳思)持相似觀點。她表示,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迷人的文明之一」。相比其他古老文明,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十分突出。喜歡研究中國歷史的吳芳思發現,在中國,一些兩千多年前使用的規則沿用至今。但這並不意味著中華文明一成不變,相反,它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文明」。

1971年,吳芳思畢業於劍橋大學中文專業並隨團首次訪華,1975年至1976年在北京大學學習歷史,後在倫敦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中國建築。她自1977年起在大英圖書館工作,後擔任大英圖書館中文部主任三十多年,直至2013年退休。

在吳芳思看來,這是一份「美妙而有意義的工作」,讓她有機會從上世紀70年代起見證中國出版物數量的不斷增長。她告訴記者,大英圖書館中文部的職責之一是購入關於中國的圖書,除純科學話題的圖書之外,其他領域基本都有涉及,包括人文學科。

癡迷於中國唐詩桑治詞的英國作家提姆·克利索爾德(中文名祈立天)告訴記者,中華文明的一大特徵是「連接古今」。連續性是中華文明的一大優勢,讓人們能很容易地理解寫在千年前的古詩,也讓中國人有機會借鑒古人智慧解決當代問題。

祈立天2022年出版了《雲室:一個英國人眼中的中國古詩》一書,呈現他作為一名中國文化愛好者對中國古詩詞的理解。在他看來,中國詩歌有數千年歷史,是一種有歷史連續性的文學體裁,時至今日仍有現實意義,令人產生共鳴。

在祈立天看來,語言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他用北桑治著名文學家黃庭堅的一句詩說明:「‘我見黃河水’……看到這行字,你就能立即明白黃庭堅要表達的意思。」而幾乎在同一時期,英國經典書籍《末日審判書》問世。但由於語言原因,許多英國人如今根本無法讀懂該書。

談及自己向西方介紹中國古詩的初衷時,祈立天表示:「西方人一向認為中華文明難以理解……但實際上,(古詩中)蘊含的思想非常直白,很多西方人都能感同身受,比如友情、人與自然的關係等。」

領悟中華文明魅力

在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領悟中華文明的魅力,是英國漢學家和知華人士的一大共性。即使是一個詞語、一篇詩詞,也能令他們如癡如醉。

雖然已年過七旬,吳芳思仍在學習中文,只要遇到陌生漢字就會去查詢、學習,「學無止境,這一過程令我著迷」。即便是琢磨一些簡單詞彙的組成也能令她樂在其中。吳芳思告訴記者她最喜歡的一個漢語詞彙是「貓頭鷹」,因為它準確生動地描述了這種動物的外觀,「讓人一下子就能聯想到它的樣子」。

吳芳思癡迷於對中國歷史的研究,尤其是明史,「這段歷史為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熟悉,但對西方人而言較陌生」。她清晰地記得,1975年初到北京大學學習歷史時,老師教授的就是明史。她還非常喜歡中國經典文學作品,讀過《詩經》《儒林外史》以及錢鍾書、魯迅等人的大量作品。她撰寫了十餘部專著,內容涉及秦始皇、馬可·波羅、絲綢之路等。

吳芳思告訴記者,大英圖書館中文部不僅有珍貴館藏,還有一些較為罕見的古書。例如,一本介紹普陀山遊覽路線的古書,雖不算知名,也稱不上精緻,但在吳芳思眼中「獨具魅力」。「對於像我這樣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人來說,在大英圖書館中文部工作的經歷非常棒。」

年過八旬的馬克法蘭似乎對中華文明的各個方面都頗感興趣。他在《瞭解中國人》一書中闡釋了西方人難以讀懂中國的原因,但他寫道,從另一些角度來看中國其實很好理解,就像中國語言一樣,中國有著某些簡單而古老的規則,一旦弄懂了這些規則,理解起來就不那麼難了。

《瞭解中國人》一書介紹了馬克法蘭所觀察、理解到的中國文化和民眾生活。在他看來,中國人常說的「和而不同」是指中華文明注重和諧,但和諧並不意味著無差別,「就像在音樂中,音符的聲高不同,但彼此不會發生碰撞」。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對中國文化的喜愛體現在英國漢學家和知華人士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吳芳思家門前的小院里長著翠竹,門廊上擺著剪紙龍,窗檯上放有象徵兔年吉祥的玩偶。她還珍藏了不少中國友人贈送的戲劇臉譜、硯台、書畫等禮品,書架上有許多有關中國的中英文書籍。步入祈立天家中客廳,隨處可見中國風裝飾,除了由中國畫和書法作品組成的背景牆,還有他親手在大塊木板上雕刻的古詩。

