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黃河之畔,日月星雲自強不息

蘭州大學城關校區至公堂春景。蘭州大學供圖蘭州大學城關校區至公堂春景。蘭州大學供圖

四月,萬象更新,屹立在黃河之畔的蘭州大學春色無邊。

邁進校門,三棵蒼翠堅勁的鬆樹映入眼簾。作為迎新校車停泊點,三棵鬆是蘭大人大學生活的起點,也是畢業照中的「常客」。它靜靜佇立,默默守候,迎來送往,生生不息。

校門兩側,如果說齊雲樓鐫刻著蘭大人的淩雲之誌,那麼觀雲樓則記錄著生態氣候、自然環境等學科的發展變遷和曆代蘭大人取得的傑出成就。

校門一側的黃河巨石是校訓石,「自強不息,獨樹一幟」的校訓激勵著蘭大學子在西北大地上行穩致遠。另一側的冰川擦痕石上鐫刻著的「讀萬卷書窮通世理,行萬里路明德親民」,源自曾獲首屆「竺可楨野外工作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吉均。他帶領的一批學生成為我國地理學領域的學科帶頭人和骨幹力量,創造了「師生三代勇闖地球三極」的佳話。

巨石旁,鵝黃的小花隨風擺動,為校園點亮一抹春色,掩映著其後的紅色牆體——這裏是校友牆,鐫刻著1909年建校以來到2018屆約37萬校友的名字。穿過拱頂,行至校友廣場,「1909法政學堂紀念柱」「1946國立蘭州大學紀念柱」「1949蘭州大學紀念柱」以蘭州大學發展歷程中的三個重要歷史節點,串聯起百餘年悠長奮鬥歲月。

校友廣場旁的運動場上,學生們躍動著書寫青春詩篇。毓秀湖流水潺潺,遊弋的魚群為春色浸染的鍾靈園增添一絲生機。桃花杏花競相綻放,暈染出一片煙霞。鳥語花香中,校史館巍然屹立,靜待來訪的客人。

行至校友道路盡頭,圖書館積石堂肅穆沉靜。古人將積石山視為母親河的源頭,歷史學家、蘭大著名校友顧頡剛先生曾作《積石堂記》,闡明「求學證道、獲取真知之源頭在圖書館」的道理,飽含對蘭大人的殷切囑託。建築中央的塔尖上,四壁圖案分別取用日、月、星、雲的美好意象,隱含著「時空變換,光陰荏苒,珍惜時光,早日成才」的深遠含義。

花自吐芳鳥爭鳴,正是好時節。從崢嶸歷史中走來的蘭州大學,今年將迎來115週年校慶,一代代蘭大人將在建設蘭州大學、發展西北、報效祖國的接力賽中矢誌不渝,向無限的未來奔赴。

(本報記者 桑治喜群 王冰雅 本報通訊員 買天長)