文明互鑒引發共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

祈立天曾在中國生活、工作二十餘年。根據多年來對中國的觀察,他發現中國在經濟上取得了很大成功,許多人擺脫了貧困,同時在對外展示優秀傳統文化方面也更加自信。他說,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學習非常有必要。儘管已經回到英國生活,「我仍對中國頗感興趣,希望幫助中西方更好地相互瞭解」。他告訴記者,他打算騎單車探訪古絲綢之路上的中國城市,沿途細細品味和研究有關這些城市的古詩,並將它們翻譯成英文。他表示,想要探訪古絲綢之路的靈感源自他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興趣,希望能通過翻譯這些古詩讓西方人理解,古絲綢之路已存在數千年,而「一帶一路」是歷史的延續。

在英國,不僅研究中國文化的學者意識到加強文明互鑒的重要性,其他領域的專家對此也十分認同。

英中貿易協會主席古沛勤爵士曾向記者講述他第一次瞭解中國的經歷。那是在1970年,當時他還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歷史老師告訴他和其他同學,「在你們有生之年,中國將會很重要」。

「早在50多年前,這位睿智的老師就看到了理解中國的必要性。」古沛勤說,中國是一個偉大的文明古國,有著廣闊的未來。

但他表示,目前中國對英國的瞭解遠多於英國對中國的瞭解,「這正是我和其他關心兩國關係的人試圖改變的狀況。英國領導層應該增加對中國的理解,還應鼓勵學生們學習中華文明,而不僅僅是學習語言」。

英國皇家攝影學會項目總監米高·普里查德告訴記者,他曾先後十餘次前往中國,被自然風光、城市景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深吸引。在他看來,攝影是打破隔閡、向人們展示多元世界、促進不同文化相互理解的良好途徑。

他介紹說,早在19世紀60年代,就有英國皇家攝影學會成員到中國拍攝長江沿岸的景象和人物,並把這些照片帶回國內,讓英國人瞭解那個時代的中國。「一百多年後,我們依然在這樣做……攝影依然發揮著加強國家間友誼和文化橋樑的作用。」

推動中英文化交流

許多英國漢學家和知華人士不僅是中華文明的「知音人」,還是傳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撫琴人」。在他們的感召下,越來越多英國年輕一代開始欣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希望親密接觸、沉浸式體驗乃至深入研習。

在吳芳思看來,當今世界,文明互鑒越來越重要。「人們可以從瞭解中國文化的過程中獲得樂趣。對我來說,學習不同的文化極具吸引力。中國文化是如此豐富多彩,我仍在繼續瞭解它。」

吳芳思熱衷於推動中英文化交流。她長期為成立於倫敦的東方陶瓷學會旗下刊物撰文,曾在新冠疫情期間參與多場促進中英文化交流的線上講座,並以主講人或主持人身份介紹中國文化。不久前,她還擔任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全英大區決賽評委。

倫敦大學學院東亞事務副校長凱瑟琳·卡拿瑟斯(中文名杜可歆)多年來致力於中文教學和培養中文教師。她對記者說:「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是國家間關係的基石……中國孩子學習英語、英國孩子學習中文,這將有助於下一代人支持兩國間的相互理解。第一步是明白彼此的語言,然後是跨文化的理解。」

杜可歆回憶說,她2005年在英國剛開始教授中文時,國內具備相關專業證書的教師少之又少,幾乎沒有同行可以交流。如今,英國大多數中文教師都取得了教育學研究生證書,教師之間的學術交流也非常活躍。

倫敦金斯科迪學校是英國第一所把中文定為必修課的學校。該校校長瓊·戴嵐告訴記者,早在2000年,校方就作出了這一決定,主要原因是「許多英國年青人不瞭解中國的精彩歷史和文化。學習中文將拓寬他們的思維,擴充他們(對世界)的理解」。

這位有35年教學和教育管理經驗的校長說:「在這個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認識和頌揚不同的文化非常有益,而這不僅應該作為學校教學的內容,更應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們需要認識並尊重不同文明的價值,相互理解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